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的現狀
自2000年英語教學改革的基本要求公布以來,我國英語教學改革也出現較大變動,其中學生語言應用能力,英語教師專業能力及英語教材的形式這些教學要素變化較為明顯:
(一)授課過程中,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作為培養重點,當學生能把握一定的語境時,語法,詞匯,書面表達等都能更好的理解。
(二)英語教師專業能力要求上升一個臺階。在這十幾年來發表的英語教學改革的學術成果中,討論英語教學中教師作用和影響的占絕大多數,同時還包括對英語老師本身的知識能力的研究。
(三)英語教材的多樣化。教師授課,學生練習基本都是紙質類教材,如今網絡數據發展空前,英語教材的形式脫離局限性,越來越偏向于信息化,如很多課堂設置多媒體設備,開設電子課程,滿足聽、說、練等需求,促進學生多方面學習,也豐富課堂內容。
二、教學過程呈現出信息化特征
(一)教學內容方面:不再只把培養重點放在單一的英語學習能力,即硬性的知識灌輸,培養方向更多的轉向口語、聽力,即語言的應用能力。較以往英語專業的學習會將課程目標定位在學生的讀寫能力,而自英語教學改革的基本要求公布,培養學生口語、聽力等能力也成為教學目標的重要要求。各大院校的開始將英語課程培養方向轉向英語語境的創造中,也就是重在語言的應用能力上,英語教學目標變為語言應用能力。而要滿足這樣的高需求,很多教育學者為使得教學內容更為廣泛,會通過更多渠道來獲得,信息化網絡為其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二)教學手段方面:校方在具體的英語教學實踐中做了較大調整,提供更多學習設備和平臺,以豐富英語課程內容和提高學生語言學習和應用能力,例如,開設電子教室,課堂多媒體設備,提供優秀語境學習視頻,共享廣泛資源等。
(三)教學環境方面:英語教學環境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態度,所以在對其創造和建設中,提高英語專業應用的說服力,高職高專院校會注重引入外教資源,這樣學生在可以更好的了解英語語言的藝術,對專業背景有了較為深入的認識,學習和應用起來會更加得心應手,游刃有余,最終達到能夠簡單的運用在交際范疇,再結合遠程教學模式等,使得英語學習更加智能化,更加便捷,這也是英語教育最終所追求的目標。
三、大數據時代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的對策分析
(一)創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
英語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語境,所以創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是基礎。在大數據時代,教師應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和互聯網,創造一個合理的語言應用環境,讓學生的學習更加貼近生活實際,因為環境對人的影響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這有利于促進學生聽、說、讀、寫全面發展。教學環境帶有一定互動性,教師可以利用大數據強大的分析作用,對比新式教學和傳統教學兩種模式的利弊,從而擇優保留,同時合理設計高效的英語學習計劃,提高學生在大量數據模擬中的真實英語學習環境口語英語溝通能力 ,英文閱讀能力和英語聽力能力。
(二)思維轉變英語教學理念
大數據背景下 ,英語教學更加個性化。傳統教學的集體教學理念,過于保守,它不能很好的適用于如今多變的社會大環境,所以教育理念要因時因地而變,這便要求學生用一種探索的態度對待學習,并形成富有自我特色的學習方法(合理而高效的),校方要做好指導工作,使教學者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對其進行科學的有效的英語教學。因此,大數據時代,教學理念的中心從教師轉向學生,傳統的教學方法,模式和技術都有所出入,那個質的改變帶來的影響是積極地,帶有前瞻性的。
(三)豐富教學內容
社會對于英語專業人才的要求:要熟練掌握英語溝通力以便實現業務往來的可持續性。那么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改革就要堅持以社會市場需求為指導方向。例如,英語專業課程的學習除了課堂上安排的語法、詞匯等專業基礎的學習外,需要加大對學生英語溝通交際能力的培養,顯然,這種應用性更強的能力的培養,傳統教學方式(即集體教學模式)是難以適應的,但利用大數據可以方便快捷高效的將培養英語溝通交際能力融入教學課堂,有利于教師改變傳統教學中“重讀寫,輕聽說”的教學觀念,同時,學生英語的學習與溝通能力能得到有效提高。
(四)改進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對教師工作評估和學生學習狀態的評估更為客觀,所以在學校教學系統中占據重要地位。我們分析在這種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發展整體態勢可以看出,高職院校實現英語教學評價體系的合理化、信息化指日可待。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大數據的優勢進行科學的教學評估。
①利用大數據的信息化實時動態循環的教學狀態評估;
②評估內容包括教師教學績效評估和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評估;
③考核重心由傳統讀寫能力的培養轉向聽說能力的培養,因此考核內容要綜合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創新考核形式,例如以往英語考試只包含聽力,讀寫部分 ,新體系下可增設專門的口語考核部分。
(五)提升英語教學課程設計和教師水平
充分利用信息化大數據進行學習資源的分析整合。高職院校應明確,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重點和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教師在英語教學計劃中除了轉變觀念,和保證具體教學內容的的多樣性,課堂應增加英語口語教學的比重。信息化大數據為教師提供了大量教學資源以及交流平臺,教師要認真篩選整理與學生興趣對口的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利用向現代化設備設計高質量課程,創造多樣化課堂。例如教師可以分組形式,對學生自主學習和課堂多樣化要更好的促進作用。同時,教師針對不同學生設計不同教學方案,讓學生的能力對應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案,能夠更好地提高其學習效果。
四、結語
大數據時代在產生一定會經濟效益的同時,帶來更強的社會效益,無論節約時間,還是提高工作效率,其出現是有必然性的。在這種信息高度整合的背景下,教師的自身工作能力也會隨之提高,且能帶來教學形式的創新,通過這種信息平臺,教師能夠獲取更廣泛的教學資源。那么,教師在豐富充實自身專業知識的前提下,結合大數據信息平臺和更新的課程計劃,去組織課堂,豐富課程內容,對高職高專學校學生的英語專業能力的提高有現實意義。(作者單位為遼寧建筑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