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農民的收入不斷增長,農村經濟發展也越來越活躍,農村的整體金融環境呈現良好發展的態勢。但是由于發展滯后于城市發展,農村的金融服務體系的建設存在很多問題,對于我國農村金融的可持續發展構成了挑戰,不利于農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本文通過對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有關的解決對策,希望對促進我國農村的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引言
金融服務體系的建設是保障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農村進行經濟建設的關鍵所在,所以加強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建設對于發展盤活農村經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國家也在這方面不斷加大了政策扶植力度,制定實施了一批富農惠農的政策,為我國農村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創造了更多的機會。這就對我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發展建設高水平的服務體系,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一、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村金融服務機構數量較少
農村由于地處比較偏遠,離城市的距離又比較遠,所以農村的金融服務機構比較少,現在主要有農村信用合作社(或者商業銀行)和郵政儲蓄兩種金融機構,大量的農業銀行的網點被縮減或者撤銷,導致農村的金融服務網點數量比較少,難以為人民群眾的金融需要進行滿足,服務質量也不高,對當前的農村經濟起不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于農村經濟發展不利。
(二)農村金融服務體系貸款難
在農村進行商業貸款,四貸款利益遠比其他銀行高,而且需要擔保人或者擔保存折,進行貸款的難度比較大,并且成本花費也較高,造成農村人民無法獲得有效的生產資金,導致無法進行擴大再生產。并且各銀行針對農村地區收取存款的比較多,但是發放的貸款卻比較少。農村金融收取的存款大部分用于投資工商業,對農業發放的貸款卻遠遠趕不上工商業貸款的增長。這更加導致了農村經濟發展的阻礙,缺乏足夠的資金進行生產,農村經濟的發展也就自然而然的趕不上城市發展的速度,進一步導致城鄉差距,造成貧富差距,使得農村經濟更加的脆弱,缺乏有效的活力。
(三)農村金融機構距離比較遠,農業發展比較困難
農村金融機構服務網點一般都建在城鎮,有的離人們好幾十里遠,農民有金融需求的時候需要跑很遠的路才能進行相應的金融服務,由于距離較遠造成資金提取不便,給農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制約,進一步導致了農村經濟發展的兩難局面,一是生產缺乏足夠的生產資金,一是進行擴大再生產確保足夠的資金支持。
二、發展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對策
(一)根據我國國情,發展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我國農村地區的金融機構主要是銀行機構和非銀行機構兩種,其中銀行機構主要是由中國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商業銀行和信用社、郵政儲蓄等組成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而非銀行機構則主要是由一些保險公司和借貸組織組成的。因此必須進一步完善其法律法規的建設,使其進一步發揮其職能,為三農提供服務。鼓勵其在農村增設網點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為促進農村地區的經濟增長做出積極貢獻。在農村擴大其存在感,使其真正為解決農村金融問題做出實質性的改進和措施,不斷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
(二)政府進一步加大扶植力度,鼓勵向農業發放貸款
由于農業的發展面臨資金困難,政府要加大對對農業貸款的補助,使農業獲得足夠的貸款支持,進一步擴大其農業生產規模,促進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農戶貸款以數額小、成本高、缺乏有效抵押物的特性,致使農村金融機構對農業發放貸款的積極性不高。并且由于農業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具有天然的弱勢,所以商業銀行不愿意發放農業貸款。對政府要加大政策引導力度,確保農業獲得更多的商業貸款,鼓勵商業銀行向農村地區發放貸款,可以采取貼息的方式,鼓勵擴大用于抵押貸款的范圍和種類,使農業發展及時獲得有效的資金支持,取得更大的發展。
(三)發展引導非正式金融機構的建設
由于廣大農村地處偏遠地區,建設商業銀行金融服務網點需要時間和資金支持,所以以農村內部問題內部解決的方針引導,在農村地區廣泛開展民間融資市場,以解決農業發展的資金需求也是極為有效的一個策略。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解決當前農業發展遇到的資金瓶頸。政府要積極引導和規范民間非正式金融機構的經營管理行為,使其在國家法律框架下進行合法的金融借貸服務,鼓勵農村專業合作社內部的資金互助和支持,應對商業銀行借貸時的擔保困難和貸款比較難的問題,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結論
綜上所述,我國農村地區的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存在網點偏少,距離較遠且貸款較難等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是歷史長期作用的結果,有一定的客觀性。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多管齊下,狠抓落實,加大政策扶植力度,鼓勵商業銀行多增設服務網點,鼓勵農業貸款,并且積極促進民間非正式金融服務機構的成立,多方面共同促進農業發展遇到的資金瓶頸,大力發展我國的農村經濟,實現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作者單位為山東農業工程學院)
作者簡介:李貴梅,女,1982,山東昌邑,漢,教師,講師,研究方向:農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