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在探索與互聯網交融。如何將小微企業與“互聯網+”相融合,為小微企業帶來機遇,成為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以山西財經大學“互聯網+水果哥店”作為案例,運用SWOT分析方法對其進行全面詳細探究,旨在提出相應的經營策略,以期對其他小微企業的經營起到一定的啟示和借鑒作用。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當今社會,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為小微企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一方面,“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一些小微企業將互聯網和傳統產業相結合,獲得豐富的資源;另一方面,互聯網使傳統行業受到極大沖擊,實體店大量關閉, “互聯網+”已成為小微企業轉型的強大助力之一。
生鮮農產品是中國消費者除糧食以外最主要的食物和營養來源,在居民日常消費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水果市場服務于特定的消費群體,即其服務對象是一群文化程度較高,但經濟消費能力卻受到限制的在校大學生。如何將水果店與“互聯網+”相融合,在校內創立自己的品牌,成為“互聯網+水果哥店”未來發展的趨勢。
“互聯網+水果哥店”成立于2010年,2015年遷移財大菜市場,經營時長7年,經營的水果主要有蘋果、梨、香蕉等各式水果。在“互聯網+”、自媒體微信迅速發展的環境下,果品商戶與互聯網相融合,形成簡單的經營策略。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為全面了解果品商戶的經營現狀,選取下課高峰期,分別在店鋪周邊對學生和家屬兩大目標群體進行實地訪談,內容主要圍繞三個主題展開:①您一般在哪里買水果?②您聽過水果哥嗎?有沒有關注店鋪微信公眾號?③針對水果哥店鋪目前現狀,您覺得如何改進?
三、 研究結果分析
根據本次訪談,參與訪談的共有21組,學生24人,圖書館館員1人,家屬14人,共39人。調查結果表明影響消費者購買水果的因素可以從主客觀兩個角度進行歸納總結。客觀因素包括:產品質量、地理位置、經營時間、店鋪環境、服務態度等;主觀因素包括用戶習慣、用戶使用互聯網情況等。
1.優勢
(1)前沿性。“互聯網+水果哥店” 最早將“互聯網+”與水果店相融合,有專屬的微信公眾號和微信群,通過推送針對性消息,吸引用戶。(2)精準定位。店鋪主要服務于高校大學生和家屬,店鋪供應的水果多種多樣、價格實惠,在可承受的范圍內。
2.劣勢
(1)營銷推廣力度小。雖最早將互聯網與水果店相融合,但調查數據顯示,僅有3組關注其微信公眾號,其中1組后期取關。說明營銷推廣的力度小,在保留老客戶的營銷策略有待加強。(2)服務態度方面。雖服務態度熱情,但缺乏個性化服務,比如介紹水果的特質及價值。(3)環境方面。水果店經營面積有限,整體格局安排不合理,在購買水果高峰期,無法容納更多顧客,結賬時需要排隊;其次,水果擺放不整齊,影響用戶的感官價值。
3.機會
(1)搭乘“互聯網+”的順風車,實現線上線下互補。線上可用第三方平臺,如微信、美團連接用戶需求主體,用戶借助平臺實現線上交易、結算、監督、評價;線下建立物流節點;用戶通過平臺在線下單,接單之后可直接送貨上門,提供了門對門的服務。(2)高校開放式管理,學生出入方便,不受限制,為水果店鋪的經營提供良好的商業環境與氛圍。
4.威脅
(1)地理位置對比。從校區的整體位置分析,互聯網+水果哥店位于家屬區和學生公寓樓中間,客源量廣。但從局部分析,財大菜市場內共有四家水果店鋪,南門第一家是夫妻倆水果店和小趙水果坊,西門第一家是水果吧,其位于財大菜市場的中間位置,地理位置明顯不具優勢。
(2)經營時間對比。
從經營時間對比,“互聯網+水果哥店”經營時長7年,較其他水果店優勢不明顯;實地訪談中,有6組用戶選擇夫妻倆水果哥,主要原因是用戶習慣。
綜上所述,無論理位置、還是經營時間,互聯網+水果哥店在客觀因素方面明顯不具優勢。
四、建議與策略
根據上述 SWOT 各因素之間的分析,具體提出以下建議和策略:
第一,環境方面:店鋪的整體環境是影響用戶感知價值的重要因素,店鋪應重新布局,將暢銷的水果擺放在顯眼位置;其次將水果擺放整潔有序,提高用戶感知價值。第二,服務態度方面:良好的服務是店鋪長期發展的重要因素,根據用戶口味制定合適套餐,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進行全方位服務。第三,水果質量方面:品嘗美味可口的水果是所有用戶的終極目的,店鋪應多渠道尋找高質量貨源,力爭水果甜美可口、物美價廉,吸引更多的用戶,增加盈利。第四,營銷推廣方面:水果店鋪應努力與大學校園生活相結合,在歸屬感方面進行改進,旨在提高用戶忠誠度。首先及時對用戶的消費行為調研和分析,準確掌握影響用戶購買的主要因素,采用差異化策略,適時推出新產品;其次,增加外賣服務,雇傭大學生兼職,提供送貨上門服務。(作者單位為山西財經大學信息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