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旅游業的蓬勃發展,旅游業在經濟領域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并逐漸成為我國的支柱產業之一。旅游業有利于拉動我國城鄉經濟,有利于促進就業以及對外文化交流,不斷提高旅游質量與旅游經濟效益對我國經濟的整體發展與進步有著很大的積極意義。本文運用旅游經濟效益的相關理論,通過對我國旅游經濟效益現狀的研究,針對進一步提升旅游經濟效益提出了實際對策。
一、我國旅游經濟效益現狀分析
(一)我國旅游經濟面臨機遇與挑戰
旅游經濟的蓬勃發展給我國市場帶來了激情與活力,不但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創造了一系列就業機會,還為國家創造了大量的稅收。我國旅游局發布的2017年上半年旅游經濟分析報告顯示,我國旅游經濟總體運行良好,旅游市場持續活力,旅游經濟消費保持旺盛,我國旅游經濟效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此同時,我國旅游經濟也存在著旅游經濟規模效益較低、旅游收入來源單一、旅游企業經濟效益不高等一系列問題。
(二)旅游商品缺乏競爭力,影響經濟效益
旅游商品包括旅游業針對游客需求開發的一系列旅游路線、旅游內容、旅游景點紀念品等,旅游路線的不同影響著游客的選擇,旅游內容的呈現吸引著游客的游覽興趣、旅游景點紀念品的設計給游客帶來了美得體驗,這些旅游商品都影響著旅游經濟整體效益的好壞。經調查,當前的旅游路線往往千篇一律,旅游內容單調甚至一種旅游方案幾年不變,旅游紀念品行業則存在著生產規模小、慣于模仿而缺乏創意性等問題,這些情況使部分游客失去游覽、購買的意愿,從而使旅游市場由熱變冷。
(三)旅游行業專業人才短缺,影響旅游業發展
旅游商品的設計關系著能吸引多少游客,而旅游行業內人員的基本素質則決定著能留下多少游客,旅游專業人才不僅能夠將旅游商品較好的呈現出來,又能給游客一個好的旅游體驗,從而促進旅游消費,提高旅游經濟效益。然而,據分析,當前旅游業專業人才極度短缺。部分導游無證上崗或者無培訓無經驗上崗,部分景點工作人員自身環保意識、服務意識有待提高,一些售票業務工作人員對業務不熟悉的情況也時有出現,直接影響了旅游行業的經濟發展。
二、提升旅游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
(一)、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提高經濟效益
在科學開發利用旅游資源的前提下,旅游經濟活動過程中生產要素的占用、投入、耗費與產出之間的數量對比關系就是旅游經濟效益,用價值形式表示就是生產旅游產品的費用和銷售旅游產品的收入之間的比較,在產出一定的情況下,投入較少,則經濟效益較高。我們應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減少或避免旅游業時常出現的旅游商品質量良莠不齊、旅游行業人才短缺等問題,擴大旅游規模性經濟效益,進一步拉動我國旅游業的發展。
(二)科學開發旅游產品,提高旅游產品質量
每一個旅游景點都離不開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我們開發旅游產品時也要秉承尊重自然、科學開發的原則,在遵循生態發展規律,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進行旅游產品開發。在旅游產品的細節方面,要精細化旅游路線,并能夠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游客制定不同的旅游路線;要個性化旅游內容,為游客量身定做充滿趣味、毫不枯燥的旅游安排;要創意化旅游景點紀念品,避免多個景點的紀念品雷同,紀念品千篇一律毫無亮點的情況發生。只有以匠人精神激勵自己,不斷創新不斷發展,不斷提高旅游產品質量,才能夠吸引更多游客,形成“每一次重游故地都有不同體驗,每一段旅途中都被深深吸引”的良好游客體驗,進一步促進旅游經濟效益的提高。
(三)培養旅游專業人才,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
旅游經濟是一種以無形的服務為主體的服務型行業,除了旅游產品的設置、旅游景點的景觀影響著旅游經濟效益的高低,旅游行業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也極大著影響著旅游業的持續發展,因此,不斷挖掘和培養旅游專業人才是促進旅游經濟效益提高的重要途徑。提高旅游行業專業素質的關鍵是人才的開發和培養,我們可以通過旅游企業與旅游專業學習的對接與合作,使旅游專業人才可以提前以見習、實習等形式走進旅游業的工作當中,并通過進一步的崗前教育、崗位培訓等多種方式使專業人才融入到旅游行業當中,采用更加人性化的管理留住旅游行業專業人才。與此同時,還要進一步提高旅游工作人員的環保意識與服務意識,避免出現污染環境與工作態度淡漠的情況出現,不斷改善和提高工作人員的服務質量,使游客更有消費欲望,從而提高旅游經濟效益。
三、小結
我國地大物博,旅游資源是寶貴的人類遺產,也是巨大的經濟財富,只有科學合理地做好旅游行業,才能夠使旅游資源得到更合理地開發利用,才能進一步拉動需求,促進消費,提高旅游經濟效益。只有抓住時代機遇,不斷將創新意識與匠人精神融入于旅游產品的開發設計上,不斷提高和完善工作人員的服務水平,才能夠進一步提高旅游經濟效益,使旅游業進一步成為我國的國民支柱產業。(作者單位為新疆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商務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