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數十年來,經過不斷的創新和完善,我國的財政審計已經取得重大的成功和突破,但是仍然存在美中不足之處,例如制度方面仍然不夠嚴謹、審計范圍仍然較為狹隘,項目設置方面仍然不夠合理、審計方式不夠前衛等逐步暴露出來。以上缺陷影響到政府職能的充分發揮,不能滿足現代化政府財政審計工作的要求。
一、政府財政審計內容概述
政府財政工作從過去的資金利用審計逐步演練成為資金收支審計、建設資金分配審計、資金利用率審計等多個方面的全方位審計工作,政府財政審計將影響財政收支的因子充分考慮在內,對財政審計有了全新的客觀認知,能夠針對各級政府管控地區內的經濟發展水平,建設獨具一格、個性化的財政審計制度。
二、現階段政府財政審計問題分析
政府財政審計對財政資金的調控和運轉的作用重大。隨著市場經濟組成結構日益復雜,政府財政工作內容也在與日俱增。雖然相關審計建設從未停止,但審計問題依然存在。
(一)財政審計工作囊括范圍廣,人資配備不足
財政審計工作范圍逐步擴大,涉及到的審計對象以及經濟項目也有增無減,如此對審計人員的數量以及素質都有了更高的需求。但是就目前人資配備情況來看,政府財政審計工作人員數量嚴重不足,全能型審計人員數量也著實有限,按照目前的員工組成結構來看,全能型的審計人才成為了遏制審計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最主要因素。
(二) 缺乏審計平臺,審計項目不全面
財政審計也要推陳出新,與時俱進,所以一個能實現資源信息貢獻的審計平臺成為迫切需要的硬件支持。在大數據和云計算的時代,審計平臺能夠有效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利用審計平臺,工作人員能夠實現資源共享,能夠隨時隨地調取數據,減輕工作負荷,減少無用干。目前不少政府單位開始搭建審計平臺,但是大多數還沒有實現統一聯網功能,所以數據共享還不夠徹底。另外,審計工作內容比較片面,尤其在財政資金利用方面,還有很大的進度空間,工作內容的延伸與拓展問題亟待解決。
(三)審計成果分配不均,團隊力量反映不夠明顯
政府審計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每個項目的審計程序都與眾不同,對審計成果分配目前尚未形成科學的制度。在審計業績考核方面,仍然存在分配不公的部分。正確公平的利益分配,有利于促進審計工作以及審計目標的完成。目前政府審計工作中,尚且存在很多部門“只掃門前雪,不管瓦上霜”的現象,若與業績考核不相關的事情,大都視而不見,這種工作態度很容易造成人力資源浪費,也不利于團隊協作。
三、為解決政府財政問題提出相應措施
(一)加強政府財政人員培訓工作,加強審計儲備軍建設
財政審計人員配備不足問題,政府需要充分發揮宏觀調控作用,積極引進審計學專業人才,以彌補財政人員的稀缺。另外針對目前現有的審計工作人員要加強專業知識培訓,針對其工作范圍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形成學習小組,相互學習、互相幫助,認識到自身不足,不斷拓寬知識面,令其能夠多維度的認識審計工作,提高自我審計工作素養,提升審計工作效率。
(二)將現代化知識運用到政府審計工作中
信息高速發展時代,大數據以及云計算已經運用到了各行各業,政府審計工作應該將眼光放長遠,學會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來完成審計工作。運用計算機優勢,從硬件設施和軟件配備兩方面入手,構建審計平臺數據庫,實現資源云端共享。特別是在審計結果方面,令授權的審計工作人員能夠隨時隨地的調取數據,進行數據分析、報表制作等,促進政府財政審計工作的有效開展,形成一個操作透明化的財政建設系統。
(三) 統一審計思想,提升成果轉化
切實提升審計工作的假設性和預警性作用,需要利用政府性資金,形成統籌管理理念,制定全年的審計工作計劃。在一年的審計工作格局產生后,需要細分目標,從各個方面尋找工作突破點,各個擊破,最終完成全部的財政審計工作。
四、結語
政府財政審計工作意義重大,其對政府財政資金的運行和維護起到了指導作用。當下審計工作方面存在眾多不足之處,需要相關工作人員投入大量的精力來加快財政審計工作的創新和完善,令審計工作在現有的水平上,形成重大突破。建立“服務型”財政審計體系為導向,政府宏觀調控為支持,從而強化政府職能,促進市場經濟發展,令政府財政審計工作落到實處。(作者單位為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