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桑產業是一種新型的經濟形勢,隨著我國現代農業生產理念的不斷發展,蠶桑產業在農業發展過程中受到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本文對桑蠶養殖過程中的技術進行分析和探討,旨在提高蠶桑經濟效益。
桑蠶養殖是我國農業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產業,近年來,養蠶的經濟效益越來越明顯。蠶的經濟價值在于蠶絲,蠶絲是主要的紡織原料之一,隨著人們對各種絲織品的需求越來越大,而且對絲織品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促進了桑蠶產業的發展。在桑蠶養殖過程中,為了提高養殖水平,要積極加強對養殖技術的研究,加強養殖過程中的管理,以提高桑蠶經濟效益水平。
一、改善立地條件
在桑蠶養殖過程中,養殖條件會直接影響桑蠶養殖水平,并且對蠶絲的品質產生影響,進而影響農戶的收益。在養殖過程中,桑葉的質量關系到桑蠶養殖效率,隨著我國土地面積逐漸減小,在桑蠶養殖過程中,為了為桑蠶提供充足的桑葉,必須要加強對土地條件的改善,使得桑葉長勢更好,從而為桑蠶提供更充足、更優質的食物,提高蠶絲品質。為了實現對土壤資源的充分利用,可以在田地里栽桑樹,田里種桑樹并不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例如某地采用田地種桑樹的模式,農戶每年有3000元以上的收入,比種糧食多2倍,其經濟效益十分可觀。在田里種桑應該要選擇合適的田塊,排水性能好、灌溉條件好的田塊適宜進行桑樹種植,可以提高桑樹的生長水平。
二、選用優良品種
在桑蠶養殖過程中,桑蠶品種質量直接影響蠶繭的質量,優良品種是蠶繭優質高產的基礎,因此在養殖過程中要加強對各種優良的桑蠶品種和桑樹品種的選擇。從湖桑品種到農桑品種的改進,桑葉質量有了很大提升,對于桑蠶的生長有很大促進作用,在未來還可以加強對豐田系列品種桑園的栽培管理,不斷提高桑葉質量,為桑蠶提供高品質的桑葉,從而提高蠶絲的質量。
三、加強養殖管理
在蠶桑產業發展過程中,不僅要加強對蠶養殖技術的管理,也要加強對桑樹養殖技術的管理,從而使得蠶桑產業實現真正發展。
在桑樹栽種過程中,應該要桑樹栽培過程中的日常管理,第一,加強對桑樹的水肥管理,桑樹生長過程中需要充足的營養,只有給桑樹提供充足的營養,才能提高桑樹品質,產出優質的桑葉。在桑樹栽培過程中要進行中耕、除草,并且要及時進行灌溉和施肥,確保桑樹生長過程中的營養需求得到滿足。第二,要合理使用農藥,對于桑樹生長過程中的常見病蟲災害,要加強控制,為了減少藥物對蠶帶來的影響,可以從農業防治和生物防治著手,盡量減少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的藥物使用量。
在養蠶過程中,也要加強技術管理,對小蠶和大蠶要進行分別管理,在培育小蠶的過程中,可以加強對小蠶片葉立體育技術的應用,小蠶片葉立體育技術是一種全新的養蠶技術,改變了傳統養蠶過程中的平面養殖模式,采用片葉穿連成串、垂直擱掛、直立給桑的方式,幼蠶可以攀緣取食,蠶糞會自然落下。通過實踐發現,這種技術可以節省大約30%的桑葉,在同等環境下蠶繭增產1.67千克。另外,對于3~4齡的幼蠶還可以采用“漏空透氣育”方法進行養殖,這種技術利用塑料的特點,鋪成漏空透氣蠶座,可以達到3~4齡蠶一日給一回的目的,在這種養殖模式中,桑葉在蔟上,幼蠶在蔟中,糞在蔟下,因此減少了養殖過程中的污染,使得幼蠶患病率減少。對大蠶進行養殖時也可以加強對各種新技術的應用。將新梢直接斜靠在墻壁或竹篙上養蠶是一種全新的大蠶養殖方法,一般適用于5齡蠶,將桑葉新梢平攤在蠶座上,等蠶爬上新梢后,再將新梢斜靠在竹竿上,大約呈45度角,然后每天在給大蠶喂桑葉的時候依次向上斜放,這種方法可以節省養蠶空間,針對養蠶空間比較緊張的情況十分適用。如果養蠶空間比較寬裕,也可以直接在地上進行飼養,每日僅需給桑一次,觀察大蠶見熟后加網將蠶從新梢條中提出。這種養殖方法十分簡單,而且可行性較高,經過研究發現,該方法可以節省工時50%左右,是一種高效的桑蠶養殖方法。
四、適度規模生產
在蠶桑產業發展過程中,為了提高經濟效益,應該要加強規模化生產,在提高單產效益的基礎上,通過對各種新技術的應用,節省養殖空間,提高養殖效率。例如可以通過合理的布局,對人力物力等進行調節,從而達到提高效益的目的。當前在桑蠶養殖過程中出現“夏蠶飼養過重”和“夏蠶基本不養”的兩種情況,對蠶桑產業的發展有一定影響,夏蠶是不可一期都不養、又不可多養的特殊的一季蠶,在養殖過程中要通過合理的布局,對資源進行充分利用,一般養蠶過程中的布局方式是將春蠶、夏蠶、早中秋蠶、晚中秋蠶的比例控制為為1∶0.33∶0.67∶0.6,可以極大地提高養蠶效率。
五、結語~
綜上所述,蠶桑產業是一項經濟性較高的產業,在蠶桑經濟發展過程中應該要積極加強對養殖技術的控制,并且要加強對桑蠶養殖的合理布局,從而不斷提高桑蠶養殖水平,提高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