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價格認定風險的主要形式及分類
所謂價格認定風險即是價格認定的相關部門在進行價格認定時,由于出具了價格認定結論而可能遭受損失的一種不確定性,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客觀性。現階段,社會公信力降低,相關價格認定人員承擔刑事、行政、民事責任為主要風險。價格認定風險分類主要有三,即固有風險、操作風險與干預風險。其次,對涉案財物進行價格認定,它的作用主要是對犯罪嫌疑人定罪量刑,法庭質證、面對律師的質問。
(一)固有風險
固有風險主要是因為價格認定條件的不確定性所造成的,引發該類風險的因素較多,其中包括價格認定的自身特點、不順的價格管理體制、不完善的價格認定行業的理論基礎以及單一的技術方法與不健全法律法規等,以致于價格認定部門無法對客觀情況的價格做出反映,并出具價格認定結論書。
(二)操作風險
這類風險主要包括兩種,即受理過程中的風險與價格認定過程中的風險。受理風險包括:不辦理協助書以及協助手續不全就實施認定;協助手續中認定標的不同于實際標的描述;受理范圍超限等。價格認定過程中的風險包括:未進行實地(實物)勘驗(不包括滅實物);價格認定前并未進行技術認定(比較復雜的標的);未進行市場調查;出具價格認定結論未做風險規避說明等。
(三)干預風險
所謂干預風險也就是由內部干預所造成的風險,簡單來說就是價格認定部門領導所發出的指示與意見不正確,而外部干預形成的風險也就是外部單位與個人在認定過程中要求以相關部門的意見為準。
二、防范價格認定風險的具體措施
(一)強化監督審查力度,樹立科學的風險防護觀念
價格認定部門,在出具價格認定結論前,要樹立科學的風險防護觀念,做好各個環節的審查,掌握各階段的特點,仔細審查、發現隱患極為關鍵。為了保證審查效果,筆者的意見一是在內部應擬定常規的涉案財產認定必須的證據參考清單,方便隨時翻閱,防止出現審查錯漏,例如:認定樣本、材料或相關文檔;當事人、嫌疑人的訊問記錄;財物品牌名稱、規格型號、數目;采購時間、有沒有實物;采購發票、價格證明 ( 或進貨憑據 );被損壞標的物損壞狀況闡述等;二是建立重大、復雜案件集體審議制度;三是審查認定結論風險規避措施的描述。
(二)完善風險防范制度,降低價格認定風險的發生
在控制防范價格認定風險時,完善的風險防范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以使風險的發生概率得到全面控制。在整個過程中,應嚴格遵循四項原則(依法原則、公正原則、科學原則、效率原則),進一步建設內部制度,制定科學有效的風險防范對策。同時,筆者認為,在進行價格認定時,應嚴格以規章制度為準,促進價格認定公正性的提高,使檔案資料的完整性得到保證。
價格認定工作有助于社會經濟建設的不斷加強,且在促進社會發展和強化法制建設方面也作用巨大。而相應的風險也存在于價格認定過程中,對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造成了嚴重阻礙。為此,就需加強價格認定的風險防范,促進工作人員專業素養的提升,嚴格遵循規章制度將市場調查工作落實做好,這樣方可有效降低風險。
(三)嚴格按照技術規范,加強風險防范和風險控制
1.筆者認為,在對價格認定風險進行防范時,應嚴格遵循現場實物勘驗制度,將實際情況記錄好;根據協助書的相關情況對實物進行勘驗。除此之外,筆者建議相關部門針對實物勘驗時應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進行,并結合相關技術認定進行價格認定,避免因為缺乏專業知識而獲得不準確的認定結論。而對于滅失物品,認定工作人員同樣需以相關操作規范為準,委托方嚴格認定物品規范和基準期的基本信息,仔細記錄在冊,并做好相應說明。
2.加強對價格認定結論書的風險管理。根據價格認定方式,在進行價格認定時,利用科學有效的參數標準,展開合理測算。但在這一過程就需對所選方法的合理性、基礎數據的準確性展開認真思考,對計算過程的科學性予以準確判斷。價格認定結論其實就是一種文書,其主要是對價格認定過程與計算價格認定結果進行記錄。工作人員在出具價格認定結論之前,應認真審視價格認定工作過程,對所采集數據的真實性予以判斷,判斷數據資料是否符合相關技術標準,有沒有出現與邏輯不符的價格論證。若在價格認定過程中,發生工作漏洞,需在第一時間對價格認定材料進行補充,以讓工作底稿的完整性得到保證,同時還需進一步調整價格認定工作方案,便于重新組織工作。
3.加強對價格認定協助書的審查。價格認定是對被認定標的的價格認定,基準日、價格認定事項、范圍,應由提出方確定,價格認定機構和人員無權確定以上事項,如毀財案件的價格認定,應由提出方提供詳細的認定事項以及是修理還是更換的明確表述,價格認定機構和人員根據協助方的意圖出具價格意見,不可越俎代庖,自己隨意確定基準日、事項、和范圍。
4.將市場調查工作做好。工作人員應針對不同標的物的進行不同價格內涵的調查。在進行市場調查時,詳細了解相關價格類型的標的物的具體市價。與此同時,還需采用多元化的價格采集渠道,一般可用渠道包括以下幾種,如電子郵件詢價、委托詢價、網絡詢價以及異地詢價等。利用上述方法對所需的市場價格予以采集。只有對市場價格做到充分明確,方可使所認定價格資料的客觀性、真實性以及準確性得到保證。
5.堅持適度原則。在進行價格認定時,應堅持適度原則,在適當的機會將認定終止或拒絕。若發現缺乏充足的價格認定條件,工作人員應選擇不受理或終止認定,以免出現強行認定行為。
(四)強化紀律,廉潔自律抗風險
價格認定人員和社會有著廣闊的接觸面,進而也就存在較高的風險。在金錢、人情以及權力面前均面臨巨大考驗,需要在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之間做出正確選擇,而這就需要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對工作紀律不斷強化,加強廉潔修養,促進自身素質和價格認定工作風險能力的提高。堅持辦案程序的公平合法,面對吃請賄賂嚴守底線。加強監督,改進工作作風,進一步加強紀律教育與學習。立足于守法遵規,謹慎執業,緊緊圍繞客觀公正原則,勤勉盡責,誠實守信,將公道正派當做為人處事的根本與工作準則。除此之外,要免受內外界因素的干擾,同價格認定公平軌道相一致,一定要嚴格按照事實依據出具價格認定結論書,堅持公平公正。對工作紀律作不斷強化,嚴格內部審核機制,保證依法、科學、規范的進行認定,使價格認定風險得到有效規避。
三、結語
總之,在價格認定過程中,價格認定管理部門出具了價格認定行為規范和格式要求,進而可以將價格認定風險降到最低,而這體現了價格認定的科學性從而起到保護價格認定人員。為此,價格認定工作者需以“規范和格式”進行價格認定,做出客觀、真實的價格認定結論,為司法公平,為“罪刑相適應”原則的實現提供有力的證據。(作者單位為山西省臨汾市 價格認證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