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在國家大力扶持下,我國中小企業發展迅速,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可,尤其是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就業安置、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貢獻尤為明顯。如何能讓中小企業實現長足發展,通過近些年的實踐證明,制定完善的服務保障措施,建設有效激勵機制,健全中小企業服務機構和體系是必經之路。本文闡述了建設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的積極意義和發展對策,并就其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做了詳細探究。
前言:我國中小企業在現階段取得快速發展的主要優勢在于,企業機制靈活、專業程度高、決策速度快、反應靈敏度強,但同時存在的弊端也較為明顯,如技術力量相對薄弱、人才較缺乏、法律意識單薄及融資力量薄弱等。這些問題僅依靠中小企業本身解決難度很大,需要社會和政府部門予以支持。
一、建立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
1、建立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是國家發展政策落實的具體體現。我國制定的有關于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第一部專門法律是《中小企業促進法》,該法律文獻中共分為五個章節對中小企業有關資金、創業、技術創新、開拓市場及社會服務方面做出詳細規定,為能真正有效貫徹執行,國家工信部及六部委,于2011年出臺相關指導意見,成為我國近年來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綱領性文件。國內各地區都非常重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通過進一步細化相關政策措施和指導思想,切實使政策文件精神得到具體實施[1]。
2、建立中小企業服務體系能切實解決企業存在的突出問題。伴隨市場經濟持續深入,我國中小企業得到了快速發展,這些企業生產經營具備投資量小、見效快、適應能力強、體制靈活等特征,但同樣也會衍生出經濟基礎較薄弱、生產規模小、抗風險能力低等客觀問題,尤其是在融資、人才引進方面問題尤為突出。這些問題需要各級政府充分發揮出服務和協調職能,通過建立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可以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過程中的突出問題。
3、建立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是借鑒成功經驗的有效途徑。越是經濟較為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對中小企業建設服務體系的重視度就越高,目前,世界各國都成立相關社會化服務機構,推動和參與中小企業的經營活動,包括提供相關合作交流、創業指導、融資擔保、培訓活動、政策咨詢等進一步提高中小企業技術和管理水平,同時鼓勵和引導中小企業積極應對社會挑戰,為企業提供了有利的服務援助和經驗支持。
二、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經濟的推進離不開中小企業的發展,同樣,中小企業的長效發展也需要服務體系的完善和支持,建設科學完善的服務體系是中小企業發展有利的推動力,更是經濟發展的均衡器,對經濟發展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促進就業,提高管理水平。目前,中小企業已經成社會經濟發展主體單位,是政府財政收入和稅收的主要來源之一,也是社會增加就業崗位的主要渠道,建立服務型政府體系,可以將政府管理職能更加有效的轉移到市場主體方面,可以有效調動優質社會資源,通過社會支持、市場引導和環境優化等積極引導全民創業,實現創業帶發展、創業帶就業的局面。同樣,服務體系可以量身定做貼合企業實際的服務工作,有針對性的開展培訓和管理診斷,幫助企業提升管理經營水平和創業成功率[2]。
2、促進銀企對接,擴寬融資途徑。中小企業服務體系不斷采取措施,強化融資服務力度,對融資服務產品進行創新,創新合作模式,真正有效推進政府部門、銀行機構、擔保單位和企業方深度合作,實現多贏的良好局面。服務體系幫助一些暫時不具備融資條件的中小企業健全內部管理系統,積極尋求有效的融資途徑,完善企業信用等級,引導擔保機構為企業進行擔保,真正為企業排憂解難。在融資平臺的搭建方面,可以由政府牽頭成立機構做為中小企業借款主體,解決企業從銀行借款難的困難,為中小企業融資搭建便利通道。
3、有效促進經濟政策的完善和落實。目前,維護我國中小企業的相關法律政策已初見成效,對保護中小企業合法利益發揮出了重要作用,中小企業服務體系通過有效措施的實施,利用服務網絡,政策宣傳,解決了不少中小企業在發展中無法落實的政策難題。服務體系通過簡化行政審批流程,真正有效的改進了中小企業的服務環境,體現商業化和專業化服務特征,杜絕市場壟斷行為和不公平競爭出現,政府在維護市場公平環境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3]。
4、促進企業適應市場環境,進行技術革新和結構調整。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相比,在技術創新和效率方面優勢明顯。中小企業服務體系通過強化信息服務,協助企業及時了解市場消費需求變化,提高企業創新和管理水平,積極開拓市場,及時開發或改進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服務體系開展協作配套服務,引導中小企業利用信息化技術,增創降本,積極進行跨區域合作,尋求發展新商機,把握市場機遇。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的建設,在中小企業研發、設計、質量檢測、推動科研成果、節能減排、專利申報及管理服務方面均發揮出重要貢獻。
三、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發展策略
要想有效解決目前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首先要積極學習發達國家典型的成功經驗,并從這些成功經驗中得到啟示運用于實踐操作中。
一、目前中小企業服務體現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政策法規宣傳力度有待加強,可操作性不高。
2、管理機構服務意識較弱,機構設置不統一。
3、服務機構政府色彩較濃。
4、社會自主化的中小企業服務產品缺乏,利益要求過高。
5、業內互助體系并沒有發揮實際作用。
二、改進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發展策略包括:
1、重點培養非營利性的服務體系,并發揮其在中小企業扶持中的主導作用,用法律手段去維護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競爭環境。
2、建立適合我國特色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出政府部門導向和協調作用。
3、完善現有法律政策條款,加強可操作性,采取經濟手段提供服務或服務產品。
4、加大財政收入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加大對服務市場的監管力度。
5、建立科學化的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真正有效提升企業之間相互協助的組織職能。
四、總結
建設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是新歷史發展階段促進企業實現技術創新、促進技術進步的必要措施,是否能高效建立功能完善、科學高效、覆蓋范圍全面的服務體系,直接決定中小企業發展進度和最終成效,并直接關系著我國的經濟發展戰略實現。正視目前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制定改進思路和策略,使服務體系在經濟發展中發揮出更大的貢獻和作用。(作者單位為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