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升會計學習興趣的必要性
在目前會計專業的課程設置中,理論性課程占據了大部分課時,因此學生的會計技能普遍較弱,這顯然不符合現在就業市場對于會計人才的要求。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方法確實存在很大的缺陷,學生缺乏解決會計業務的能力。這并不是否定了理論知識的重要性,事實上,理論與實踐二者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兩手抓,讓學生掌握具備解決實際會計業務的能力。然而在這樣是教學模式下,由于所學知識的枯燥學生容易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學生如何提升自己的學習興趣就尤其重要了。
二、影響會計學習興趣的因素
(一)課程專業性強、知識點復雜
會計學科的知識點繁雜且難以理解,所學內容涉及范圍較廣,包括企業會計、銀行會計、財務會計等多個方面,此外,會計學科涉及很多計算題,學習起來相對枯燥,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不高。
(二)學生自身會計基礎知識掌握不全
人類對于新事物自然會有一種新鮮感,對于剛開始接觸會計這一門學科的學生來說也是一樣。在剛開始時大多數學生對于會計學習都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加上接觸知識比較簡單,因此學習起來相對比較容易。但隨著所學知識點逐漸變得復雜,加之學習熱情的逐漸喪失,學生對于自己的要求就會降低,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課后不會自主學習,以至于到最后基礎知識掌握不全,對于更深奧的知識點便無法理解,進而影響下一步的學習,學習興趣自然降低。
(三)學習過程缺乏成就感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不到學習的樂趣,感受不到學習的快樂,在完成某一內容的學習之后缺乏外界的肯定和激勵,因此就會讓學生在學習之后覺得毫無成就感,失去了繼續學習的動力,學習興趣隨之降低。
(四)教學課堂氛圍不佳
會計學科的學習過程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相對枯燥,學生學習起來興致不高。在國內學校的課堂教學中,一直采取的是老師主導教學的方式,學生在講臺下被動的接受知識,缺乏師生之間的互動,課堂氛圍低迷不活躍,學生的思路是否跟上老師的思路老師也無法判斷,因此學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
(五)學生缺乏對于會計學習的重要性認識
會計學科本身就具有極強的專業性,所學的知識都是要應用到將來的工作當中,可以說學習過程是相當重要的,但很多學生認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對于未來還存在僥幸心理,沒有學習的動力,因此更沒有學習興趣。
三、提升學生會計學習興趣的途徑與方法
(一)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
會計學習興趣的建立并非能夠一蹴而就,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首先需要學生有一個正確、積極的學習態度,要充分認識到會計學習的重要性,要明白學習內容與將來擇業就業的直接關系,不能夠有僥幸心理,覺得學習可以在工作之后慢慢開始,這是極其錯誤的想法。會計學習的過程雖然枯燥乏味,但只要自己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對于學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斷督促自己去主動學習,慢慢的就會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逐漸建立學習興趣。
(二)善于利用網絡資源 豐富學習途徑
如今現代信息技術越來越發達,對于人們生活質量的改善有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作為學生,要善于利用信息技術平臺在網絡上尋找相關資源,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采取此種方式的好處在于學習時間地點不受限制,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去選擇學習內容,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如視頻,課件等來進一步鞏固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
(三)善于與同學合作學習
對于很多同學來說學習會計的過程難免會感到力不從心,遇到難解的問題時便一籌莫展,久而久之就放任自己不再繼續思考,影響了學習質量,也失去了學習興趣。還有的同學本身自制力較差,在課后學習時思想容易開小差,注意力不能集中,導致學習時間短,學習質量不高。因此,學生可以自己尋找共同學習的伙伴,約定好時間一起學習,互相監督,互相鼓勵,遇到難題時可以共同探討商量找出解決辦法。此外,與同學共同合作學習的另一個好處在于彼此之間可以取長補短,優勢互補,這樣既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也為單調的學習生活增添了色彩。
(四)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會計知識之所以復雜難以理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于知識點過于抽象,難以與實際結合起來,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效率低下,對于所學知識點不易理解和記憶。但只要找對合適的學習方法就可以很好的化解這一難題,可以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例如,在學習復式記賬法和借貸記賬法這兩個知識點時,可以結合班上班費的情況來進行舉例,這樣便比單純的去理解抽象的概念要容易一些,有利于理解和記憶;也可以根據自己所學知識來對自己的日常開銷進行記賬,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四、結語
學生需要在學習期間掌握過關的會計知識和技能,如此才能在將來的就業中爭得一席之地,而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又是其中最關鍵的一個環節。作為學生,首先要樹立一個正確的態度,認識到會計學習的重要性,此外還要有堅定的意志力去堅持學習,也要善于利用身邊的資源,來提升自己的學習興趣。(作者單位為四川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