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下,經濟增長由高速發展轉為中高速發展,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要素驅動和投資驅動轉為創新驅動。PPP模式使得政府和社會部門能夠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通過長期合作來完成公共服務或者公共產品,這樣既可以幫助政府完成工作,也可以為私人部門帶來收益。因此,有必要對新常態背景下的PPP模式做出更加深刻的認識,本文從新常態背景下PPP模式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著手,最后對PPP模式的科學發展給出合理的建議。/view-7318158.htm
一、PPP模式的概念
PPP模式最早起源于英國的一種稱為“公共私營合作”的融資機制,我們可以理解為“公私合營”或者“官商合營”模式,具體來講,PPP模式通常是指社會資本與政府之間,在特許權協議為基礎的前提下,為了提供某種公共物品和服務,并通過簽署有關協議來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確保雙方合作的項目順利完成,最終彼此之間會形成一種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
二、新常態背景下PPP模式面臨的機遇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經濟取得了突破性發展,中國已經躋身于世界大國行列,與此同時,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我國的城鎮化規模也迅速壯大,在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PPP模式也掀起了公共基礎服務設施建設的浪潮,為了更好地推進我國PPP模式在新常態大背景下的發展,有必要對PPP模式在新常態背景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作出分析,最后給與相應的對策。
(一)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十八屆三中全會國家提出允許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城市公共基礎服務設施的投資和運營,讓市場在資源配置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于是PPP模式成為中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熱點之一,國家出臺多套方針政策,各地政府也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很多地方政府正在積極加緊推出政企合作項。國家有關機構預計,未來十年內全國的PPP項目投資有望超過十萬億元規模。
(二)新常態經濟背景為PPP模式進入公共產品和服務領域創造了條件
近些年來,我國政府頒布了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來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服務和產品,比如結構性減稅、營改增領域范圍的擴大等措施。在這些措施的鼓勵下,PPP模式將呈現出更多的優點,包括:有利于提高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效率;有利于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降低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成本,增強公共服務供給與需求的匹配程度。
(三)新常態背景下為PPP項目拓寬了融資渠道
新常態背景下,“一帶一路”戰略為我國基礎服務設施建設“走出去”提供了廣闊的國際市場。又由于我國與世界各國的合作不斷加深,所以在這種環境下,PPP項目的融資渠道會更加寬闊,吸引社會資本甚至國際資本參與公共產品和服務的建設,將有助于形成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
三、新常態背景下PPP模式面臨的挑戰
(一)法律制度尚不健全
目前在我國的法律制度下,并沒有與PPP模式相關的正式法律制度,并且層次較低,多為一些部門章程之類的文件和綱領,并且權威性不夠,難以在PPP項目領域發揮更好地作用。因此,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是當前阻礙PPP模式進一步發展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在過去三十年的PPP項目實踐中,由于法律框架不明確不完善給PPP項目造成的損失十分慘重,這不得不令我們重視法律在PPP領域的完善和健全。
(二)政府部門針對PPP模式的組織架構安排仍不成熟
我國的PPP模式已經開展了近三十年時間,但基本仍處于初級階段,我國還在不斷地摸索更加適合新常態背景下PPP模式發展的道路。在PPP模式發展的過程中,很多學者經過研究發現,一些PPP項目的實施基本都是由當地政府組織,國家對于一些好的PPP項目也沒有給與技術上的監督和控制。在當前新常態的經濟背景下,為了推進PPP模式的有效開展,我國迫切需要建立起一整套由中央層面統一領導的組織架構體系,以形成兩大職能:其一是中央對各級政府部門PPP項目參與的全過程;其二是建立起對PPP項目實施效果的動態監督體系。
(三)科學的PPP項目項目評估機制仍未建立
如果沒有科協地PPP項目評估機制,我國可能會存在國有資產嚴重流失和官員腐敗現象。我國對科學的項目評估制度有嚴格的標準,過度樂觀的評估結果難以吸引企業部門的參與,而更大的風險是政府官員與潛在企業合作方合謀低估項目預期收益,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和官員腐敗,最終影響公共設施和服務提供的水平和效率。
四、新常態背景下更好地發展PPP模式的策略
隨著我國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指導意見的不斷完善,PPP模式在我國的發展前景逐步明朗,我國PPP制度建設進入體系全面完整、邏輯思路清晰、更具適用性和針對性的階段。新常態背景下為了更好地發展PPP模式,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
(一)建立政府與社會資本之間的公平契約關系
PPP模式的推廣與PPP法律法規的建立和政府職能的轉變相結合。政府應由傳統的“管理者”轉變為“合作者”或者“監督者”、“服務者”。
(二)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完善政府采購的相關配套政策
建立健全政府采購的相關配套機制,將有利于完善政府融資機制,建立規范的政府發展方式。就目前政府采購法及其配套文件的要求看,相關制度仍需要進一步完善。
(三)加強宣傳引導,鼓勵公眾參與
為進一步地推進PPP模式的運行,首先,要大力宣傳PPP模式的意義,認真地做好相應的政策解讀,激勵私營部門誠實守信。此外,要充分利用并發揮好信息平臺的橋梁紐帶作用,可以在官方網站上公開信息,使得公眾能全程參與PPP項目,充分保障公眾利益,確保PPP項目社會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