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區嵌入式養老的現狀
社區嵌入式養老目前成為解決養老問題的新途徑,在眾多大中城市已經展開了試點。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已經有了初步的試點和推廣,一方面,一線城市人口老齡化狀況嚴重并將持續存在,養老壓力大,另一方面,一線城市生活壓力大,家庭小型化,需要一種合理的方式進行社會養老。在這種情況下,依托于一線城市成熟優秀的社區和豐富的資金人力資源,社區嵌入式養老的發展步伐邁得很開,出現了大量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嵌入式養老社區,如北京萬科嘉園(長陽半島)社區和上海的“長者照護之家”。
這些機構在國家引導下,通過簡單的設施改造,利用周邊社會資源和養老資源,形成一個合理的、高效能的養老機構,成功的解決了社區養老問題,并對社區嵌入式養老的推廣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從試點的結果來看,社區嵌入式養老在效果、可行性和資源利用等諸多方面都高于過往的養老方式,這就讓持續的推進社區嵌入式養老有著極大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二、推廣社區嵌入式養老要解決的問題
盡管社區嵌入式養老已經有了成功的案例,并取得了眾多成效,但是這種養老方式也存在本身的局限性,要想大規模的推廣,還需要解決諸多問題。
首先,社區嵌入式養老對于社區本身有要求,社區本身必須是成熟社區,相關配套設施完善,資源豐富并且有富余。要入駐相關機構,社區必須提供場地、房屋以及養老機構的活動空間,同時相關的設施建設同樣需要空間。要推廣社區嵌入式養老,就必須要對舊有社區進行改造。在養老需求度高的老城區,社區飽和程度高,人口密集,很難提供需要的空間資源。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的入駐面臨著挑戰。
其次,社區嵌入式養老規模小,較為松散,難以形成規模效應,也就很難通過大規模經營或的利潤,目前存在的試點項目,都有著政府的扶持和幫助,但缺乏營利性也就讓這種模式難以脫離政府的幫助,自主生存。以萬科嘉園養老機構為例,建筑面積1270平方米的建筑面積,僅提供16間房間,36張床位,這就讓過去通過收床位費來維持養老機構運營的方式變的不適用,無法滿足嵌入式養老機構的日常運營,而如果單純的提高收費,又會增加老人養老的負擔,讓諸多老人無法參與進入,變的華而不實。
另外,由于規模小,對于服務人員的需求則更高,要求機構的工作人員能夠一專多能,提高了對于服務人員的要求。由于服務的老年人數量少,服務人員的數量相比于傳統的養老機構數量也要相應的減少,以此來保證工作人員的收入,這就要求每一個服務人員能夠給老人提供多方面的護理和服務工作,擁有全面的專業技能,對于服務人員的素質有著極高的要求。目前,高素質服務人員和護理人員的缺口很大,難以滿足大面積推廣社區嵌入式養老的需求。
三、社區嵌入式養老的發展建議
目前,社區嵌入式養老的試點已經頗為成功,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解決推廣需要面臨的困境,對這種新的養老方式進行推廣,切實服務到廣大民眾。這就需要對目前的機構和經營模式做出些許的改進和變化。
首先,應當鼓勵資本進入養老行業,鼓勵專業的養老公司出現,通過市場本身來推動這種新養老機構的推廣和普及。香港作為一個人口極為密集,老齡化非常嚴重的城市,通過商業化養老院的推廣,一定程度上緩解養老需求,讓養老行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同時,在利用市場進行推廣的同時,政府部門應當始終予以關注,加強對養老行業的監管和補貼,通過政策對企業進行引導和管理,保證養老行業的社會主義本質。
其次,加強對于行業從業人員的鼓勵和培養,成立新的評價體系,提高社會對于行業的認識和認可程度。要讓行業有著長遠的發展和長足的進步,就必須要讓更多的高素質人才愿意投身到養老行業中來,從事相關工作。這就要用一個合理的評價體系對行業人員進行鼓勵和管理,同時提升行業人員的社會評價。提升服務行業人員的社會地位,改變傳統的固有認知是極為重要的。任何行業只有有了高素質人才的進入,才能夠有持續發展的原動力。
四、結語
人口老齡化是我國乃至全世界正在面臨的一個巨大的問題,養老問題將成為要維持社會穩定,保證人民生活水平所必需解決的一個大問題。社區嵌入式養老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一個新思路,在保證老年人生活環境,整合相關資源,提供高質量服務上有著極大的優勢,但是目前社區嵌入式養老還只是一個新生事物,需要持續的關注和培養,才能夠開花結果。(作者單位為河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