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物流也成為了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當前,現代物流行業發展速度快,社會也不斷提高對物流行業的重視程度。近年來,我國對交通運輸體系的資金投入不斷提高,綜合交通網絡格局愈發完善,多種運輸方式的相互替代性越來越強,在物流行業上呈現出激烈的競爭趨勢。從我國鐵路發展來說,在實施了政企分離的改革后,推動鐵路的市場化經營越來越重要,也有助于進一步推動鐵路運輸企業的發展。其中,加快推動鐵路走向市場,就需要結合當前的經濟形勢與運輸業的發展狀況,實施確切的改革措施,制定完善的市場價格機制,從而促進鐵路運輸企業的發展。
一、國內鐵路定價的簡要概述
當前我國鐵路運輸面臨著嚴峻的競爭壓力。為了進一步推動鐵路的運輸企業的發展,就需要不斷拓展新的運輸業務,要求鐵路運輸企業轉筆自身的發展理念,采取市場化的運價體系來參與到市場競爭中,建立健全完善的市場價格機制。從鐵路運輸角度來說。長期以來,我國政府對鐵路運價實施嚴格的管制,鐵路的價格,就會受到政府政策的影響,無法自主的進行定價。在一定程度上就會影響鐵路運輸市場價格的形成,使得鐵路的定價機制缺少有效的市場化因素。在鐵路價格體系中,政府是最主要的,也是第一定價的主體,主要確定鐵路的定價權限和浮動的范圍。而鐵路運輸企業只能夠在浮動范圍內享有自身的自主權,在一定程度上就會影響鐵路企業所制定的價格。從這個層面上也可以看出,鐵路運輸價格的形成主要由政府政策和鐵路運輸企業自身的經營策略所決定。
從鐵路運輸企業的管理機制角度來看,根據我國現在的鐵路運輸價格的發展形勢,我國鐵路價格的定價機制,通常是由國家統一制定的,國家先根據現有的鐵路運輸條件以及市場上的需求等多方面因素下,制定出適當的價格水平以及確定鐵路運輸價格的上下浮動范圍。針對于鐵路運輸中一些雜費的項目,就能取得鐵路部門的允許,在一定范圍內發生浮動,讓鐵路運輸企業擁有自身的自主權。但是,從鐵路運輸價格制定的整體來看,鐵路運輸企業主要是作為運輸行業中的運營主體,實際上卻沒有定價的權利。
二、我國鐵路運輸定價機制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運營企業沒有定價的權利,不利于參加市場競爭
首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速度快,市場各項機制還不夠完善,運輸市場上各項競爭十分激烈,對鐵路運輸來說,公路運輸、水路以及民航等多種運輸方式都是其競爭的主要對手,而從公路運輸角度來說,其運價機制與鐵路相比較,更加的靈活,對市場的適應性強,能夠借助于價格調整的方式,來協調運輸中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并且在管理上也更加的容易。從鐵路運輸角度來說,鐵路運輸的價格主要是由政府來確定,運輸企業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經營的自主定價的權利,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就會處于不利地位。其次,鐵路運輸企業的成本投入與公路相比,在鐵路建設、設施設備以及勞務等多方面的成本支出上,更加巨大,再加上經濟發展,各種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也加大了鐵路運輸企業的運行成本。而鐵路運輸的車票價格受到政府政策的限制,不能夠隨意的進行增長,容易出現客票的收入無法彌補成本支出,從而影響鐵路運輸企業的健康發展。
(二)實行統一的票價率,難以合理分配運輸的各項資源
當前我國所推行的鐵路運輸的價格是全國統一進行定價,沒有地區之間的差異,也沒有時間上的差別。從無地區差異的角度來說,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十分的不平衡,各個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居民的消費能力、運輸市場上的價格水平以及鐵路運營等各方面之間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特別是對東西部地區來說,差異更加的明顯。鐵路運輸在統一的定價上,沒有真正考慮到市場因素的影響,考慮到不同的市場外部環境對鐵路價格的反映情況是不一樣的。從沒有時間差異的角度來說,客運價格統一也沒有考慮到時間因素的影響。不同時間段的客流量之間具有明顯的區別,在高峰時段,鐵路客運站呈現出爆滿的狀態,特別是在節假日的時候,往往是密集出行,帶給交通極大的壓力。對鐵路運輸部門來說,在人們密集出行的時候,會承受著很大的承運壓力,而在淡季的時候,旅客少,鐵路班次又多,就會出現資源浪費的情況。鐵路運輸企業在定價的時候,沒有考慮到不同時間段出行的游客的需求差異,而是采用固定票價率的方式,無法反映出時間段內客運市場上供給與需求之間的差異,使得鐵路運輸企業無法真正的適應客運市場上的供需變化,無法確切的推動市場營銷策略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鐵路運輸企業競爭力的提高。
(三)公益運輸沒有收入補貼,影響了企業的運行效益
我國鐵路運輸受到政府的調控,在國家政策與有關部門的指導下,鐵路運輸被賦予了更多的社會職能,為人們的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服務。從鐵路建設的層面上來說,我國政府越來越重視交通建設的重要性,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鐵路基礎設施建設上,特別是偏遠地區的經濟發展,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來支持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實現了新疆地區、青藏地區等多個地區之間的成本高、效益低的公益性鐵路運輸線路建設。從貨物運輸角度來說,我國的公益運輸主要是體現在農業上,低價承運糧食、化肥等等涉農的物資運輸,體現出國家對農業的支持;鐵路運輸行業也承擔著大量的搶險救災、軍事物資等的公益運輸工作。除此之外,鐵路運輸行業在客運上,還對學生、傷殘的軍人等符合條件的居民等實施優惠措施。根據有關的數據顯示,在我國“十一五”建設期間,我國的鐵路公益性運輸的虧損額已經高達2076億元,就會嚴重的影響到鐵路運輸企業的收入,也會影響了其運營的效果。但是,政府對此所提供的補貼卻非常的少,無法彌補鐵路運輸企業的損失。
三、完善我國定價機制改革的措施
(一)提高鐵路運輸企業的市場適應能力
為了提升鐵路運輸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需要建立健全靈活的市場價格機制。政府在確定了鐵路價格范圍后,鐵路運輸企業就可以實行自身的自主權,在政府所制定的價格范圍內,從運輸市場的情況,綜合的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如:服務的質量、市場的競爭、鐵路的實際成本等等,從不同的區域、不同的線路出發,制定出合理的基準票價。除此之外,鐵路運輸企業還應該要提高自身對市場價格變化的分析能力,從市場的需求與供給出發,根據客流量的變化,合理的調整鐵路運輸的價格。在客流量高峰期的時候,可以適當的上浮票價,以此來減少客流量,減輕鐵路運輸企業的運輸壓力,從而將更多的精力致力于提升鐵路運輸的服務質量上。而在出行淡季的時候,則可以適當的降低票價,通過票價促銷的方式,來吸引到更多的客流量,從而也有助于優化鐵路運輸企業的資源,提高企業的營運能力。
(二)建立健全公益性的運輸補貼機制
對國家來說,鐵路是經濟運營的大命脈,會影響到我國經濟的發展,同時鐵路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具有經營性與公益性兩種職能。而當前鐵路運輸企業承擔著嚴峻的公益運輸成本,對于經營情況不好的鐵路運輸企業而言,就會加大企業的負擔,使得企業的經營更加舉步維艱。除此之外,鐵路運輸企業還面臨著一個問題就是融資壓力大,融資的渠道少,社會資本不愿意過多的進入到鐵路運輸企業當中,在一定程度上局限著運輸企業的發展潛力。為此,就需要國家與有關的政府部門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完善有關的公益性補貼或者是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彌補鐵路運輸企業的損失。
四、結語
在我國經濟發展中,鐵路運輸企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也發揮著重要的職能作用。當前,鐵路運輸行業中面臨著嚴峻的競爭壓力,需要運輸企業能夠提高對市場價格變動的分析能力,健全市場價格機制,從而來提升自身的競爭實力。(作者單位為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