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是創新教育的前提
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教師應該認識到,教育不應該僅僅是訓練和灌輸的工具, 它應該是發展認知的手段。一個有創造性的教師不單是上好一節課,而是怎樣能充分應用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的教學方法把比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東西即獲得知識的方法交給學生,發展學生的聰明才智,開拓學生思維來獲得新的知識。在創新教育體系中,師生關系將進一步朝著教學相長的方向轉化和深化。
二、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
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歡迎學生與自己爭論,要給予學生發表意見的機會,使學生逐步具有創新的意識。教師應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樹立起獨立學習及創新的自信心,使其創新思維處于活躍狀態。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潛力,我們要采取措施構建創新的教育環境。如在校內組織網頁制作比賽,對學生的創新成就進行獎勵,并將優秀作品在本校網絡上交流。這不僅為學生提供自主性、首創性和個性化表現的機會,還可在校園中形成濃郁的崇尚創新、尊重創新人才的氛圍。
三、激發興趣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1.目標激學:針對實際確立目標,激勵學生拼搏進取,自覺地朝著預定的目標不懈地努力追求。于是我采用遠景目標與近景目標相結合的方法:遠景,告訴學生社會的變革,計算機將逐步成為全社會使用的工具,二十一世紀的文盲不是不識字,而是不會使用計算機,讓學生從認識上領悟學習計算機的迫切性。近景,上課伊始,展示課堂目標,讓學生明確學習的主要內容,引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重視。在課堂上要不斷創設情景,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自覺投入到學習當中,激發進取心。
2.競賽激學:爭強好勝,是人的天性。學生對競賽性的活動很樂意參加,因此,對于漢字輸入練習這一節,學生學起來枯燥無味,針對這一現象,利用好恰當的契機,組織一次漢字錄入競賽,人人上機,看誰的速度快,這樣一來,你追我趕,促進了鍵盤操作及漢字錄入的熟練程度,有助于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和敢于冒險挑戰的精神。
(二)靈活結合教材,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1.玩中求知。根據學生這一階段的年齡心理特征,玩也是他們的一個天性,在玩中學習計算機知識也是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在學生學習“鼠標操作”這一節課時,讓學生玩Windows自帶的游戲《紙牌》,先給學生講清游戲規則和游戲方法,讓學生帶著“在這個游戲中,你用了鼠標的哪幾種操作?”這個問題自己玩,自己總結。然后,在全班交流,總結歸納,學生很快就學握了“指向”、“單擊”、“雙擊”、“拖動”、右擊“這五種用法。這樣做,不僅符合學生這一階段的認知結構,以便于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處于一種愉悅的學習狀態之中,便于接受老師賦予的新事物,并且易于培養動手操作及發展自我的能力。為此,我用畫圖、“掃雷”、“紙牌”、“金山打字游戲”等益智教學游戲,來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直到下課,同學們仍然余興未盡,圍著老師問這問那久久不愿離去。學生對計算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了。作品做好了,如何輸入漢字給自己的畫取名或將自己的大名也寫在畫上呢?這時讓學生認識鍵盤,上機一遍又一遍的練習,同學們終于能找到26個英文字母的位置,漢字也會輸了,我又指導學生構思新的作品,給自己的畫起上名字,也把自己的大名寫上??粗环拾邤痰膱D畫,同學們非常高興。對自己的創新能力有了全新的認識,找到了自我,提高了自信心,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2.重直觀,化繁為簡。比如講鍵盤的使用,對于初中學生,他們的感性認識比理性認識接受更快些,那么我們就應采取適合他們學習方法的形式進行教學,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每介紹一個鍵,大家立即動手操作這個鍵,立竿見影。實踐證明,這種教學直觀,同學們感興趣,它縮短了教學時間,又達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3.重教法,生動靈活。初中學生天真活潑、好奇、頑皮好動,但他們形象思維能力強,抽象思維能力差。如果僅僅憑口頭上講授計算機知識,顯得比較枯燥,學生會沒有興趣,課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必須要采取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我將探究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給他們多一些求知的欲望,多 一些學習的興趣,多一些表現的機會,多一份創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體驗,給學生一種到達成功彼岸的力量。由于我有了這種新理念、新意識,學生們平時就主動積累了大量的計算機知識。
4.重精講,熟能生巧。精講多練就是多一些上機操作的時間。俗話說熟能生巧,勤能補拙。多練習,學生自會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所要學習的知識。例如:我在“文字編輯”練習時,采用了使用多種文字編輯練習軟件的功能對比,使學生對word2003產生新鮮感和好奇心。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新學科,其教育理論、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評價同其他文化基礎課有較大區別,缺少現成的教學經驗供我們借鑒。不過信息技術本身就是一門飛速發展的技術,探索新環境下的新型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培養具備一定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以及信息能力的學生,是我們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緩的責任。我們還需要再加努力學習教育理論知識,結合本校實際認真實踐。為了中華民族的騰飛,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讓我們共同努力。 (作者單位為山東省泗水縣龍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