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特”就特在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明確和落實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組織落實、干部到位、職責明確、監督嚴格。在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如何實現以黨建統領全局,構筑以黨建為魂的企業文化,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國防建設、民生改善做出更大的貢獻,是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必須面對的問題。
一、黨建和企業文化在國有企業中的作用及兩者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堅持黨對國企的領導,加強國企黨的建設,是國企的優秀傳統,是國企生存、發展之魂。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具有鮮明的黨性和實踐性,是黨管企業、治理企業與企業自身經營發展的堅強有力保證,歷史證明,在不同時代、不同情況下,黨建工作做得好,企業才能有穩定、快速的發展,同時,發揮黨建重要作用要與建設現代企業文化有機結合,才能保障企業的發展方向不偏離,這是經營成效有聲色的精神基礎。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所創造的具有該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形態,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其核心是企業的精神和價值觀。古今中外,幾乎所有企業都有適合自身發展的企業文化。比如,蘋果公司以“創新”定為自己的企業文化,華為,將自己的企業文化比作“狼文化”。而對于中國企業的中流砥柱,在國民經濟有著戰略地位的國有企業,更應該將“黨建”這一獨特的“企業文化”堅持下去,并且發揚光大。
企業文化的內容在很多方面與黨建內容本質是一致的,是互通融合的,這為黨建工作在不同企業中尤其是國企中生根發芽奠定了精神基礎。“人類因夢想而偉大,企業因文化而繁榮”,一個沒有文化的企業是沒有頭腦和靈魂的企業,而成功的企業,都是突出企業的文化管理。優秀的企業文化能激發員工的使命感、歸屬感、責任感和榮譽感。“人無精神不立,企無精神不興。”優秀的企業文化,是驅動公司創新發展的強勁動力,也是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的顯著優勢。加強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相統一,就是要把文化建設作為公司治理的重要一環,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與政治核心作用,堅持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視覺文化“四位一體”,將黨建工作與企業建設尤其是企業文化建設共融,國企發展才能神形并茂。
二、以黨的建設引領企業文化建設
在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只有認真貫徹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方針,增強以黨建統領全局的政治責任感、以黨建融入全局的歷史使命感、以黨建推動全局的現實緊迫感,堅持把黨的領導融入企業發展改革和公司治理之中,努力實現黨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的有機統一,才能充分發揮出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使基層黨支部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陣地,硬堡壘,充分調動起黨員群眾、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激發全體職工的主人翁精神,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一)“雙向培養”助推企業文化建設。樹立“將骨干培養成黨員、將黨員培養成骨干”的理念,把素質高、能力強、威信好的企業骨干發展成為黨員,不斷提升黨員干部的工作水平和業務能力,將黨員發展為企業建設的行家里手、骨干支柱,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增強黨組織的戰斗力。通過集中培訓、分組研討等形式開展政治教育,吸收優秀的非黨員職工參加“三會一課”、黨性教育活動,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融入到企業發展全過程,讓黨支部在企業改革發展中成為教育黨員的學校、團結員工的核心、攻堅克難的堡壘。
(二)“交叉進入”確保企業發展方向不偏離。企業推行“交叉進入”,除了吸收優秀的非黨員參與黨性實踐教育活動之外,企業在召開討論職工錄用解聘、薪酬福利、公司發展等重大事項會議時,邀請黨總支委員或黨支部委員參加,聽取黨組織的意見,確保決策符合大多數職工利益。通過黨總支委員參與企業重大決策的方式,確保企業文化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
(三)“雙向關愛”拉近黨群距離。開展黨委委員聯系點制度及對口包掛活動、“手拉手心連心”黨性實踐活動、“1+N”黨員聯系服務群眾活動等,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思想引領、能力幫扶為目標,通過行動督導,實現精準對接;通過挖掘典型樹立標桿,弘揚發展正能量。既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又增強了黨員的黨性修養,在企業中營造出黨群密切交流合作,共同推動企業文化欣欣向榮發展的良好氛圍。
三、實現黨建和企業文化統領中心工作的舉措
(一)貫徹落實黨對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領導,提升企業文化理念新高度。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建立并不斷完善具有國有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體系。加快新發展理念“三個轉型”(經營理念轉變、運營模式轉型、增長方式升級),以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培育企業價值觀,倡導企業職工“遵紀守法循規,護企敬業愛崗,求真向善尚美”,以高尚的精神力量驅動全員篤實和堅毅的行為,從體系的時代性、完整性、創新性等多個維度將企業文化理念體系推向一個新高度。
(二)以完善國有企業治理要求為牽引,提升企業文化制度體系新特色。在國有企業治理結構中,黨的領導要內嵌到治理結構之中,群團聯動,增強合力,形成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文化建設工作格局,才能相得益彰、相互促進,建立起文化建設強有力的制度體系。黨組織充分發揮在文化建設中的政治核心與領導核心作用,在制度建設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建立符合國有企業特色的制度規范體系。企業通過管理提升,結構性系統性全面優化重構組織體系和生產流程,全面梳理優化投資、運營、管理等制度體系。工會以“愛崗敬業、遵紀守法、求真務實”為活元素,進一步完善會員代表大會、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充分調動全體職工參與企業治理、民主管理的主人翁積極性和創造性。共青團以“青春、激情、活力”為催生劑,充分發揮共青團組織橋梁紐帶和生力軍的作用,把企業文化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緊密結合起來。
(三)以專題活動為抓手規范員工行為,強化企業文化行為新規范。企業要堅持“倡導什么就獎勵什么,反對什么就批評什么”的導向,開展員工行為準則大討論,制定《職工行為準則規范》,把踐行文化理念的行為表現嵌入公司獎懲制度,以鮮明的導向引導全體職工從思想認知轉變為思想認同。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其核心競爭力之一就是特色鮮明的國企文化。面對改革發展的新任務、新要求,國有企業必須以黨建為中心,構建特色鮮明、科學先進的企業文化,通過構建以黨建為引領、統籌推進各項重點工作的新機制,推動黨建工作、優秀而獨特的企業文化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統領全局、融入全局、推動全局,才能在面對日趨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中,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帶領廣大干部職工開創企業發展新局面;才能不斷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推動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作者單位為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江門市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