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職院校科技成果轉化協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協同管理是高職院校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率的關鍵,也是高職院校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當今社會,隨著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五花八門的科技產品進入千家萬戶中,傳統的工業經濟已經被知識經濟所取代。因此,高職院校通過協同管理的管理模式,在社會、企業、和政府間尋求協同合作,是提高自身競爭力,促進自身發展的必然選擇。
然而,現階段高職院校的協同管理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科技成果轉化不滿足市場需求
市場對高職院校科技成果轉化的需求,是促進經濟發展,帶來經濟效益的前提。然而現階段高職院校所進行的科技成果轉化往往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因此,高職院校在進行科技成果轉化時,要對市場需求有著充分的了解,知道現階段市場需要什么。這就要求管理者要通過協同管理的模式,加強學校與社會,與市場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經濟意識,從而生產出更與市場需求相契合的產品,為地方經濟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二)高職院校對科技成果的轉化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
高職院校雖然是科技成果轉化環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其存在一些管理機制的缺陷,往往就導致了轉化率低下,轉化出的產品沒有市場等。因此,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是保障高職院校科技成果轉化率的先決條件。對此,管理者首先應該根據市場需求確立出轉化目標,其次設立一套相應的激勵機制,有了明確的目標和相應的激勵機制,就可以極大的調動起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性,提高轉化率。
(三)與市場聯系不夠緊密,轉化產品不能及時帶來經濟效益
科技成果轉化的根本目標還是帶動經濟發展,產生經濟效益,因此,管理者要收集市場信息,通過協同管理的模式,對高職院校科技成果轉化鏈相互協調,形成一整套集科研、科技轉化、產品銷售為一體的管理模式,對于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二、高職院校科技成果轉化協同管理的建議
(一)與高校、政府、企業建立長久的合作關系
基于協同管理的高職院校科技成果轉化,需要建立集生產、研發、政策為一體的合作機制。高校所進行的課題研究,是科技成果轉化的前提,政府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搭建高職院校與企業間橋梁的關系紐帶。
1.與高校建立合作關系。科技成果的全稱是自然科學技術成果,現階段我國的科研成果大多來自于各個高校,可以說高職院校是科技成果的生產者,是保障科技成果產出的前提,然而高校因自身條件的制約,缺乏相應的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無法將科技成果直接轉化為產品。對此,高職院校就可以憑借自身優秀的轉化能力,與高校建立長久的合作關系,通過對高校所研究出的科技成果實現轉化,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
2.與政府建立合作關系。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產業結構的調整,通過和政府建立合作關系,響應政府的舉措,可以適合的調整自身生產結構,將科技成果轉化為更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
3.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企業是推動經濟發展,帶來經濟效益的重要部分,高職院校與企業建立長久的合作機制,可以在短時間內將科技產品變為經濟效益。
(二)建立“校企政”信息交流平臺
為了使科技成果能夠及時轉化為產品,推動經濟發展,給地方帶來經濟效益,可以嘗試構建一個相互協作,資源共享的平臺。一方面,通過這個平臺,高校可以發布自身所研究出的科技成果,及該成果所能運用的領域。另一方面,企業可以通過對市場需求的調查,羅列出現階段有市場的科技產品。科技成果轉化是一個把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收集各方面的信息,構建一個相互協作,信息共享的交流平臺,可以提高科技轉化率,促進經濟的發展。
(三)預估風險,建立穩定的資金鏈條
在科技成果轉化為實際產品時,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因此,在進行科技成果轉化時,就要對風險進行評估,以保障自身的經濟效益。同時也應該構建一條穩定的資金鏈條,保證生產的需要。對此,高職院校可以嘗試向社會募集資金,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降低高職院校資金壓力和轉化風險,提高高職院校的競爭力,促進其自身的發展。
三、基于協同管理的高職院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具體應用
(一)建設科技園,完善科研機制
想要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高職院校也需要完善相應的科研機制,對科研機制進行恰當的調整。可以嘗試構建科技園區,培養一批科研能力較強的工作者。因為高職院校科技成果種類相對龐雜,沒有劃分相對獨立的各種科研體系,就造成了其科技轉化效率不高,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現狀。通過構建科技園區,可以整合各種資源,形成一個相對優秀的科研環境,有利于彌補高職院校科研能力不足的弊端。所構建的科技園區,應該集課題研究,科技成果轉化研究,和人才培養為一體,如此,才能實現科技成果長久穩定的轉化,對于高職院校自身的發展大有裨益。
(二)設立相應的激勵政策,調動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性
因為高職院校自身辦學條件,師生水平等局限,高職院校在開展課題研究,科技成果轉化的效率往往不高,對此,可以嘗試設立相應的激勵政策,調動起師生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性。比如:可以實性現金獎勵和職稱評定相結合的獎勵機制,對于研發出新的科技成果,實現了科技成果轉化為實際產品的師生,給予豐厚的現金獎勵,同時,作為加分項加入到其日后的職稱評定中去。通過建立這樣的激勵機制,可以充分調動起師生的積極性,促進院校科研能力的發展。
(三)發揮網絡的作用進行協同管理
網絡因其所特有的時效性被廣泛應用于信息交流中,高職院校在一定區域,一定范圍內構建協同管理網絡,由企業,政府,全體師生共同參與,協同管理,形成一種信息和知識技術快速傳播的交流平臺。通過政府企業的新型政策開設相應課堂,進行相關科技成果轉化,同時通過師生的反饋,調整管理結構,發現科技轉化過程中的問題,優化己身。協同管理的網絡系統在高職院校和政府企業及師生之間形成一個紐帶,實現了各種社會角色間的交流協作,可以在交流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提高經濟效益。
四、結語
發展科技的目的不僅僅是要研究各種課題,更需要將科技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產品,應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此,才能讓人們充分體會到科技發展帶來的諸多好處,領略到科學技術的獨特魅力,提高高職院校的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為高職院校培養更多的人才,對于發展地方經濟,帶動產業結構調整都有著重要意義。通過協同管理的途徑,整合各種資源,優化高職院校的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對于提高高職院校自身的競爭能力,發揮高職院校在工業生產的獨特性,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作者單位為淄博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