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隨著農業的發展的高速化,國家以及社會對三農問題的關注度顯著提高,各級地方政府進一步明確了加強農村財務管理的重要中,并強烈要求鄉鎮協助村委認真落實財務管理工作,密切關注國家政策法規的變化,并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科學的部署農村財務管理工作規劃,強化農村集體資產預算與決算意識,規范農村資金使用,充分發揮各項財務管理制度的約束作用,改變農村財務管理不規范、混亂的現狀,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平衡性,減少農村矛盾的發生,促進社會穩定。
二、加強農村財務管理的必要性
現階段正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關鍵時期,國家出臺了各項政策法規規范農村發展,塑造作風文明、生活富裕、村容整潔的鄉村。經濟建設與政治、文化建設息息相關,經濟可以為政治、社會以及文化建設提供物質基礎,并促進其他活動的有效開展。農村財務管理隨著農村經濟水平的提升變得越來越重要,只有進行有效的農村財務管理,在才能提高農村整體收入,改善農民生活水平,實現農村經濟的長遠發展目標。此外,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對農村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農村做好各項財政資金收支、核算以及檢查監督工作,為村級事務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保證農村財務管理的規范性和有效性。
三、農村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存在嚴重的債務問題
農村財務收入來源渠道比較單一,農村集體資產的數額比較小。且農村的各項公益事業和基礎設施建設都離不開農村財務的支持,然而由于農村資產有限難以全力支撐農村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公益活動的開展,從而激化了干群矛盾,削弱了基層組織的權威性,不利于農村的穩定發展。同時,一些農村干部為了完成自身任務,通過高息貸款大肆的開展公共事業或盲目的興建企業,而這些所謂的惠民項目活動無法發揮其真正的效益,村級債務逐漸增加,不僅使得村民個人經濟利益受損,而且還使得大量的農村集體資產流失嚴重,資產安全性無法保障。
(二)資產管理不規范
某些基層村干部為了謀眼前利益擅自占用和挪用農村集體資產進行個人投資,當上級部門進行農村財務對賬時,基層干部為了逃避責任,將自行挪用的集體資產從村級賬目上抹除,并通過大量的違規開支來填補賬目資金缺口,使得農村集體資金浪費和體外循環問題日益加劇,不利于農村的長足發展。由于農村干部任期較短,在一定時間內農村干部隊伍就會發生一定的調整和更換,在農村干部交接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資金賬目管理混亂的狀態,經常出現斷頭賬,大量的無名目和創收效益的支出費用不斷增多,難以保障農村財務管理的質量。
(三)缺乏科學的財務管理制度,財務管理盲目開展
部分農村財務管理人員對相關法律制度了解不夠深入,無法根據相關法律政策的規定合理的開展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導致農村財務管理陷入一片混亂,管理效果差強人意。此外,由于缺乏科學的財務管理制度,導致一些村級財務管理人員盲目開展財務管理工作,不按照相關規定執行資產管理,甚至出現了基層干部自由買賣村級集體資產以及肆意擴大非生產性投資的問題,村民自身利益受損嚴重,農村財務管理狀況堪憂。
四、加強農村財務管理的途徑
(一)強化財務管理意識,提高農村財務管理的地位
農村財務管理是一項系統和復雜的工作,不僅涉及村民的切身利益,同時對農村經濟與社會穩定發展直接產生影響。因此,國家以及各級政府應進一步強化農村財務管理意識,提高農村財務管理的地位,并將其作為農村基礎性工作認真落實。在農村財務管理的過程中,清楚的認識到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復雜性,及時發現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應對。此外,村委應密切結合地方財政政策的變化,適時的調整和優化農村財務管理規劃,明確財務管理的目標,保障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完善財務管理制度,提高基層財務管理的權威性
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能夠確保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并為農村其他活動的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為了進一步提升農村財務管理的效率和質量,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會計委派制度,規范農村會計任用審批工作,無論是調換農村會計還是解雇農村會計都要經過鄉鎮政府的批準后方可進行,一切實保障農村財務管理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同時還要不斷完善農村財務代理制度,篩選出有豐富工作經驗和責任意識的會計人員進行農村財務管理,并對其進行定期的、針對定的教育培訓,以不斷強化其財務管理能力,最大限度的降低或避免農村財務管理問題的出現幾率,保障農村集體資產的安全性。
(三)實現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公開化與民主化目標
農村財務管理的有效性以及農村經濟發展的穩定性都離不開村干部和村民的共同努力,因此,協調好村干部與村民的關系,并設置固定的財務公開欄,對村級集體財務狀況進行及時、清晰的公開,讓村民真正掌握村級財務的實際情況。對于村民提出的合理建議和意見應積極采納和反饋,確保農村財務管理的科學性和民主性。
(四)全面提升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綜合素質
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是確保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基本條件,因此,需要加強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尤其注重其會計理論知識和業務能力的培訓,不斷的補充和完善財務管理人員的會計知識體系,使每個財務管理人員均具備專業上崗能力。此外,還可以從村民隊伍中選拔優秀的人員,對其進行免費的會計培訓,上級會計部門應對參與培訓的人員進行嚴格的考察,切實確保村級財務管理隊伍的整體水平,從而不斷提升農村財務管理的效率和質量。
五、結語
農村財務管理是農村事務的基本組成部分,財務管理的成效直接決定了農村發展的水平。因此,農村干部應清楚的認識到加強農村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廣泛的宣傳農村財務管理,想村民普及法律知識,充分發揮村民的監督作用,確保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民主化和科學化。同時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規范財務管理行為,降低不必要的干群矛盾的發生幾率,在不損害農村集體利益的前提下,切實保障每一個村民的合法利益,從而促進農村的可持續發展。(作者單位為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古現街道辦事處經管統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