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改革開放 30 年來, 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為實現“國際合作、共贏和發展”的目標, 進一步擴大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國家領導人提出“一帶一路”戰略的支撐作用進行了重點分析, 通過探討目前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 提出了職業教育發展的策略和趨勢。“一帶一路”是對改革開放思想的進一步提升與促進,同時也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戰略的指導方向。
二、現狀
“一帶一路”戰略思想的提出,為職業教育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第一, 提升了中國職業教育在國際上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教育交流的基礎, 就是開展國際交流。 目前, 留學生教育是拓展教育市場、提升國際影響力的重要途徑,《愿景與行動》明確提出, 中國每年向沿線各國提供獎學金的名額達到一萬個。 在這些名額中,參與職業教育的學生占有相當大的比例, 會大幅提升中國職業教育的國際化辦學水平,并使職業教育的國際吸引力有效提升。第二, 促進中國職業教育結構轉型升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資源稟賦優勢不同,發展階段不同, 多數為發展中國家。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 通過輸出標準、技術等資本, 轉移中國制造和創造的產能, 進而帶動勞務、設備和產品的輸出。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 要求進一步提升中國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 進而促進中國職業教育結構的轉型升級。
三、問題
(一) 對“一帶一路”相關各國的特征與風險充分認識,“一帶一路”橫貫亞歐大陸,而沿線各國在文化傳統、經濟發展和政治制度建設方面, 都有諸多差異存在, 需要職業教育保持清醒的認知, 以更好的服務“一帶一路”戰略。
(二) 職業教育服務“一帶一路”戰略能力差距很大。 一是欠缺相關專業人才培養能力。 隨著中國不斷推進的“一帶一路”戰略, 在文化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亟待職業教育提供人力支撐和保障。 二是職業院校不具備較高的總體國際化辦學水平。 當前,中國職業院校依然具有相對薄弱的辦學基礎, 在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中, 職業教育經費依然占據很低的比例。
四、對策
(一) 服務策略。“一帶一路”戰略為職業院校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 同時也帶來了更嚴峻考驗, 需要職業院校充分認識可能面臨的政治、經濟、道德和法律風險。 為此,需要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原則。 其次要堅持教育合作與產業合作相結合的原則通過二者的合作, 營造良好的氛圍、創造新的方式、并為企業合作開拓新的領域。
(二)發展路徑。 一是樹立國際眼光。“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 要求中國職業教育找準發展的著力點和契合點, 能與沿線國家區域合作規劃和國家經濟發展進行對接。二是提升服務能力。 中國職業教育發展目標, 必須與“一帶一路”的新變化、新形勢相適應, 實現產教融合, 建專業教學標準, 開拓與之相適應的產業結構。 同時, 重點培養和優先部署主航線和大動脈等關鍵環節所需要的專業和技能人才。 三是多方協力多措并舉。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 為了更好地推進職業院校的發展, 不僅需要職業研究者的不斷探索, 同時還需要國家和相關部門的政策扶持。
五、結語
綜上所述,“一帶一路”與職業教育具有耦合效應, 促進了職業院校的增效提質, 并為職業教育的發展, 提供了適合的平臺, 使職業教育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在“一帶一路”下, 職業教育面臨著多種挑戰和隱憂, 亟待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增強社會服務能力、提高國際化發展水平。 在機遇和挑戰面前, 職業教育未來發展的趨勢是, 努力培養具有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樹立國際化戰略理念。 通過促進互通互聯、實現區域一體化發展, 彰顯職業院校辦學特色, 為促進一帶一路戰略的順利推進, 而增添助推力。(作者單位為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