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隨著人工智能的到來,自主創業的現象將會越來越多,那么商品流通企業也會越來越多,各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變得日漸激烈。故此,在商品流通企業中,想要求得更大的發展,就需要對費用成本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這樣才能夠促使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本文主要圍繞商品流通企業的成本控制影響因素進行簡要的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前言
在企業戰略管理發展過程中,如何控制商品流通過程中進銷存各環節的費用成本是企業亟待解決的一個關鍵性問題。在商品流通過程中,費用成本的耗費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如果企業對費用成本耗費的項目以及耗費的原因進行了充分的了解以及剖析,然后再通過有效的方法來加以控制,就能夠達到對成本進行有效控制的目標,從而實現企業的戰略管理目標。
二、影響企業成本控制的主要因素
1.采購環節
在企業成本管理中,采購成本是其中的主體部分,也是關乎企業生存的關鍵。在采購環節上,商品流通企業需要予以高度的重視,要對其進行嚴格的控制。根據調查研究表明,在采購過程中,如果企業能夠節約1%,那企業的總體利潤百分比將會因其節約而得到一定范圍的增長,其增長幅度大概為5%~10%之間。故此,要想提高商品流通企業的利潤,首當其沖,應對采購環節的費用成本進行控制。
然而,我國一些商品流通企業的采購模式較為落后,主要采用分散采購的方式。此外,還對供應商缺乏統一規范的管理,這就極大的影響了采購的效率,同時也帶來了采購質量的隱患。另外,如果對本企業采購業務員的管理不夠規范,那就就會導致業務員的行為不夠規范,會在采購過程中吃回扣,拿提成。
2.運輸環節
現如今,在企業運營過程中,運輸成本是企業管理者必須要考慮的一個問題,其主要受以下幾方面的因素所影響:第一,在運輸環節中,企業在成本控制上還缺乏認識。在商品流通過程中,企業對運輸成本的控制不夠重視,他們更重視采購環節的成本控制。這樣一來,就會導致企業的總體成本失衡。第二,不管是企業自己運輸商品,或者是由第三方物流運輸商品,都存在這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那就是基礎設施較為落后,技術水平也相對落后。第三,受我國運輸網絡條件的限制,以及受到交通運輸費的限制,使得企業的運輸成本普遍較高。
3.庫存環節
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商品的庫存量需要進行合理的控制,不管是庫存量過多,還是庫存量過少,都會影響企業的經營。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加強對商品庫存環節的管理,也是資金管理的重要內容。當前,許多企業的商品庫存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如,(1)企業的資金沒有得到合理的利用,而是被大量占用。在企業的總資產中,商品庫存儲備會占其中的20%~40%。第二,除了增加相應的管理成本外,商品庫存周轉率低,商品容易發生減值或報廢。由于市場更新速度快,商場形勢瞬息萬變,庫存積壓極有可能會導致商品發生減值或報廢,最終影響企業的經營利潤。
4.銷售環節
對于商品流通企業而言,在其經營活動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當屬商品的銷售環節。狹義的銷售費用主要是指銷售環節的費用。比如公關費、廣告費、售后服務費、商品保養保修費等等。由于商品流通企業的主要目的就是將采購來的商品銷售給客戶以獲取利益,所以廣義的銷售費用,包含了整個企業為銷售而發生的所有費用,廣義的銷售費用包括以下幾方面:(1)經營費用(2)管理費用(3)財務費用,可以說包括了整個銷售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在企業的銷售管理中,如果想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則需要對人員以及費用進行合理的控制,要確保這些費用能夠與企業的銷售管理目標協調一致。然而,許多企業在實際經營中,這種與銷售管理目標不協調一致的現象時有發生,這就在很程度影響了企業的銷售戰略目標。
三、成本控制的主要對策
1.對采購環節的成本進行控制
首先,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個良好的、科學的采購制度與供應商準入制度,方便采購人員按章有序進行采購事宜。在挑選合作伙伴時,采購部門需要對合作方的市場資質進行評估和考量,對合作方的信譽度進行評估和考量。其次,要在企業內部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實行不相容崗位互相監督與分離,對付款的流程進行不斷的完善,這樣就可以降低應付賬款的風險,保障企業資金的安全。第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信息資源共享平臺,這樣一來,一旦在采購環節中,發生了突發性的成本變動,就可以由市場分析人員來進行分析診斷,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來予以調整應對,從而降低采購環節帶來的各種或有費用成本損失。
2.對運輸環節的成本進行控制
首先,企業要提高控制運輸成本的理念,要與時俱進,將電子商務手段引入到企業的經營管理之中,來對運輸成本過高的問題加以分析、研究,以便及時調整、控制。也即是通過相關的計算機軟件對運輸活動的科學規劃,盡可能的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環節,從而達到減少成本的目的。而要實現這一點,壓根加強信息系統的完善,以便給運輸環節提供全面而又及時的運載信息;其次,要引進一些運輸方面的專業管理人才,對于企業運輸問題,要進行合理的、全面的、符合企業戰略目標的規劃以及布局,減少運輸環節中一些不必要的非增值作業,從而節約運輸成本。第三,在運輸隊伍的使用上,在運輸路線的選擇上,在運輸工具的安排上等方面,都需要進行全面合理的分析與評估,要選擇一個最佳的方式完成運輸任務。比如,是否可以選擇使用火車來進行運輸代替使用汽車來運輸、使用海運代替采用陸運的方式。
3.對庫存環節的成本進行控制
首先,企業需要對自己的 庫存儲備量進行合理的控制。可以根據本企業以往的歷史數據,來對庫存量進行預估。其次,在存貨管理技術上,要與時俱進,要采用一些先進的管理技術,對存貨驗收程序進行完善規范。要對入庫存貨的以下幾方面信息進行檢驗,第一,庫存貨質量以及數量、第二,對庫存貨的技術規格,只有驗收無誤之后,才能夠讓其入庫;最后,企業需要對存貨保管制度進行不斷完善,通過相關的制度來規范工作人員的行為。例如,在制度或者操作標準中,將商品的存儲方法進行公開化、流程化,在操作流程上,將商品的養護環節加入到其中,那么通過制度化以及流程化的方法,工作人員就能夠規范自己的行為,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
4.對銷售環節的成本進行控制
首先,按照企業管理者要深入市場,對市場的價格進行了解,這樣才能夠根據市場變化,來對銷售策略進行調整,以提高市場占有率;其次,在銷售環節中,可以通過合理設置商業網點的方式來促使銷售環節的費用有所降低,因為如果流通的環節越多,那么商品的損耗也會相應增加,此外,來回的往返運輸以及保管的費用等等,都會造成企業的費用成本增加。再者,要采用銷售費用預算管理,要增強會計監督職能。例如,制定銷售費用的控制標準,對銷售費用的預算總額進行控制等等。最后,企業應做好銷售業務各環節的記錄,完善客戶服務制度,加強客戶服務和跟蹤,提高客戶的保有率,以更好地實現企業的銷售戰略目標。
四、結語
綜上,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商品流通企業想要在競爭激烈的經濟市場中求得生存及進一步的發展,獲取更多的利益,就迫切需要加強對費用成本的控制,只有在采購、運輸、庫存以及銷售四大環節對費用成本進行有效的、長期的、不斷的控制,才能夠提升企業的費用成本管理水平以及費用成本控制水平,進而實現企業的總體戰略目標。(作者單位為南昌恒歐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