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羅平縣農村集體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不斷壯大,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下簡稱“村組”)內部會計控制刻不容緩,這是村組自我約束和加快發展步伐的需要,更是用好、管好資金,依法實現理財工作的前提條件。但目前還存在很多問題,本文就對羅平縣村組內部會計控制的現狀、存在問題和措施進行探索。
隨著羅平縣對村組會計委托代理服務工作的不斷深入,村組在內部會計控制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問題也不少,需要得到相關部門重視,資金的收支渠道日益復雜化,資金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要求越來越高。加強村組內部會計控制刻不容緩,這是村組自我約束和加快發展步伐的需要。因此加強村組內部會計控制對促進羅平縣村組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一、羅平縣村組內部會計控制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內部會計控制落實到個人,強調人的重要性:對人的品格、品行的要求,直至到對人行為的監控。因此健全的內部會計控制能夠保證政策下傳的“通道”暢通,把會計工作權責落實到個人。內部控制特別是其中的內部環境要素控制是對村組風氣的凈化,這些都有助于減少村組運行成本。羅平縣2009年以來推行會計委托代理服務工作至今,村組內部會計控制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一是實現了權限分離。出納與會計職權分離,記賬與審核職權分離,審批與執行職權分離。二是規范了相互制約行為。加強了對電算化系統數據輸入、處理、輸出全程控制,電子信息技術控制要求運用電子信息技術手段建立內部會計控制系統,從而減少和消除了人為操縱因素,確保羅平縣內部會計控制的有效實施。三是加強了對財務會計電子信息系統開發與維護、數據輸入與輸出、文件儲存與保管、網絡安全等方面的控制,保證了代理資金的安全運行。
但我們也要清醒的看到羅平縣村組內部會計控制存在許多問題,具體表現如下:首先,部份村組負責人內部會計控制意識淡薄及相關知識缺乏,沒有引起高度重視。其次,村組的內部會計控制存在執行的失效現象,比如有些村組資金監管不到位,有些村組審批要素不全,收支審批程序違規,資金坐收坐支等,無法實現內部控制預期的效果和質量。再次,鄉一級的會計業務素質參差不齊,原因是羅平縣鄉一級農村經營管理機構撤銷后,代理服務隊伍不專業,大多數“半路出家”,非財會專業,另外代理服務隊伍不穩定,人員更換頻繁,盡管縣級農業和財政部門加大了代理服務人員會計業務和會計職業道德的培訓,但其剛剛熟悉業務進入角色又被調走,培訓效果并不理想。最后,財務未安要求公開。部分村組存在公開不及時、部分公開、假公開現象。
二、羅平縣加強村組內部會計控制的措施及途徑
(一)增強村組內部會計控制意識
《會計法》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財務會計報告及內部控制制度的真實性和合理性負主要責任,單位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是會計行為的責任主體。但部份村組負責人內控意識淡薄及相關知識缺乏,因此,必須加強村組負責人及部分領導在內部會計控制方面的培訓學習。讓他們能大致了解會計法規制度的內容,強化代理服務工作的力度。
(二)嚴格執行開支審批程序
村組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執行法人負責制。費用開支實際發生時,經手人必須取得合法有效的原始憑證,注明用途并簽字,經證明人簽字證明、會計主管審核后,交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小組)集體審核同意后,由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監督小組組長)簽字,報村負責人審批同意后,方可入賬。各鄉(鎮、街道)根據本地實際制定具體開支審批權限,報賬員交由代理中心審核簽字。
(三)嚴格執行資金管理制度
一是規定備用金不得超過5000元,村(居)民小組不得超過3000元,并于每年12月31日歸零。二是嚴格遵守國家《現金管理暫行條例》的規定辦理現金收支業務。村組集體所有資金收入須在當日內交鄉(鎮、街道)代理中心代管。三是村集體提取代管資金時,必須由村“三委”研究決定,提取大額資金時還必須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按民主會議討論結果,填報《村集體資金使用申報審批單》,代理中心審核簽字。
(四)進一步規范和加強財務公開
一是“五統一”全面規范財務公開,即通過統一公開內容、公開時間、公開形式、公開程序和意見反饋對村集體財務公開進行全面規范。1、完善財務務公開的內容。財務運行情況、財務收支情況,特別是資金收付情況、銀行存款收付情況及其他需要公開的事項。2、規范財務公開的形式。應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在便于群眾觀看的地方設立固定的村務公開欄,作為財務公開的基本形式,同時還可以通過廣播、電視、網絡、“明白紙”、民主聽證會等其他有效形式進行輔助公開。3、明確公開的時間。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公開應當在每年的1月、4月、7月、10月的中上旬,重大事項應及時公開。財務往來較多的,收支情況應每月公布一次。4、財務公開的基本程序。具體是:代理中心提供公布的會計資料;村委會負責人、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代理中心主任三方確認簽字并進行公布。5、聽取和處理群眾意見。群眾對公布的內容有疑問的,可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向財務公開監督小組投訴,財務公開監督小組對群眾反映的問題應當及時進行調查,確有內容遺漏或者不真實的,應督促村民委員會重新公布。
二是加強財務公開檔案管理。村集體需及時搜集、整理財務公開檔案,并妥善保存。財務公開檔案主要包括財務公開時的影像資料,財務公開內容及審查、審核資料,成員意見、建議及處理情況記錄等。
三是將農村財務公開納入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重要內容,羅平縣農業局定期不定期對村組財務公開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五)加大外部監督力度
一是建立輪審制度,把好審計監督關。羅平縣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按每三年一輪審的制度要求,每年確定不少于30%的鄉(鎮、街道)委托代理中心之間進行交叉審計,重點對鄉(鎮、街道)農村會計委托代理中心代管資金的管理、使用、審核等情況進行責任審計。
二是應用科技手段,進行實時監督指導。通過農村會計網絡監管平臺對村組財務處理情況進行實時跟蹤監督形式,進一步加強對村集體委托代理監督力度。
三是成立檢查組,定期實地檢查指導。農業和財政部門成立農村會計委托代理服務檢查組,每年3月份和9月份兩次到各鄉(鎮、街道)農村會計委托代理服務中心對村集體經濟業務和會計資料進行日常監督,通過直接抽取有關村的會計資料進行跟蹤檢查指導,發現問題當面指正。
四是重點項目,重點審計。對各種惠民補貼資金、征地補償費、財政補助農村資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涉農項目建設等重點項目進行專項審計。
五是加強村干部離任審計監督工作。對村“三委”換屆和村干部調整進行離任審計。
三、結束語
總之,隨著羅平縣對村組代理服務工作的不斷深入,村組的內部控制也應得到進一步完善。村組的內部會計控制能否有效的實現與其整體的運行有著密切的關系。在這種新形勢下,各村組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的設置內部控制權限,培養良好的內控意識和內控環境,加強會計內控的宣傳工作,以事前和事中控制為主,注意崗位之間互相牽制的作用,建立完善的會計處理程序,切實做好村組的內部會計控制工作,促使羅平縣代理服務更進一步發展。(作者單位為云南省羅平縣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
作者簡介:史彬宥(1980年3月—),男,云南省羅平縣,2004年畢業于云南農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學士學位,經濟師,主要從事農村財務管理與農村財務審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