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課題組成員通過對滄州地區農村發展電子商務情況的調研分析,了解農村發展電商商務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通過研究提出適合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對策建議,以促進滄州地區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
一、滄州地區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
課題組成員通過問卷調查和深入農村實地走訪,對滄州地區農村開展電子商務的現
狀進行了全面分析,探究和發現了存在的一些問題:
1.互聯網普及率較低
調查顯示,滄州地區農村網民占比和互聯網普及率都不高。一方面,互聯網寬帶安裝費用偏高,超出了部分農民可以接受的價格;另一方面,運營商信號覆蓋率低,尤其是偏遠地區,這些都嚴重影響了網絡在我市的普及程度。
2.基礎設施薄弱
截到 2016年底,滄州地區光纖接通比例低于70%,加之部分農村地理地貌復雜,網絡通信信號不穩定,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滄州地區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
3.缺乏“大市場,大流通”的理念
農民仍然被傳統交易方式的慣性左右著,還沒有把電子商務的思想融入到自己的意識中。對線上交易極其不信任,對支付寶等電子支付持懷疑態度甚至拒絕態度,完全沒有意識到電子商務給農民帶來的巨大商機,線上交易銷售都少之又少。
4.電子商務人才和技術嚴重匱乏
電子商務需要有較高的技術來支撐,農村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與維護、市場行情的分析、市場信息的采集與發布,都需要專業的人才。需要具備基本的計算機知識,會使用搜索,精通拍攝技術等基本的信息技術。雖然大部分農民都會上網,但是對電腦操作不太熟悉,對網上交易、網上支付還很陌生,電子商務人才和技術嚴重匱乏。
5.物流配送困難
農村地貌復雜地域遼闊,道理交通不便,家庭住戶分散等特點使得物流配送很困難。大部分物流公司面向某一個行政村的單次配送貨物較少,快遞成本問題制約著滄州地區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
二、滄州地區農村電子商務實施策略研究
1.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前提條件是有較好的基礎設施做保障。這些基礎設施既包括網絡通信這條網路,也包括道路交通這條公路。有了暢通的網絡,農民就能方便地了解市場的需求和與農產品有關的一切信息,徹底避免農產品滯銷和難賣的情況發生;有了方便快捷的公路,就為農產品的運輸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2.更新觀念提高認識
認識決定行動。滄州地區農村電子商務要發展,必須要更新農民對電子商務的認識。通過開辦培訓班、講座等各種方式對農民進行網絡技術和電子商務知識培訓,使其充分認識到電子商務的重要性,更新觀念提高認識,最終通過農村電子商務活動將小規模和大市場連接起來。
3.提高農民電子商務運用技術
通過多樣化方式提高農村電子商務從業者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網絡操作能力。可以利用高校、農科協等資源,采用多種方式如開展講座、舉辦培訓班等,同時還可以邀請創業成功的農民介紹成功經驗,激發農民網上創業的熱情,提高農民電子商務運用技術。
4.建立健全農村物流配送體系
這要靠我們當地政府加強對農產品物流體系建設的扶持力度,逐步完善物流配送體系。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首先,政府要加大倉儲和運送等環節人力財力的投入力度。其次,不斷提升物流業自身的管理水平。物流行業需要樹立以客戶服務為中心的管理理念,將物流和信息流達到最優化,以最快速度響應市場的需求。調查顯示,當前滄州地區物流企業無論是規模還是數量都有擴大增多的趨勢。物流信息化可以對貨物流動過程實現全程監控管理,因此可以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提高物流的效率,降低物流的成本。
5.政府部門制定相關的政策來扶持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
在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方面,政府發揮著重要作用,扮演著引導和扶持的角色。除了要加大對農村電子商務財力的投入,保證農村信息化網絡的暢通外,作為政府部門還應建立健全電子商務交易安全相關的政策, 維護網絡交易環境的安全,增強農民電子交易的信心,以確保農村電子商務健康有序的發展。
三、結束語
本文通過課題組成員對滄州地區農村電子商務現狀的實地調查和問卷調查,結合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從滄州地區電子商務發展的實際情況著手,提出相應的對策及建議。但是由于研究時間的局限性,使得課題研究難免會出現一些偏差。在以后的課題研究工作中,我們會更加科學地設計調查問卷,縮小問卷調查與實際情況的偏差,不斷提高自身研究技能,為今后的課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熱切地希望本課題的研究能加快滄州地區農業產業化、信息化的發展,進而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通過研究為政府制定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政策與措施提供借鑒,最終推動滄州地區農村整體信息化的建設。(作者單位為滄州師范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作者簡介:趙曉華(1969—),女,畢業于河北科技師范學院,滄州師范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電子商務教研室教師,主要從事電子商務教學工作。
注:本論文是2017年度滄州市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滄州地區農村電子商務現狀研究》課題編號為:2017170 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