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發展是我國經濟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任務,隨著我國城鄉統籌建設的不斷推進,農村經濟水平也不斷提升,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資金投入也越來越多,加強農村財務規范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對農村財務管理的意義以及農村財務管理模式進行分析和探討,旨在提高農村財務管理水平,促進農村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農村財務管理模式的好處
隨著農村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財務管理制度也不斷配套改革,形成了與農村經濟體制相配套的財務管理模式,例如“村級會計委托鄉鎮代理制”就是一種新型的財務管理模式,指的是村集體經濟組織根據自愿 原則,在確保村級集體資金所有權、使用權、審批權以及監督權不變的前提下,由村民代表大會同意,與鄉鎮設立的農村會計服務中心簽訂委托記賬協議,從而實現對村級財務實行統一管理、統一審核、統一記賬、統一公開的制度。這種管理模式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可以使得農村財務管理更加規范,在集體資產所有權、使用權以及支配權都不改變的前提下,將原來的村級財務和資金進行統一管理,將財務審計從事后審計變成事前審計,強化了對村級財務工作的監督,使得村級財務工作更加規范。另一方面,能夠促進農村經濟水平的提升。由于財務管理工作不斷規范,確保農村經濟建設過程中的各種資金用于必要的地方,例如現代農業生產過程中的農機推廣費用管理,確保農機推廣費用能夠真正用于農機推廣工作的開展,減少資金浪費,促進農業生產現代化發展。
二、農村財務管理的策略
(一)加強對農村財務管理制度的完善
當前很多農村在發展過程中,對農村經濟工作重視程度較高,對農村財務管理所持有的觀念還比較傳統,使得財務管理缺乏系統性管理制度,工作比較分散,沒有達到財務管理的目標。都吃,農村財務管理模式不斷完善過程中,應該要積極加強對農村財務管理制度的完善,例如建立民主理財制度、民主監督制度、現金管理制度、財務公開制度等,通過各種制度來規范財務工作,將股權分離開,由一個人掌權變成多人掌管,避免農村經濟建設過程中的財務開支暗箱操作,形成相互牽制、相互制約機制。同時要加強農村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對財務管理人員的行為進行監督管理,對財務管理過程進行嚴格地監督和約束,使得農村財務管理更加公平公正,減少會計失真現象。
(二)強化會計從業人員的相關素養
在農村財務管理過程中必須要積極加強對財會人員綜合能力素養的提升,從4amIn5w9L15f4/fhLz8O0w==而提高農村財務管理水平。第一,加強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會計職業道德素質指的是會計人員在從事會計職業活動時所必須要遵循的職業行為和規范,加強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水平的提升,是幫助會計人員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能夠提高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抵制不良風氣,抑制營私舞弊等違法行為。第二,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業務能力素質。在農村財務管理過程中,要針對農村會計從業人員的特點,積極開展農村會計人員的培訓教育,注意培訓內容,確保會計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不斷提高,提高會計工作水平。
(三)制定村級財務準則
農村要真正實現科學化管理,實現對財務管理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進行杜絕和防范,在農村財務管理過程中,應該要加強對農村財務準則的完善與規范,并且要實現自主治理。應該要將各種獎懲制度寫進農村財務準則中,用正當的行為規則作為引導,對農村財務工作人員的行為進行引導,并且對其行為進行規范,從而提高農村財務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從自我治理的角度出發,用各種規范和制度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約束,減少不規范行為的出現。另外,還應該要加強財務管理規范制度的設計,農村財務管理過程中各個崗位的工作人員的職責區分應該要明確,記賬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等都應該對自己的職責進行明確,并且相互制約,對一些重大的經濟業務事項,要進行統一決策,防止暗箱操作,提高財務管理的規范性。
(四)加強群眾監督
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充分發揮村民的作用,尤其是對于村集體經濟管理,要做到嚴格、公平、公正,在集體資產管理過程中要接受群眾的監督,及時將農村財務會計信息公示出來,財務公開的內容要細致、明確,群眾一旦發現財務信息中有任何不正確的地方,都可以提出質疑。同時,相關負責人應該要及時對群眾反映的問題進行解決,要耐心給群眾解答各種疑問,對村民提出的要求給予回復,對村民提出的合理建議要積極采納。通過群眾的監督和反饋,對農村財務管理過程中的各種不規范問題進行控制,減少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貪腐腐敗現象,促進各種資金能夠真正用于農村經濟建設過程中。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越來越高,在農村經濟建設過程中,農村財務管理的作用越來越大,農村財務管理必須要逐漸規范,并且要對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水平進行提升,完善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從而提高農村財務管理質量。(作者單位為新疆昌吉市人民政府寧邊路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