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在開展創新工作方面存在的現狀
(一)創新考核方式固化
一些大中型企業開展了創新工作,但創新工作帶來的效果卻不太理想,原因之一是創新工作考核方式較為固化,不能有效激發創新工作者的積極性。在對待創新工作考核上不能僅僅以創新業績定創新工作者的成績,也不能單獨依靠貨幣獎勵來對待創新工作者。在創新考核方式上不能固化于傳統方式,創新考核方式也需要我們進行創新。
(二)無固定創新經費
任何工作的背后都要一定物力、財力、人力的付出,而創新工作更不例外,尤其是在經費投入上。然而現實中,部分企業突出表現為中小企業,這些企業能夠認識到創新給企業帶來的作用,企業內成立了相應的創新工作部門,每年也都制定了相應的創新工作計劃和創新工作目標,然而在年度預算中,則沒有把創新經費單獨列支,從而導致創新工作難于開展,甚至是中途“流產”。
二、創新工作的途徑
(一)企業制度的創新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現代企業中,制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對企業的各項工作進行規范,保證了企業的正常有效運轉。進行企業管理創新,制度創新是重點,而從制度入手進行企業的管理創新將事半功倍,要根據企業的發展目標與市場競爭體制,在市場化、制度化、規范化的運作模式要求下,進行企業的生產、經營與分配模式的創新,在企業人力資源制度的有力配合下,將企業所有員工納入到管理創新中來,明確個人與團隊職責,明確企業的各個生產環節與管理環節的崗位創新職責,從而通過制度創新全面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提升企業管理效率。
(二)開展科技創新項目管理
科技創新項目實行優先立項原則。對解決公司安全、生產、發展急需的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和解決制約成員企業安全生產共性難題的重點科技創新項目,具有高市場占有率、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可形成主導產業,經濟效益顯著的產品、工藝技術裝備、在本行業有前瞻性的科技創新項目,能夠顯著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節能減排效果的科技創新項目以及能夠促進產品結構調整、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高新技術引進、消化與應用,均應給與有效推進。對于探索性極強、失敗風險極高的科技創新項目,如不能按要求完成,項目組應向公司寫出書面報告,經審定并非人為原因,且執行記錄能夠切實證明項目人員履行了勤勉盡責義務的,可適當寬容,不影響該項目結題。從而推動科技創新工作的開展。
(三)企業組織的創新
組織模式的選擇,對企業管理效率的影響非常明顯,如果組織模式與企業的生產管理并不適應,將極大的阻礙企業管理效率的發揮,特別一些關鍵性的崗位與部門的組織模式。進行組織創新就是要對現有的管理環節進行重新評估,去除一些影響企業管理效率的環節,進一步壓縮企業管理層級。在知識經濟時代,發達的現代信息技術為我們的企業組織創新提供了新的模式,使國有企業也可借助網絡的便捷功能,減少中間聯絡環節,實現扁平化的組織結構,從而極大的提升企業組織的運轉效率,同時,中間管理環節的減少,也將大大縮減國有企業管理成本。
(四)明確創新文化建設的目標和主要任務
樹立企業利益與科技創新目標相統一的價值觀,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創新自由、創新光榮的良好氛圍;建立創新有獎、成果收購,創新人才有待遇、有回報獎勵機制;提供環境優美、設備優良、信息便捷的創新條件。促進有利于創新工作的企業氛圍,樹立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一是明確定位、加強對創新精神的培養,使創新文化氛圍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保障,使科學精神、正確的價值觀和奉獻精神融入到每個人,特別是技術人員的自覺創新行動之中。二是在提升管理效能、改進生產工藝流程、節能增效等方面加大人員、資金、設備投入力度,集中科技力量,加大攻關投入,逐步取得突破。三是面向基層,貼近群眾,選樹在一線崗位上認真踐行公司創新文化、積極創新并取得重要創新成果、為群眾所信服、具有代表性的先進人物和榜樣,加大對創新人才的宣傳報道,充分發揮榜樣的示范效應。
企業的科學管理也不能僅僅停留在原有的程度上,創新是目前企業管理的必然趨勢。只有企業建立起了有效的創新機制和創新體系,才能將不斷的知識、技術、人力和物質轉化為市場用戶滿意的產品,才能不斷地促進企業知識的生產積累和創造應用,才能不斷地加強企業的信息傳播的交流及加工和擴充。也只有企業建立起了長效的創新機制和創新體系才能使企業不斷地提高技術的先進性、創造性、新穎性和實用性。(作者單位為河南中美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