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計轉型面臨的困難
(一)尚未建立完善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
自20世紀我國引進管理會計以來,雖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并沒有形成完善的理論體系。大部分學者在進行研究時都是直接翻譯外國文獻,或者研究一些介紹類規范,并沒有結合我國現實情況,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會計理論框架。還有些學者雖然研究了企業管理會計實踐情況,但僅僅是分析了一些案例和特定行業,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對構建完善的理論體系形成制約。
(二)企業對于管理會計的認識不足
與核算會計的強制性要求不同,管理會計具有很強的自主性,在是否應用管理會計以及如何應用上,完全依賴于企業領導層的意愿和需求。而當前,許多企業都沒有意識到管理會計的重要性,甚至不了解其重要的應用功能和運作過程。許多企業領導認為管理會計只是會計的一種,僅僅用來反映企業的財務收支,并沒有認識到其對提升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的重要意義。有些企業雖然認識到其重要性,但由于種種原因,并沒有設立獨立的管理會計機構,也沒有配備專業的管理會計人員。
(三)管理會計的應用環境較差
為使管理會計得到更好的應用,良好的應用環境是必不可少的保障。然而,目前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仍然存在諸多的問題和不足,法律制度也存在許多空白和執行標準不一致等問題。除此之外,隨著我國與國際經濟貿易交流日益頻繁,相關國際政治問題極容易造成經濟市場環境的不穩定,導致企業相關數據不準確。
(四)從業人員綜合素質水平不高
與核算會計的固有模式不同,管理會計更為復雜、精準和靈活,對崗位的綜合性要求較高。然而,當前我國企業管理會計人員綜合素質水平普遍不高,很難站在更高的視野對企業管理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另外,會計人員尚未轉變心態,學會以管理會計的思維參與到企業的價值創造中來。
(五)管理會計理論與實踐脫節
由于我國尚未建立完善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導致其理論研究呈現碎片化狀態,無法有效應用于實踐。引進的國外先進管理會計理論,沒有結合我國國情,可操作性不高。此外,研究西方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可知,管理會計工具的運用可以顯著增加企業價值,但這些工具在我國并沒有大范圍應用。
二、促進會計轉型的方法
(一)結合我國國情,構建完善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
與西方發達國家不同,我國的經濟背景、文化環境和政治制度具有其獨特性。因此,應用管理會計時需要有機結合我國現實情況。系統整合科研院校,建立管理會計研究基地,深入開展理論研究,科學引入與適當改造西方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強化管理會計應用的可操作性。同時在實踐中對管理會計理論進行有效檢驗,形成具有我國特色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
(二)提高企業領導層對管理會計的認識
要實現管理會計的有效應用,最根本的是提高企業領導層對管理會計的認識。企業領導應當充分認識到管理會計對企業成本管理的巨大影響,認識到其對企業決策的巨大參考和指導價值,明確其對企業發展的巨大促進作用。在此基礎上,還應加強企業內部的宣傳和普及,實現管理會計效用最大化。
(三)優化我國管理會計的應用環境
一是要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及時填補法治空白。二是要確保法律的權威性和獨立性,避免權力對市場的干擾。這樣才能有效保障市場環境的公平性和規范性,使得企業在運用管理會計進行成本管理和企業未來規劃時,能夠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和可比性。
(四)提高管理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首先,國家應當加大對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力度。一方面,完善高校專業課程體系,配備專業的管理會計教師,運用先進的教學模式培養大批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另一方面,重視管理會計人才的后續教育, 可以通過設立管理會計協會進行后續培訓, 同時鼓勵創辦專業的管理會計雜志, 不斷提升管理會計人才的自身素養。其次,對于企業來說,應當設立專門的管理會計機構,提高管理會計崗位的薪資水平,并且建立管理會計人員的培訓體系,通過多種形式的培訓提高其綜合素質。
(五)在實踐中檢驗管理會計理論
管理會計理論體系構建的完善與否,需要在實踐中進行檢驗,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廣泛應用管理會計。為此,管理會計人員需要科學設計和評估業務流程,嚴格監控企業內部控制,將企業的經營成果真實準確地反映和預測出來,為企業領導層做出科學的決策提供幫助。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的日益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加深管理會計的理論研究和在企業中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未來,我們需要管理會計的學術界與實務界更緊密的合作,把最能夠體現我國特色的管理會計理論與實踐經驗提煉出來,最大程度地發揮管理會計的效用,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重要保障,也為我國整體經濟建設創造有利條件。(作者單位為山西輕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