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數據產業的涵義及作用
大數據產業的概念從國際視角來看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廣義的大數據產業即信息產業,其主要是與數據相關的服務的硬件制造、軟件研發、軟硬件相結合的網絡工程建設、數據采集加工和相關數據服務,即包括了從數據相關軟硬件的制造到數據服務的總過程所涉及到的一切業務。狹義的大數據產業指數據采集、加工與相關服務業,即對大量數據進行采集加工處理轉化為顧客需要的數據產品的產業。一般情況下的大數據產業指狹義的數據產業。大數據產業有數據資產化、技術創新性、決策明智化、服務個性化等特征。
大數據對人類社會有很大的影響,大數據產業應運而生,大數據產業的作用如下:
(一)可以推動技術和知識創新模式的變革。
(二)可以推動經濟結構轉型。
(三)大數據產業可以為各個產業服務,讓各個產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大數據產業的發展
(一)大數據產品
大數據如同原材料,需要經過一系列的產品化和市場化的過程才能成為普惠大眾的大數據產品。隨著大數據產業的不斷發展,大數據產品也越來越多,眾多網站企業都研發了屬于自己的大數據分析云服務等大數據產品。包括阿里云 ODPS服務、EMR是亞馬遜提供的大數據分析云服務、Big Query是谷歌基于 Dremel 和 Hadoop 集群所提供的大數據分析云服務。除此之外,國內的百度、新浪等公司也致力于研發自己的大數據產品。雖然目前大數據產品的種類越來越多,但大數據在產品化和市場化的過程中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缺乏高效的數據產品構建模式,包括數據的收集管理與融合檢索存在困難,缺乏產品開發的支持平臺。二是尚未建立數據共享的商業模型,其中數據隱私和保護模型是共享的基礎。
(二)大數據從業人員
如今,隨著大數據的發展,首先大數據能得到廣泛應用離不開眾多計算機專業人士,正是他們做出了很好的IT架構,以及數據運營商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軟件。其次是政府和業界對于數據的質量、權利、隱私、安全等出臺了量化的措施和量化的方案。除此之外,很多不同的領域對大數據都有廣泛的應用,他們都屬于大數據的從業人員。而在大數據眾多的從業人員中,與互聯網有關的領域是大數據的主要從業人員。
(三)大數據產業發展途徑
云計算出現后使得數據從“小樣本”轉變成能夠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預測。而大數據的核心在于“預測”,大數據革命首先需要把那些獲得的數據搜集起來,包括那些未來可能有價值的信息,為未來做出更多智能的反應做數據儲備。除了利用現有的數據渠道之外,還可能需要對一些產品形態進行改造,使得數據更好地被量化和可被學習。然后是通過云計算來做數據相關性的分析,這里面有大量的算法工作要去做,所以未來算法人才是最具有技術挑戰的工種。最后是用直觀和簡單的方式反饋給終端預測結果。通過以上這些操作,就可以幫助人們快速智能的做出選擇,正是由于這樣人性化的服務會使得采用大數據來服務客戶的行業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大數據涉及的領域也越來越廣。
(四)大數據產業分布的時間和地點
2008年我國最先開始發展大數據產業的秦皇島大數據產業基地開始動工;在眾多城市中,北京中關村是發展大數據產業最有利的地方,2012年北京中關村率先布局大數據產業,由寬帶資本、用友軟件、云基地、百度在線、阿里巴巴等與大數據密切相關的企業共同發起的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宣布成立,促進大數據產業生態環境的形成;2012年 8 月,智慧城市北方基地落戶秦皇島數據產業基地;2013年中國移動、聯通、電信三大移動運營商的南方數據中心在貴州落戶,為貴州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2013年11月武漢高科集團在“大數據產業研討會”中表示將發揮大數據產業主力軍和領導者的作用;2014 年 3 月1 日,在北京中關村召開“貴州-北京大數據產業發展推介會”,貴州成為中國西部首個發展大數據產業的省份。
總之,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招投標行業也產生了重大的變革。李克強總理對于建立大數據平臺提出了三個關鍵詞:共享、公開、安全。可見通過對大數據的應用使得企業或政府在招標過程中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和財力。(作者單位為山西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