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緒論
(一) 小微企業財務風險及風險成因
小微企業的財務風險大多為廣義上的財務風險,主要指公司由于受到其經營活動中存在的各種無法預料或者難于控制的因素的影響,使得其實際的財務收益與預期的財務收益發生偏離,存在遭受損失的可能性。財務風險反映了企業經營活動各方面對財務所產生的影響。
企業發生財務風險主要是由于面臨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和內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通過閱讀文獻資料與實例總結分析,本文認為造成我國小微企業財務風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策體制、市場環境等方面的外部因素,也有企業自身結構、內部控制等方面的內部因素。企業經營活動所面臨的外部環境十分廣泛,主要包括政策環境、經濟環境、行業環境等等。內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主要是指企業在內部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所存在的制度、執行等多方面的疏漏和不完善之處。
(二)粗糙集及屬性約簡理論
粗糙集理論是由波蘭學者Z.Pawlak于1982年提出的一種數學方法,其特點是將分類與知識聯系起來,提供分類與評價。
利用粗糙集屬性約簡進行指標篩選的步驟如下:
1.確定指標集。對能夠搜集到的相關研究進行分析,確定寬泛的樹形集,明確決策屬性。
2.數據收集。利用已有的歷史數據或現實數據進行分析。
3.定義屬性值語義。界定屬性值的語義,并對每個屬性界定屬性值。
4.構建屬性約簡決策表。屬性約簡決策表中每一列為一個屬性,最后一列是決策屬性。表中每一個元素是某個對象在某個指標上的評價值。
5.進行屬性約簡。根據粗糙集理論進行屬性約簡,約去冗余屬性。
(三)層次分析方法
層次分析法是一種將人類思維方式數學化的研究方法。人在解決問題時,經常將復雜問題分解為不同的影響因素,再將各類影響因素按照其隸屬關系聚合成各級層次,形成一種由下至上的多梯度分析模型。
二、小微企業風險成因研究
(一)基于粗糙集的風險成因指標約簡
上節得到了小微企業財務風險的內部和外部成因各九點,由于層次分析法在指標在十個左右時,能過夠獲得最精確的結果,因此需要對上述18個風險成因進行篩選。因為粗糙集的屬性約簡能保證在去除冗余屬性后,不影響原有指標的表征效果,同時能夠從大量數據中發現規律性,具有效率高、抗干擾能力強等優點,因此本文選擇使用粗糙集屬性約簡的方法對指標進行精簡。具體步驟如下:
首先對上節確定的18個風險成因進行離散化處理,即定義指標屬性值,若某指標超過某一臨界值,則稱該指標的屬性為0,否則為1。首先確定企業內部風險成因的屬性值,以企業是否出現財務風險或財務危機作為決策屬性,按照實際標準,得到對應的屬性值語義界定表如下:
同理得出企業外部風險成因的屬性值語義界定表如下:
然后構建屬性約簡決策表。該二維關系數據表中,每一項數據是論域中的一個元素,每一列為一個指標在不同研究對象上的屬性值,最后一列為決策屬性,即企業是否出現了財務風險或財務危機,若出現了則屬性值為0,否則為1。
本文選取了五家熟悉的小微企業,通過實際調研的方式,收集相關數據,形成指標篩選決策表如下:
最后按照粗糙集理論中屬性約簡的原理進行計算,找出冗余的指標。
所以,指標“b-人員流動性”是一個冗余指標,約去不影響整個指標體系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可以對其進行屬性約簡。同理,指標d、f、h、i也是冗余的,可以先行約去。
所以,指標“A-宏觀經濟因素”是一個冗余指標,約去不影響整個指標體系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可以對其進行屬性約簡。同理,指標C、D、E、F也是冗余的,可以先行約去。
約去這些效果不明顯的指標后,從上節18個財務風險成因中選出內、外部風險成因各四個,分別為內部成因指標的A1內部控制因素、A2管理思想因素、A3資本結構因素、A4財務制度因素;外部成因指標的A5政策風險因素、A6市場風險因素、A7同行競爭因素、A8行業發展因素。利用這八個篩選后的成因作為層次分析法中的指標體系,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二)層次單排序
本文采用專家調查法,向多名專家發放調查表,要求各位專家按照Saaty重要性程度表對各風險成因的重要性進行打分。
按照專家調查法收集的結果,做出小微企業內部財務風險成因的判斷矩陣如下:
計算出每行因素的幾何平均值:
w1==1.189,w2==0.537,w3==2.632,w4==0.595。
正規化處理后得,,ω2=w1/wi=0.108,ω3=w1/=0.531,ω4=w1/=0.120。
對判斷矩陣B1,=1.165+ 0.972+ 0.974+ 0.960= 4.071,故:
通過一致性檢驗。
同理,做出小微企業外部財務風險成因的判斷矩陣如下:
計算出每行因素的幾何平均值:
w1==1.861,w2==0.639,w3==0.904,w4==0.931。
正規化處理后得,ω1==0.429,ω2=wi=0.147,ω3==0.209,ω4=wi=0.215。
對判斷矩陣B2,=1.001+1.019+0.950+ 1.107=4.077,故:
通過一致性檢驗。
(三)層次總排序
為得到綜合性的結果,本節將計算出A1-A8對小微企業總財務風險的影響權值,該權值即可表示某一成因對企業財務風險得重要性。按權值進行排名后,企業便可以根據排序,針對前幾名的風險成因,采取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
根據上表中的數據,容易計算A1(內部控制不力)對企業總財務風險的影響權值為a1=0.241*0.8=0.193,同理計算出a2=0.108*0.8=0.086,a3=0.531*0.8=0.425,a4=0.120*0.8=0.096,a5=0.429*0.2=0.086,a6=0.147*0.2=0.029,a7=0.209*0.2=0.042,a8=0.215*0.2=0.043。
根據計算結果,可以看出對我國小微企業來說,來自企業內部的風險成因明顯更加重要,A1-A4四個內部成因指標分別占了總排序的前四名,而來自企業外部的風險成因相比起來則排名沒那么靠前。因此,通過層次分析,本文獲得了在小微企業中,可能造成企業財務風險的最主要因素是“資本結構不合理”,其次為“內部控制不力”、“財務制度不完善”、“管理思想落后”及并列的“外部政策風險因素”。
三、結語
(一)財務風險及成因的重要性
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發現企業財務風險成因復雜,要求企業必須積極面對問題,通過各種方法盡可能地避免、減少財務風險,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
(二)針對較重要的風險成因進行防范
在實際情況中,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多種多樣,造成風險的原因也遠遠不止文中論述的十幾種。企業應實事求是的進行財務風險研究,提出具有獨特性的風險成因并針對本企業獨有的風險及風險成因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作者單位為青島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