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衛生事業和人們的生活品質提升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同時也是體現一個國家和地區綜合實力的表現。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新醫療制度改革不斷深入推進,醫院在面臨機遇的同時,也面臨嚴峻的挑戰。醫院如何應對新醫改形式以及如何解決醫院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就成為我們需要重點攻克的難題。雖然新醫改改變了醫院的傳統經濟管理模式,使醫院的經濟效益顯著得到提升,但是由于不同地區的差異性,新醫改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不少突出問題,需要我們及時采取措施將其解決。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就新醫改對醫院經濟產生的影響及解決對策進行了分析。
一、新醫改對醫院經濟產生的影響
1.增加了醫院之間的競爭
新醫改的實施為看病群眾提供了更多的自主選擇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很多病人更愿意去醫療條件較好的,醫療質量較高的,服務質量好,價格相對低廉的大中型醫院看病,病人分流現象十分嚴重,好醫院的專家號病人家屬都是連夜排隊。這就體現出了新醫改背景下,醫院之間的競爭逐漸加劇。新醫改的實施和相關制度的完善,使社會大眾對醫療條件的需求有了很大的改變,這就在無形中增加了醫院外部經濟的活力。另外在全新的工作模式下,醫院的經營模式也需要發生改變,由過去傳統的醫院和患者的工作模式向著醫院、醫保機構、社區醫院等多方面的結構方式轉變,這種關系的轉變使醫院的傳統主導地位逐漸被弱化,醫療衛生事業的競爭也逐漸加大,過去比較隱蔽的競爭逐變得公開化和社會化,醫院之間的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
2.醫院的經濟效益受到影響
新醫改的實施很好的控制了醫生亂開方,亂抓藥,亂檢查的現象,很好的控制了醫生從中拿回扣的現象,醫院的經濟效益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經濟效益顯著下降。新醫改將處方藥和非處方藥進行了區分規定,這就使得很多患者在治療之后不需要到醫院購買藥物,到藥店或者社區醫院購買即可,這種現象就直接降低了醫院的經濟效益,有的醫院甚至還會出現虧損現象。新醫改實施醫藥分開結算和管理之后,醫院以藥物為主的經濟來源受到抑制,導致醫院經濟收入減少。此外,醫保對醫院的定額結算方法進行了不同的規劃,在結算過程中存在不小的差距,這也是導致醫院經濟效益減少的一個主要原因。
3.醫院工作更加透明化
醫院作為一種特殊的機構,人們對其有著特殊的依賴性,這種依賴性就會導致醫院的某系項目和流程存在一些模糊和非透明的經濟收入,而病人多數情況都是在被動的情況下接受,而醫院自身也缺乏相應的監督管理。而新醫改政策實施之后,患者的自主選擇權更大,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減少對醫院的依賴性,病人更加關注在治療費用和診療費方面的收入情況,有了很強的監督意識,要求醫院在各項工作開展過程中公開、透明、具體,這就對醫院產生了很大的約束力。此外,新醫改以要求醫院建立相應的監督管理部門,要接受患者的投訴和建議,實施多樣化的監督,切實提升醫院工作的透明程度。
二、新醫改背景下提高醫院經濟生產能力的對策分析
1.重視提高醫院的競爭能力
新醫改的實施實際上對醫院的生產經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醫院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證一個良好的競爭優勢,就需要提升醫院的競爭意識,強化成本與管理,提高服務質量。要保證醫院上至領導,下至普通醫護工作人員,增強成本意識,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謀求生存和發展。在日常工作中醫院要積極組織領導、管理層和普通醫護工作人員學習成本管理知識,樹立正確的成本管理意識,保證資金使用的科學合理,用精湛的醫術、過硬的醫療水平,高質量的服務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贏得一席之地。此外,醫院該可以加強向兄弟醫院的學習、合作和交流,學習管理方面的先進經驗,手段和方法,不斷對醫院的經營系統進行完善。要強化對后勤成本的管理和控制,盡量降低成本支出。
2.改變理念,樹立正確的經營觀
醫院的效益主要包含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技術效益。新醫改的實施使得醫院必須轉變過去傳統的工作理念,樹立正確的經營觀和效益觀,要平等對待每一位患者,將救人放到第一位。此外,醫院還必須樹立正確的經濟效益觀,新醫改的實施要求醫院經濟效益獲取不再集中在病人、開藥方面,而應該通過挖掘醫院的內在潛力,提高醫院價值和利用率,力爭實現少投入,多產出。只有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才能更好體現醫院的價值。
3.強化職業道德建設,接受社會監督
作為醫護人員必須不斷提升自身職業道德,消除不良的醫療行為,全面接受患者和社會的監督,醫院要以法規、行政、經濟等多種手段相結合的方式,嚴厲查處醫療不當行為。醫院要在服務質量和提高服務水平方面下功夫,將提升醫療質量作為醫院的生命線,更好適應新醫改的要求。同時醫院還要虛心接受患者的意見和建議,每月做好調查問卷服務工作,對廣大醫護工作人員的服務質量、醫德、環境條件、后勤保障和伙食標準進行多方面的評價,要主動公開醫院的服務信息,接受患者和社會的廣泛監督,努力塑造良好的醫院形象,增強醫院的市場競爭能力。(作者單位為新疆昌吉市榆樹溝鎮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