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的發展進入到高速時期,而且伴隨著電子商務的出現與發展,社會經濟的表現形式也呈現出多樣化。對于多數公眾而言,經濟的發展首先帶動了生活水平的提升,而消費需求也成為生活的基礎需求。而貸款也逐步發展圍繞人們消費需求的產生的一類特殊的金融服務,特別是信用貸款而言,往往是國內商業銀行主要的服務類型,而關注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問題也是十分重要的。
引言
信用貸款的風險主要是因為多數商業銀行信用貸款的盈利存在不穩定,而信用貸款本身也是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因而對商業銀行信用貸款的管理問題分析也是至關重要的。即如多數商業銀行為例,往往存在多種服務項目,因而信用貸款的風險問題也是常見的問題,而且對于多數商業銀行而言,將面臨服務的升級與轉型,信用貸款資產業務的進展也是當下關注的重點。而就此,筆者將通過本文,就加強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方面入手,將進行具體的分析和研究。
一、當下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分類
1.借貸方產生的風險
對于當下商業銀行信用貸款來說,首要的風險來源應當是借貸方產生的風險,而借貸方可以包含企業和個人。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其一,企業借貸方能夠借貸卻無力償還,對于企業借貸方而言,很多經營風險或者決策錯誤都會導致自身企業發展受到影響,甚至出現嚴重的虧損情況,這也導致企業借貸方無力償還銀行貸款,企業倒閉、主要負責人卷款跑路的現象屢見不鮮,導致銀行信貸業務受到明顯的損失;其二,個人借貸方詐騙風險,由于銀行內部部門監管與考察不利,加上部門交流缺乏,導致個人借貸方的資產信息調查不徹底,也產生了貸款詐騙風險問題;其三,擔保貸效果不明顯,就當下而言,國內消耗品市場尚且處于發展階段,再加上缺乏規范的交易準則,導致借貸人出現無法還款問題,而銀行依法收去擔保物品,卻無法通過市場交易轉變為資金來填補貸款賬目漏洞,也導致信貸風險管理十分困難 。
2.銀行產生的問題
銀行自身產生的問題也是商業銀行信用貸款風險產生的主要因素,主要可以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即其一,風險管控理念缺失,對于多數商業銀行而言,信用貸款的分析問題往往是至關重要的,但是當下很多商業銀行的管理層與決策層人員往往缺乏對于風險的管控認知,而是盲目注重拓展銀行業務拓展,進而導致風險管控過于忽視,而且對于借貸方的借貸資質審查不過關,再加上對于管理人員缺乏風險理念宣傳,導致管理人員缺乏風險管控理念,進而忽視了帶來存在的普遍風險問題;再者,信貸風險管控缺乏補償體系,對于商業銀行而言,要保證自身的正常運營,同時保證信用貸款帶來的不良影響最小,則應當針對性構建信用貸款風險補償機制,但是當下這種機制在普遍商業銀行運用不夠廣泛,也導致商業貸款服務存在較大的風險問題 。
二、加強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方法
1.取消政策擔保體系
政策擔保體系往往是商業銀行信用貸款風險產生的主要因素,而要保證商業銀行信貸的有效性,則應當優先調整信貸風險管控體系,而取消政策擔保體系,也是完善銀行決策效果的一大手段,而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即首先,應當調整銀行傳統的運作方法,特別是跟隨政府宏觀調控進行運作,同時還應當調控金融政策,保證政府政策能夠與銀行發展現狀相匹配,其次,銀行應當自負盈虧,同時由政府管控轉變為自身管控,以滿足更多決策需求;最后,當政府對于商業銀行的潛在政策擔保失去主要效用時,銀行則應當取消擔保,同時加大對固定資金的運用與流通,為銀行盈利和發展提供更多條件。
2.強化風險評價質量
風險評價主要是針對信用貸款辦理過程中可能產生的風險隱患進行評價,而且評價的主要效用又可用于對風險產生進行有效管控與處理,進而保證信用貸款風險產生的第一時間,能夠保證對風險的提前預估與控制。而且,針對來自借貸方的外部風險,則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收集更多關于借貸方的數據資料,然后對借貸方的借貸能力、償還能力以及社會信用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從而保證信用貸款的安全性。當然,要保證對信用貸款風險的準確預估,還需要針對銀行自身的客戶信息進行深入分析與探索,同時整合出有用信息,在拓展借貸業務前則進行相應的風險評估,進而做好風范防范以及緊急預案等多種防范手段,以達到風險提前預估,提前預防等目的。
3.完善社會信用系統
根據大部分商業銀行信用貸款風險問題的表現,主要也是體現出社會的信用度,特別是對于借貸的企業而言,社會信用度則可以作為借貸資格、貸款的發放額度,還款形式的評估依據。而借貸企業的信用度,則需要根據企業自身的資產情況以及社會信用情況進行綜合評估,而完善社會信用系統,建立社會信用網絡,將有利于商業銀行切實管控信用貸款風險,降低風險的危害。此外,政府也需要針對性出臺相關信用評估規定,對社會的所有企業、個人進行信用評估,記錄其中的失信行為及行為人,以便于為信用貸款風險管控帶來參考基礎。當然,除了完善社會信用系統以外,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控還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入手,即其一,增強企業責任人以及銀行管理者的信用理念,對誠信的行為人及事進行相應的獎勵與表彰,從而激發社會形成健康的信用體系;其二,利用網絡構建信用信息庫,同時信息實現銀行聯網分享,保證銀行能夠對借貸企業及個人的信用行為進行監管,并且按照信用等級的劃分確定貸款的額度及資質,也能夠實現信用貸款風險的有效管理。
三、結語
總體來說,商業銀行的信用貸款的風險也體現出社會信用風險的問題,而要強化商業銀行的信用貸款的風險管控,則應當從取消政策擔保體系、取消政策擔保體系、完善社會信用系統等多個方面入手,堅持以監管、防范、評價作為風險管控的主要手段,從而發揮出最大的管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