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營管理是關系農村經濟發展以及各項政策落實的關鍵性問題,也關系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推進。本文以江西省吉安縣為例,對其農村經營管理的現狀進行了分析,針對其中的問題提出了有效的應對策略,希望能夠為農村的發展掃清障礙。
一、引言
吉安縣位于江西省中部,總體面積月2117平方千米,下轄13鎮6鄉,307個村委會以及30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50萬左右,其中農村人口38萬,耕地面積3.97萬公頃,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縣,農業發達,做好農村經營管理工作,關系著當地社會和經濟的穩定發展,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
二、農村經營管理現狀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本要求下,吉安縣政府認真落實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維護廣大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從整體上提升農村經營管理工作,實現了重點工作有特色,難點工作有突破,農村土地承包制度持續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不斷完善,村賬鎮管使得村級財務管理越發規范,農民的負擔大大減輕,收入水平日漸增長,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果。但是不可否認,在農村經營管理的過程中,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同樣存在著一些不足和問題:一方面,經營管理意識相對淡薄。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對于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但是就目前而言,許多村委并沒有認識到市場競爭對于農村發展的影響,缺乏必要的經營管理意識,在開展相關工作的過程中存在著懈怠的情況,沒有及時做好數據信息的統計以及報表的制作,也沒有將報表及時上報,使得相關部門無法對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情況進行準確的統計和分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經營管理的效果;另一方面,經營管理人員素質有待提高。與城市地區相比,農村的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基礎設施的不完善使得新知識和新業務的引入存在很大的滯后性,也導致部分經營管理人員始終堅持現有的管理體系,沒有緊跟時代發展的變化而做出調整,導致農村經營管理體系無法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
三、提升農村經營管理水平的對策
1.強化人員素質
管理人員是提升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水平的關鍵,縣鄉政府應該重視對于管理人員的培養,強化村干部以及財務會計人員的廉政建設,通過定期的教育培訓來提升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使得其能夠認清農村發展的最新形式,樹立起正確的經營管理理念,不斷對自身的能力進行強化。同時,應該強化農經干部隊伍的建設,立足實際需求,堅持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的指導,以提升工作效益為核心,不斷激發農村經營管理人員的活力,提升其工作能力。具體來講,一是應該強調思想認識的培養,使得管理工作人員和村干部都能夠端正態度,更新觀念,認識到農村經營管理的重要性,樹立起相應的經營管理意識;二是應該重視能力培養,從工作的實際需求出發,培養管理人員的依法行政能力和協調配合能力,使得其能夠對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等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確保管理人員可以緊跟時代發展步伐,運用先進的技術做好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提升工作的實際效果。
2.完善管理機制
吉安縣的農村人口達到了38萬左右,加上豐富的自然資源,為農村地區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地方政府部門在開展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時,應該從農村地區的資源優勢著手,立足農村發展的實際情況,對管理機制進行完善,做好農村財務收支管理、財務預決算管理以及財務公開制度的建設,落實資產登記制度,建立相應的監督管理機制和資產評估機制,以實現對于農村集體資產的有效管理。另外,應該加強對于農村資源的規劃建設工作,通過承包、出讓等方式來對資源的配置進行優化,確保資源的合理使用,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應該度農村資源承包的招投標工作進行規范,對廣大農民的合法利益進行維護,逐步推進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的公開化和透明化。
3.重視土地流轉
農村具備豐富的土地資源,而土地資源同時也是開展農業生產的根本,是最為基礎的生產資料。在經濟發展的帶動下,農村的現代化建設逐步展開,應該合理利用資源優勢,在保護基本耕地的前提下,實現農村土地的承包和轉讓,使得土地資源的優勢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在農村土地流轉中,應該建立起全面系統的流轉管理制度,對流轉的行為進行規范,降低乃至避免土地流轉風險,提升服務的質量,減少矛盾沖突的發生。
四、結語
總而言之,最近幾年,伴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持續開展,我國的農村經營管理工作得以順利進行,不過有長期以來的歷史遺留問題,加之三農問題本身的復雜新,在農村經營管理工作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存在著不少問題,需要地方政府部門的重視和解決,才能更好的推動我國農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作者單位為江西省吉安縣永陽農業綜合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