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信息進程下,我國傳統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已經難以適應高校的發展需求,難以實現對學生和教師提供更好服務。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對高校后勤管理模式進行創新。本文系統地闡述了網絡時代下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的創新路徑,旨在進一步提高高校后勤管理水平,推動高校的可持續發展。
一、高校后勤管理網絡化現狀
(一)技術水平不高。隨著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不斷深入,現階段我國高校后勤管理都應用了網絡信息技術,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應用僅僅適用于管理需要的基礎上,換句話說,就是根據暫時的管理需求進行網絡技術應用,沒有從宏觀角度出發,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網絡的進一步擴大。與此同時,其技術水平也不高,沒有實現求精求變,專業化程度較低。雖然現階段我國軟件開發公司數量較多,但能夠開發出可以推廣的應用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軟件則相對較少,技術開發缺乏針對性。
(二)管理理念落后。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傳統的、落后的管理理念已經難以適應時代發展的步伐。因此有必要使管理人員樹立全新的管理理念,為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現階段高校信息化網絡重點應用于教學科研方面,與之相對的,后勤管理應用方面則相對較少。不僅如此,各院校領導對于后勤管理網絡化工作缺乏必要的重視,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高校后勤管理網絡化的推行力度。除此之外,后勤管理人員網絡應用水平培訓的課程相對較少,企業管理人員工資水平相對較低,使得業務培訓人員的學習積極性難以得到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后勤aJmVLuUu0enO434nCuC+ww==管理網絡工作的開展。
(三)信息化水平較低。高校后勤管理網絡化主要應用在工具和餐廳的管理方面,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發展水平仍舊較低,網絡技術應用范圍得不到進一步擴展。現階段我國部分高校應用一卡通進行宿舍和食堂的系統管理,極大的方便了學生,但一卡通的應用僅僅局限于本校,難以實現進一步拓展。
二、高校后勤管理網絡化建設水平的提升路徑
針對高校后勤人員管理網絡化存在的一些問題,筆者認為,高校后勤管理部門的管理人員應當給予高度的重視,在今后的管理活動中采取有效措施,多管齊下,多措并舉,切實將上述問題解決掉:
(一)樹立后勤管理網絡化意識,營造網絡化氛圍。筆者認為,高校后勤管理網絡技術的應用在于人的選擇。只有使后勤管理人員樹立網絡化意識,我們才能夠進一步推廣網絡技術在高校后勤管理的應用范圍。因此應當進一步強化管理人員對后勤管理網絡信息化重要性的認識,使其認識到高校后勤管理之重要性,網絡化的道路才能夠實現發展,才能夠更好的為廣大師生服務。因此,各院校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實現后勤管理,網絡化技術的宣傳教育,并定期或不定期的開設網絡信息技術的培訓課程,充分調動大家參與后勤管理網絡化工作的積極性。
(二)充分運用后勤管理管理資源,構建網絡化管理體系。現階段,部分高校已經實行了校園一卡制度,并在宿舍管理活動中應用了網絡軟件,這都是實現校園后勤管理網絡化的重要資源,應當引起各院校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筆者認為,各院校后勤管理人員應當在此基礎上加強資金投入力度,添加高校后勤管理其他方面的軟件,例如工程建設和社區衛生等等,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實現管理的針對性,另一方面還可以不斷的完善原有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降低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三)重視后勤管理網絡運行,確保管理的安全性。眾所周知,網絡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因此其安全性較低。雖然后勤管理的網絡化,為管理提供了便捷和自動化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理成本。但我們也應當充分意識到現階段網絡環境所存在的風險,應當建立安全可靠的網絡系統,靈活運用多種安全手段,實現網絡的安全,例如系統加密和訪問控制等等,對于非法入侵行為給予制止。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廣大高校后勤管理人員來說,實現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的網絡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投入成本,可以說是一舉多得。隨著社會的發展,網絡技術水平的提高,高校后勤管理已實現網絡化,已經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應當充分意識到,高校后勤管理也應當注意網絡安全,只有在網絡安全的保障下,實現高校后勤管理的網絡化還能夠提高高校后勤管理水平。
(作者單位為上海建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