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運輸企業(highway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統計工作是政府制定重大決策的理論依據,現階段我國公路運輸企業統計工作已經步入正軌,有著工作方法和報表制度等指標體系,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將從如何完善我國公路運輸企業統計工作方向加以論述,從而積極促進公路運輸企業能夠發展的更為完善。
交通運輸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服務行業,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是國民經濟健康的基礎保障。完善的統計工作能夠更為全面了解運輸行業的結構以及規模等,科學規劃好公路因數網絡和基礎實設施等,能夠深受運輸管理部門的廣泛重視。根據運輸方式和管理部門的不同,我國交通運輸統計工作也被分為獨立的系統。鐵道部門負責鐵路運輸,交通部門負責統計公路運輸和水路運輸,民航局負責航空運輸,石油化公司負責收集管道運輸。上述各個部門各司其職,分工明確。國家統計局負責綜合交通運輸統計的方法制度,對運輸系統數據加以匯總基礎上,提供全面反映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的和智能體實力數據和運輸網結構數據等。改革開放之后,隨著我國市場制度的不斷完善,交通運輸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升華,積極鼓勵社會各界力量來投資運輸企業。公路運輸生產企業在管理體制改革之后,其中有一部分企業不再屬于交通系統企業。上述變化使得政府業務主管部門只需要進行系統內企業的統計框架,不需要開始向全社會的行業統計過度,與此同時還要使得原有的數據質量能夠得到全面保證。公路運輸是綜合運輸體系中的不可或缺部分,因此必須對公路運輸行業的基本現狀和發展方向加以分析。
一、公路運輸企業統計工作的基礎現狀
1.領導意識不夠到位
公路運輸企業領導的主觀操作會直接影響到統計工作的重要性,從而為各級黨委和黨政府提供準確的公路運輸統計信息,也積極體現出了公路運輸行業統計者的根本職責所在。各級交通部門在布置統計工作過程中未加強依法統計的嚴肅性質,部分單位片面地認為統計工作是政府強行安排的任務,無法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因此非常抗拒。
2.基層統計力量過于薄弱
公路運輸統計數據來自于公路運輸行業的基本單元之中,基層統計工作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統計數據的真實有效性,最終影響到統計工作的基礎信息。由于統計機構在基層單位之中無法得到制度保證,部分縣區級管理部門沒有設置單獨的統計機構,所以公路運輸企業的統計工作者往往由其他業務人員加以兼職處理。缺乏相應的制度保證,部分單位對統計工作采取敷衍了之的態度,此種思想指導之下,統計力量在面臨改革過程中難以取得良好效果。由于基層統計工作人員的地位和待遇較為低下,所以難以穩定基層隊伍。
二、加強公路運輸企業統計工作的相關建議
1.完善以企業為調查對象的統計報表制度
首先,建立周期性抽樣調查制度(以單車為主要調查對象)。以單車為調查對象能夠保證數據的經濟性,從而讓調查制度更具有針對性。采取抽樣調查方法能夠積極掌握好單車的經營情況,抽樣調查是根據隨機原則來抽取足夠0fb5dd133c035f765207b288ba69fa9e多的樣本,再使用樣本信息來推斷總體信息。抽樣調查方法具有以下幾種優勢:(1)工作量比較少;(2)操作極為靈活;(3)費用低廉。
其次,改革傳統的統計報表方法,增強統計報表的針對性。對公路運輸統計企業來說,經營管理相對緊張,采用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的方法具有極高的價值。
最后,精簡統計報表,減輕統計工作者的整體工作量。由于現行的統計報表過多,加上統計報表較為繁瑣,所以導致統計的整體工作量過大。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須使用傳統的統計報表,加強壓縮,使得統計工作人員的精力更為集中,最終確保核心指標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2.培養具有綜合業務能力的統計工作隊伍
由于統計工作的專業性比較強,因此在配備統計人員時必須嚴格按照政治素質高和文化水平高的標準選配,將變動統計干部按照上級統計主管部門的意見。對于基層統計工作人員而言,需要具備實踐經驗富足的業務骨干人員,清楚公路交通行業的業務特點以及對統計結果的基本需求。組織工作人員定期培訓,學習統計專業知識和法規等,重點研究統計指標的計算方法和數字邏輯關系等。在此,需要注意了解好公路運輸行業的管理發展動態,將統計分析方法和統計成果的需求有機結合,從而加大對統計數據資料的深度加工和二次利用等。統計工作者可以通過開展評比活動,積極調動工作人員學習統計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作者單位為來安縣公路運輸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