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資管市場,其中銀行系資管占據核心地位,呈現出行業集中度高、偏愛權益類投資的特別。我國銀行資管業務從2007年發展到2014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到40%,發展速度遠超其他行業,但也積累了一些問題。本文旨在通過對比中美銀行資管業務,找出我國銀行資管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以美國為鑒,進而探尋出我國銀行資管業務創新與發展之路。
一、美國資管全球最大,銀行深度布局其中
(一)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資管市場,銀行系占據重要地位
美國是全球資產管理(以下簡稱“資管”)規模最大的市場。2014 年,在全球前 500 強資管機構中,美國上榜217家,占比53%;在全球前20強資管機構中,美國上榜11家,占比65.5%。
資管機構受客戶所托,在美國,法律上是一種信托關系。美國的資管機構主要包括注冊投資咨詢機構、保險公司、銀行系、私募基金等。從規模來衡量,銀行系都是美國資管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14 年,美國前10強金融控股公司中,銀行系占4家。
(二)美國資管集中度高,銀行系偏愛權益類投資
資管行業競爭激烈,規模優勢、成本優勢和品牌效應等行業屬性和影響因素使得行業集中度較高。2014 年,全球前20強資管機構規模占前500強資管機構規模的41.6%;美國前5強資管機構規模占美國資管總規模的49%;前25強資管機構占74%。資本市場的繁榮以及市場化的投資環境,促使權益類投資在銀行資管產品中占比較高,大型資管公司產品線非常豐富,包括衍生品、權益類、固定收益、貨幣市場基金、ETFs、集合信托基金產品和專戶私募類產品。其中,權益類投資在美國銀行資管中占比高達58%。
(三)美國銀行資管體系三大組織架構
在混業經營的環境下,美國商業銀行開展資管業務的組織架構可以分為三大類:一是由綜合性銀行設立資管子公司,資管子公司可以和銀行的各部門進行業務合作。二是分條線與區域相結合的矩陣式管理模式,資管業務作為綜合金融服務的一部分,這是我國銀行資管業務的經營模式。三是專營資管和投行業務的專業銀行模式,此類銀行以資管和投行業務為主營業務。
二、我國銀行資管業務的現狀及問題
目前,國內主要商業銀行基本構建了以總行資產管理部為主,資管業務與各資管子公司,信托、保險、基金等業務相輔相成的大資管架構。
(一)新政迭出,我國邁入“ 大資管”時代
2012年以來,一系列“新政”推出,監管松綁,資管業務百花齊放。政策的松綁使得各類金融機構的監管業務分割局面被打破,銀行、信托、保險、券商、基金、期貨、私募等各類金融機構全面介入資管領域的競爭中,形成跨領域、跨行業競爭合作的“大資管”時代。
(二)銀行資管在我國占據核心地位
在我國,銀行資管業務當前主要是指理財業務,美國資管規模指標對應于我國銀行理財產品規模余額。銀行資管是國內資管市場上最龐大的主體,規模大,客戶多,占據44%的市場份額。
(三)存在的問題
在“三期疊加”的壓力下,我國銀行資管業務的發展仍然不夠成熟,距離真正 “ 受人之托、代客理財 ”的本質相距甚遠。資管產品投資渠道受限,產品種類較少,無法真正滿足客戶理財需求。對銀行而言,資管產品也主要是作為存款的替代品存在,預期收益率、剛性兌付、期限錯配等方面都存在問題,權益類產品占比到不到 7%。
三、我國銀行資管業務的創新與發展
(一)中美比較揭示:我國銀行資管提升空間較大
銀行從事資管業務具有天然的客戶優勢、渠道優勢和規模優勢。目前,我國與美國銀行資管相比較,發展差距較大,但從另一方面解讀也是發展空間值得期待。從資管規模來看,2012年末,美國銀行業資管余額占美國商業銀行總資產的97%,占美國GDP的78%,占美國M2的108%。2014年末,我國銀行業資管規模占我國商業銀行總資產的8.73%,占我國GDP的23.6%;占我國M2的12.2%。巨大的規模差距背后提示了巨大的躍升機會。
(二)加強銀行體制創新,推動公司化、事業部改革
銀行的規模和發展經驗決定了銀行資管業務有很多優勢,比如先發優勢、政策優勢、平臺優勢、品牌優勢等。但這些優勢反而弱化了人才培養,因為銀行體系內的改革面臨諸多困難,在資管部門引入市場化機制,需要平衡其他部門的利益訴求,這是很大的阻礙。推動銀行資管的公司化轉型和事業部改革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
(三)加大權益類投資,發展凈值型產品
目前,預期收益型產品在資管產品中占絕對優勢,本質是存款的替代品。利率市場化后,資管產品有望回歸本質。從產品端來看,把銀行資管從存款替代品轉為真正的投資產品,發展凈值型產品就是一種方向,長期來看有利于打破剛性兌付。從資產端來看,用信貸資產的風險管理方式來管理銀行資管存在很大問題,如果仍沿用這種方式就永遠打破不了剛性兌付。在此過程中需要進一步打開資管的投資領域,比如另類投資、產業基金、股權投資等。未來進行大類資產配置,建立風險預算的概念,這是資管行業的風險管理基石。
(四)銀行資管需要國際化,加強引進來和走出去
國際化涉及走出去和引進來兩方面。一方面當前我國的境內投資者具有強烈的全球資產配置的意愿,而銀行資管通過QDII的投資比例不足1%。另一方面我國經濟與其他國家相比仍是高速增長,所以境外機構對進入我國市場抱有強烈的愿望,銀行應當積極從中尋找機會。(作者身份證號為5001031989101921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