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稅信息化管理的內涵及特征
財稅信息化管理是以會計信息系統為基礎,使財務分析、控制、決策等財務管理模式實現信息化和數字化。采用先進信息技術和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實現會計的電算化。不同于傳統的財務管理, 財稅信息化管理具有財務信息的實時性和數據資源的共享性的特征,下屬單位可以依靠內部網絡來共享各種軟、硬件資源。通過財稅信息化管理,將企業財務活動信息整合于一個系統中。由上級部門維護財稅信息系統化管理系統的數據的安全交換、保存、備份等,下屬單位依靠內部網絡進行共享,有效解決地域限制的問題。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節約辦公成本,完成不同的財務工作,最終實現跨平臺操作。
二、財稅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信息化制度不健全 ,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目前有一部分企業在開展財稅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隨意性,缺少統一的管理尺度,沒有針對財稅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相關機制,制度建設及內部管理上參差不齊。沒有對管理標準進行有效規范,由于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制度建設不健全,沒有系統性管理制度體系。制約了公司整體稅收策略的制定工作,這樣做對公司的整體運營都存在極大的不利。
(二)存在較大的財稅風險。現在許多企業的財稅工作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導致財稅風險的加大,沒有完全按照財稅政策規定的操作細則來完成每一項納稅工作,各個部門配合的不和諧。財稅政策存在部分解釋不明,財稅政策在運行的過程中缺乏專業的解釋。缺少明確的操作細則,財稅工作人員在操作的過程中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企業與財稅部門經常會出現理解偏差現象,對企業的財稅風險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三)信息化應用水平較低,有待提高。企業在財稅管理方面缺少較高的信息化應用水平,沒有建立完善的現代化的財稅信息管理系統。大多以財務人員主觀判斷為主,對工作效率產生很大的影響。企業的財稅管理與業務環節存在脫節現象,工作人員的素質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工作方式變化極大,財務管理人員按照傳統的方式進行,在思維上的轉變過程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適應。財稅信息無法實現有效共享。
三、加強財稅信息化管理應用的有效建議
(一)樹立信息系統合理的管理理念。正確認識財稅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義,將財稅管理信息化視為落實國家政策。根據財稅信息化的具體的任務,結合實際情況,創新并改革財務管理的流程,建設科學的、高效的管理系統,對財稅管理機制進行標準規范,保證財稅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可行性。建立完善的財稅評估模型與財稅分析體系,增強對信息化建設中的安全管理制度的需求,對企業稅務進行合理評估與有效分析。
(二)分析信息化需求,創建財稅信息化網絡平臺。 基于財務管理的要求,實現財稅管理的信息化,按照科學管理的思想,改革財務業務的流程。對財稅業務流程進行細致、科學的研究,用信息技術的優勢解決人工手段不能解決的問題,按照財務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創建財務信息化網絡平臺,促進財務管理更高效、更科學。實現準確性、完整性的財務信息,促進財稅信息和業務信息實現統一。
(三)解決業務問題的有效方案。財稅信息化管理工作對日常的業務處理有很大的影響,充分發揮數據集成平臺的作用,使涉稅基礎信息自動采集。發揮模版的作用,結合系統內部相關稅務信息,及時保存企業的稅務信息,自動生成的納稅申報表具有重要的作用。對企業財稅管理的效益影響進行準確分析,實現財稅管理工作的縱向管控。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企業財稅管理也逐漸向信息化方向發展。目前,財稅管理信息化在我國已經成為一種全新的財務管理模式,現代信息技術的進步為財稅管理信息化提供了可行性。應用信息技術平臺,對財稅管理進行信息化建設是當前的必然趨勢。企業應該正確認識“財稅管理一體化”的全新理念,不斷加強企業在財稅管理體制方面的改革力度,提高財務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作者單位為黑龍江省商務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