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可以有效的降低企業的人工成本、控制經營風險、提升財務的決策支持能力,已逐步受到眾多大型跨國企業集團的青睞。但實施過程中也可能出現資源限制、溝通不順的問題,需要我們注意解決。
一、實施財務共享中心的意義
1.實施財務共享可以降低人工成本
傳統的財務部用80%的資源進行簡單的交易記錄和活動控制,造成了人力資源的嚴重浪費。而公司實施財務共享服務后,可以實現人力資源效用的最大化。主要表現在:在資源、業務集中之前,雖然員工的工作量很有可能不飽和,但是仍必須為每個單位或地區設置相同的崗位、人員。而將資源、業務集中到共享服務中心處理后,一個人員就可以處理幾個單位或地區相同崗位的業務,從而實現業務量不變的前提下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勞動量。
2.實施財務共享可以有效地控制經營風險和提升
企業通過財務共享管理模式,對分公司進行了有效的控制,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起到了科學化、系統化的監督作用,加強了總部對各地區分部的監管,有效的降低了運營風險。
3.實施財務共享為構建先進的財務管理模式奠定了基礎
財務共享中心是對傳統手工會計核算和單一會計電算化的進一步改造,多方財務信息的匯總和統一處理機制,推進了企業對資金的管理效率、保證了成本預測和決策的準確性,并有效的提高了各財務板塊的信息化進程。同時,共享服務又是一種創新的管理模式,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業界成熟的共享服務通過市場價格和服務水平協議或作為企業外部客戶提供專業服務或外包。
二、實施財務共享可能出現的問題
雖然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是大勢所趨,但是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也有其獨特的一般規律,而且,并非所有的企業都適用財務共享服務。
1.遠程服務增加了流暢溝通的難度
財務共享是一種遠程集中服務,與業務單位取得有效的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財務工作在企業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一個企業運行的方方面面,遠程溝通并無法完全滿足財務工作對于高質量溝通的要求。況且在財務信息傳遞到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過程中,若發生系統錯誤現象,則財務信息就很有可能丟失。
2.因權責不清可能導致效率低下
建立財務共享中心以后,業務的操作由單一變為兩方,在實際的業務操作過程中就有可能會發生全責問題而產生一些“摩擦”,隨著矛盾的產生,系統的工作效率就會降低。
3.可能會加大財務運行風險
財務共享服務,如果業務流程設計不嚴謹,系統運行時就有有一定的風險;再者,實施財務共享后業務單位的經營管理完全處于一種“被監督”的狀態。為應對監督,個別單位或許會通過“賬外賬”或不正當手段解決企業的相關費用。
4.不利于財務人員的綜合發展
實施財務共享服務改變了財務管理結構,徹底將財務工作分離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前者屬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嚴格按各項標準重復勞動;后者屬于業務單位,利用財務共享中心提供的財務數據為企業正常經營提供相關信息。而這一狀況導致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只能單一的進行記賬或者分析的工作,使得財務工作人員缺少全方面的發展。
三、應對措施
1.打破傳統財務管理認知模式,進行創新財務思想轉變
我國傳統企業組織體系具有“大而全、小而全”的特點,所以實施財務共享服務還需要在思想觀念上進行變革,建立和培養高素質的財務團隊;打破手工核算的傳統程序,積極推進利用電子計算機核算的流程,利用嚴密的措施加強對信息化的操作,增加財務信息的可信度、準確度;打破非公開、非透明的落后心理,用嚴謹的態度來面對工作,樹立正確的財務觀念,加快財務進程,為財務預測、決策奠定基礎。
2.合理界定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業務與職責范圍
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所進行的而業務有明顯的特征。在融資、投資等業務類型很難體現出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優勢所在,因此,明確劃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業務范圍至關重要。另外,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與各業務單位的職責權限需要有明確的分界,避免權責問題所引發的矛盾。
3.充分借助科技力量確保系統安全與資源合理配置
實施財務共享服務會使財務數據存在于信息系統中,為了保證財務數據的安全性,就要著重保護好企業的財務信息系統;另外,在服務系統開發伊始,就要注意系統的開發后的兼容性,保證系統在投入使用時可以與其他信息系統進行有效的對接,避免企業資源不必要的浪費,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4.優化流程設計以提高系統運行效率及應用擴容性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運行效率高低與否完全取決于流程設計的質量。流程設計主要在于合理性與擴容性兩方面。首先是流程設計的合理性,流程設計不合理會加大企業成本,企業系統的配合也會受到影響,極大的阻礙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運營;其次是流程設計的擴容性,公司由小到大發展一定會遇到新興業務,這就對系統的擴容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若系統擴容能力不夠,對于新興業務就會產生一種“無力感”,降低處理業務的能力,最終影響公司的最終收益。(作者單位:白城師范學院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