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動科學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和我市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本文對我市節能減排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對策。
節能減排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選擇;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在新的歷史時期提出的新目標和新任務。近年來,我市經濟雖然持續快速發展,連續實現兩位數增長,但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也日趨尖銳。為保證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生態文明建設和我市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和污染物的控制排放已成為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
一、節能減排工作的狀況
(一)節能減排目標完成情況
“十二五”期間,遵義市單位萬元GDP能耗五年累計下降16%,年均下降3.43%。2014年我市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城市和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成功,2015年度單位GDP能耗下降到1.117噸標準煤/萬元,五年累計下降19.31%,完成“十二五”節能進度120.7%,超額完成國家、省“十二五”下達的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城鎮生活污水處理項目總投資169547萬元,垃圾處理項目總投資47467萬元;現階段縣城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已全部建成投運,城鎮生活污水垃圾處理理率90%。市中心城區已改造4噸以下燃煤鍋爐182臺,改燃率達97.8%,農村戶用沼氣池數量已達48.32萬戶,年可減少近80萬噸燃煤。全力推動工業節能、建筑節能、交通運輸節能、商業和民用領域節能、公共機構節能、農業和農村領域節能工作,取得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二)工業園區建設生態建設情況
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堅持規劃先行,全市17個工業園區建設總面積達356平方公里,其中16個園區開展了區域環境影響評價,15個園區編制了土地利用方案;工業園區已建成污水處理廠21座,鋪設污水管網317.5公里。裝備制造、特色輕工、電子信息類園區積極推進大型的公共污水處理廠建設和進行集中處理,實現污水再生回用。
(三)產業結構調整情況
為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從2011年到2016年,我市拆除鐵合金、水泥、黃磷、電石、煉鋼、造紙、平板玻璃等行業的91條生產線、電解鋁行業的144臺85KVA電解鋁預焙槽、電力行業的1臺3萬千瓦火電機組,淘汰落后產能533萬噸和30萬重量箱平板玻璃。提前一年完成了省政府下達給我市的任務。
(四)循環經濟工作開展情況
我市以茅臺酒集團、赤天化紙業股份有限公司為重點單位,著力發展循環經濟。目前,茅臺酒集團循環經濟示范園一期工程已建成投產,年處理2萬噸酒糟綜合利用項目正在加快建設;赤天化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循環經濟示范建設已初具規模,正在開展紙業紙漿生產、下游產品及廢渣綜合利用項目建設;赤水竹業循環經濟示范基地采用先進技術,加強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循環經濟。到目前,累計實施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項目17個,新增、恢復、改善節水灌溉面積16.1萬畝,新增年節水能力726萬立方米,2015年節水2000萬立方米。
二、節能減排存在的問題
(一)節能減排目標任務艱巨。我市工業節能占全社會節能任務的50%以上,工業能源消費量占全市能源消費總量的50%以上,能源工業企業占工業能源消費總量的76%以上。多數產業鏈不長,耗能高;另一部分工業企業規模小、發展粗放、監管難。要實現到2020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5%,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的目標,對我們任務艱巨。
(二)節能減排效益低、科技支撐能力亟待提高。節能減排激勵機制、政策機制以及管理體制尚不完善,節能技術手段、計量和管理不足;公共機構、交通、建筑等領域節能工作比較薄弱;政府和企業對節能減排科技研發的支持力度不足,先進、實用、成熟技術的引進和推廣應用較為緩慢。
(三)節能減排意識仍需不斷加強。部分地方和企業未能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相應的法律法規沒有嚴格執行到位,
(四)環境基礎設施薄弱,資源綜合利用率低。隨著我市城鄉規模擴大,現有環保設施已不能滿足社會需要,城鎮垃圾、污水等對土壤、水體、大氣造成的環境污染日趨嚴重,財政性資金對節能減排投入不足,資金缺口大,致使部分污水、垃圾處理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綜合利用技術欠缺,一些有用的資源沒有效的回收。
三、抓好節能減排的幾點建議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節能減排工作責任。必須進一步加強對節能減排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督促檢查,把節能減排作為一項硬任務、硬指標、硬約束,明確縣級政府和有關企業節能減排的責任。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考核,對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實施跟蹤監測,采取強有力措施,確保完成“十三五”節能減排目標任務。
(二)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堅決淘汰落后生產能力。一是大力發展低能耗產業。結合遵義優勢,以白酒、卷煙、特色食品、制藥等產業為重點,鼓勵支持低能耗、高附加值產業的發展,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在整個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實現提質增效。二是大力推進工業高新化、規模化、特色化、集群化發展,推動工業化、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大力發展信息產業,抓好“智慧城市”、“無線城市”等項目建設,做好“阿里巴巴.遵義產業帶”電子商務平臺。三是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產業支持,嚴格高能耗企業的行業準入,充分利用差別電價、差別水價等方式淘汰冶金、化工、煤炭等行業落后產能,并完善產能退出機制。淘汰遵義市閩金水泥廠、遵義縣蓮花水泥制造有限公司和貴州遵義江天水泥等。
(三)強化監督檢查,建立健全節能監測監控體系。加強對高耗能企業的跟蹤監測及指導,加大節能執法監察力度,對單位產品能耗超過國家限額標準的企業及時進行預警調控。同時大力實施節能降耗工程建設,重點抓好交通、建筑、工業等行業節能技術改造工程建設,加大資源綜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單位產品能耗。同時將節能減排監察、環境監察、國土資源執法監察等部門整合,提高監察效率。充分發揮社會團體、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和節能服務中心等中介機構的作用,不斷完善節能技術服務體系。同時,發揮能單位節能改造的積極性。
(四)積極推進重點領域節能減排。建立健全重點單位定期能源審計制度,建立健全能源管理機構、節能管理體系,重點推進電力、煤炭、冶金、有色等行業節能工作,大力實施鍋爐窯爐煤改氣等改造,更新淘汰低效電動機及高耗電設備,推廣高效節能電機,提高行業污染物治理水平,削減水污染物和大氣污污染物的排放量。全面實施營運車輛燃料消耗準入制度,鼓勵發展新型運力,城鄉公交客運使用環保型車輛。推進新建建筑節能設計與建設,大力推廣使用新型節能建材和再生建材;同時,嚴格控制城市景觀照明,推廣節能燈具。合理配置并高效利用辦公設施、設備,推行節能、節水新技術。
(五)發展循環經濟,推進低碳試點工作的開展。繼續抓好茅臺酒集團、赤天化等重點企業和匯川區國家級園區循環化改造項目建設,扎實推進遵義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工作,規范城市餐廚垃圾管理,回收餐廚廢棄油脂生產生物柴油,建成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設施裝置以及遵義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和年處理2萬噸酒糟綜合利用項目建設,重點做好省級循環經濟園區建設工作。
只要我們進一步夯實生態基礎,發展生態經濟,培育生態文化。以生態市、縣創建為載體,突出區域特色,因地制宜、分區突破、市級統籌、以縣為主、黨委統領、政府主抓、部門協作、全民參與的原則。積極爭取中央、省投資和專項資金對生態文明建設項目的支持。改進和創新財政專項資金分配使用方式,推行競爭性分配、以獎代補、績效評價等辦法,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開展金融支持生態文明建設改革創新。鼓勵進口先進的節能、節水、節材技術、設備和產品。加強項目策劃,落實項目建設責任制,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就會取得更大的實效。(作者單位為中共遵義市委黨校)
作者簡介:金明雄(1963.04-),男,漢族,重慶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西方經濟理論、管理理論和我國重大現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