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精細化管理醫院,是醫院現代化管理的客觀要求。也是醫學科技日益發展的趨勢。就當前改革的形式和環境來說,醫院精細化管理工作是一項內涵深,外延廣的系統工程。現代化醫院必須首先改變醫院原有的管理模式,從以往的常規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要以醫院的效能為核心、以患者的需求和滿意為目標,建立科學的組織架構、完善的管理制度、規范的業務流程,以規范的流程來驅動醫院的各項業務。
一、精益理論讓每位工作人員各司其職,精益求精
精益理論的一個簡明定義就是:“從顧客的角度出發,充分利用資源和人員的知識技能以創造出最大價值的一系列概念、原則和工具。”應用于醫療組織的首要問題就是在資源利用最小化和技術知識利用最大化的同時,如何為病人創造最大的價值。在醫院中滿足顧客(包括患者)的需求也就是提供準確無誤的優質服務。患者想要的護理是高效的、物有所值的,更是妥善的、無害的。我們也應關注給患者和社會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創造更多的價值。
醫院及其運作流程中雖然充滿了低效率,但不能把這些問題歸結于兢兢業業、醫術高明的醫護人員。醫院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可持續地提高質量、改進流程。精益管理注重的是工作方法以及如何對其進行改進。它以提高質量和生產效率為目標,鼓勵我們遇到問題應該找到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而不是掩蓋或者視而不見。
采用精益方法可以行之有效地避免延遲,提高員工滿意度,與此同時提高醫療安全性和醫療質量、降低醫療成本。精益是一個有關質量而并非削減成本的方案。然而,其最終結果是,成本也會降下來。只要去關心患者的醫療質量和安全,你就不會犯錯。只要你做的事情都是針對質量量身定制,成本問題就不會再讓你勞神費心。
二、精細化管理是促進醫院發展,科學管理的重要載體
精細化管理是降低醫院管理成本,提高醫院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是增強醫院管理者素質,提升醫院管理形象的重要途徑。精細化是一種系統,能夠在較長一段時期里增強醫院組織性,降低成本和風險,促進成長和規模擴張。以及持續改進的流程和可視化追蹤的建議管理。
精細化管理作為一種科學管理方法論和指導原則,注重的是工作方法以及如何對其進行改進,能夠為員工和醫生提供支持,清除障礙,有效解決醫院管理體系的共同問題,即不同部門、不同職能領域管理方法和風格的極大分歧或成百上千的小困擾,通過消除“可避免”的失誤使醫護人員行動更迅速,有力削減護理成本,提高員工工作熱情,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醫療服務質量。
三、流程再造。通過對流程的改善,我們往往可以提升接患能力(同時也將提升贏利水平),降低成本
順暢的流程作為一個強有力的支柱,同良好的質量一起,撐起了精細化大廈的運營活動。在價值的整個流程過程中保持順暢,穩定的流程應該成為一家醫院最基本的目標。醫院部門與部門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將阻礙醫院精細化管理的進程,尤其是跨部門之間的流程難以完成,部門獨立運行將難以實現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管理的轉變。只有建立一個高效、運行良好的系統,才能確保醫院組織目標的實現。
四、績效考核是現代組織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
著名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曾說過:“如果您不能評價,您就無法管理”。因此,科學而有效地對員工進行考核是人力資源管理的一項重要職能。績效考核是一種周期性檢討與評價團隊或員工工作表現的管理系統,有效的績效考核,不僅能確定團隊或每位員工對組織的貢獻或不足,更能在整體上提供決定性的評估資料,從而改善組織的反饋機能,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
對醫院績效考核活動來說,考核目標、考核對象、考核主體、考核指標、考核標準、考核方法這幾個要素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設計考核系統的過程。對考核結果要做到全面分析,對未達標的工作部分要加以分析,找出原因并加以修正,調整戰略目標細化工作職責標準。對考核成果要充分利用,要及時由管理人員對有關責任人進行溝通。切忌對考核結果置之一邊,任由被考核者猜測引起負面影響。績效考核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計劃、監控、考核流程、成果運用等動態管理構成績效考核的主要工作內容。
績效考核只是績效管理的一個環節而已,績效管理的目的不僅在于評價員工的日常工作,更在于通過工作態度和成果的評價尋找差距,并采取措施改進工作能力以提升績效。
醫院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科學的工作方法和先進的管理理念,而不是一項階段性的運動,只有不斷強化醫院職工的精細化管理意識,培養醫院員工時時處處見精細的習慣,提升員工的執行力,與績效考核有機結合,精細化管理才有生命力,才能深入持續地開展并受到應有成效。精細化管理模式可以改善醫院管理現狀、提高醫護質量,但也需要遠見、領導力和持之以恒的改進。
(作者單位為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