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職院校中,會計專業的教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教學的方式和內容都面臨著挑戰。尤其是會計專業,既有理論知識又需要進行實踐,這就要求會計教育實踐體系不斷優化,不僅是為了滿足學生發展的需求,同時也可以為社會發展提供更多的實踐型會計人才。本文是針對高職會計教學中實踐教學體系的優化進行探討。
對于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理論知識是基礎,實踐經驗也非常重要。所以教師在會計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重視實踐教學,尤其是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實踐教學體系進行優化,促進會計專業人才的發展。
一、高職會計實踐教學定位
高職院校的會計實踐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明確教學的目標,注意多角度的考慮,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同時也要注意企業對會計人才實踐經驗的需求。因此,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具備針對性。
(一)職業定位
高職會計專業的學生在畢業之后從事的是會計職業以及非會計職業,在學生做選擇的時候就需要重視職業的定位,一般學習這一專業的學生在畢業的時候首要考慮的是會計職業,這也是會計教學的目標。此外,還有一些學生會選擇非會計職業,例如一些相關的專業,比如市場營銷、管理專業等,這些職業也受到了學生的關注和歡迎。會計職業包含了財會類的一些基本工作,比如出納、收銀等,但是沒有包括財務經理或者是會計教學的工作。所以高職會計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會計、審計等,還要重視這兩部分的職業,這些都是會計教育側重的方向。在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專業知識的講解,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也就是要明確高職會計實踐教學的側重點。
(二)工作能力分析
在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就業的過程中,企業選擇人才會從學生的工作能力出發。工作能力包含了很多內容,比如拓展能力、基本能力等,這些能力在實際的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職場中,基本能力是最重要的。此外,拓展能力是在基本能力基礎上的一個延伸,在職業發展的過程中拓展能力可以促進個人的發展。而且在拓展能力中,還有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等,這些能力對于個人的發展至關重要。
(三)教學目標定位
結合會計專業的定位,我們可以對高職會計實踐教學的目標進行定位,比如在一些中小型企業中,可以將教學目標定位為,獨立完成企業經濟業務處理以及財務報表的編制,完成電算基本處理以及具備基本的財務審計能力。
二、高職會計教學中實踐體系存在的問題
為了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高職會計教學的實踐教學體系需要不斷完善,尤其是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會計實踐教學已經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仍然有問題存在。以下,我們對其中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重理論而輕實踐
隨著教育行業的不斷發展,實踐教學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不過在高職會計專業教學的過程中對實踐教學的重視仍然不夠。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的引導,以學生為主,高職院校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對會計專業的特性沒有足夠的認識。重視理論知識教學而輕視實踐教學,降低了教學質量,無法有效的實現教學目標。在一些高職院校中,過分看重學生的理論知識,沒有注意學生的全面發展,尤其是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專業素質。目前會計教學的主要問題是教學形式單一而且教學設計不合理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將一些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卻忽視了學生對這些知識的理解。會計專業中有很多復雜問題,如果學生在學習初期就沒有對這些知識進行掌握,就會導致后期的學習越來越困難。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注意引導,尤其是針對不同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教師具有主導作用,要合理的制定教學計劃,結合學生的需求進行分析,改善教學方式,充實教學內容。在教學同時應該注意培養學生興趣,主要是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學習動力,這樣才能不斷增強教學效果。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必須重視計劃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有的高職院校沒有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導致教學內容超出了學生承受的范圍,降低了教學的質量。
(二)缺乏實踐教學資源
為了實現實踐教學的目標,需要準備充分的實踐資源,尤其是實踐教學資源可以作為一種物質基礎,為會計實踐教學提供更多條件。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完善教學體系。很多高職院校在培養人才的時候沒有打破傳統的觀念,可以提供一些教學資源,卻沒有對其進行有效使用,而且學校的資金都使用在學校的環境建設等方面了,在實踐基礎設施上卻沒有足夠投資。教師的思想觀念對學生具有引導作用,教師如果沒有打破傳統教學觀念,不利于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需要不斷更新職業教育理念,尤其是要豐富實踐教學資源。很多學校因為缺乏足夠的教學資源,導致無法有效的開展實踐教學活動,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高職會計教學中實踐教學體系的優化措施
(一)提高實踐教育的質量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學質量始終要放在第一位,尤其是要注意教學模式的改進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實踐的作用,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結合學生的理論知識進行分析,讓學生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實際操作,在操作的同時能夠對理論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下,教師不重視學生的實踐步驟,在學生的實踐過程中,對自己的錯誤沒有足夠認識,教師沒有及時指出學生的問題,導致學生的學習缺乏目的性,存在錯誤的見解等。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綜合性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因此要求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二)實現校企合作
除了學校教育之外,為了實現實踐教學,需要重視校企合作的重要性。由于會計專業在企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企業都會有相關崗位。學校可以和企業合作,企業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學校可以為企業提供培訓和宣傳的平臺,學校完成培養人才的目標,企業尋找相關崗位的人才,實現共贏。在企業的實踐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掌握一些實際的專業技能,更可以掌握一些課堂上學習不到的知識。但是傳統實踐教學模式主要是在學校的安排下進行實踐,學生根據學校安排的企業開展實踐活動,這種方式雖然也可以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但是存在很多的弊端,比如在實際工作中,學生沒有被分配到具有實際工作意義的崗位上,學生缺乏主動性,沒有積極參與企業活動,學生承受著畢業壓力,對這種實習不在乎,敷衍了事等。在這些問題出現的時候,可以發現傳統的實踐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發展。在強調素質教學的今天,要注意學生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同時應不斷培訓學生的拓展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校企合作需要注意科學性,保證企業的實習能夠符合學校的課程設置,尤其是讓學生參與一些實際的考察,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三)注重實踐成績
在高職院校的考核過程中,一般只是對學生的理論知識進行考核,很少考核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導致學生不重視實踐的學習,教師也不重視實踐教學的質量。因此可以將實踐的成績計入學生的總成績里,讓學生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注意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就要全方位的對學生進行考察。
四、結語
在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必須重視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培養會計人才的時候,注意理論結合實踐進行教學。實踐教學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要想突破傳統教學方式,就要針對專業的特點進行分析,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實踐教學中注意教學目標的設置、工作能力的分析以及職業的定位等。實踐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會計專業的知識,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學生可以在積累實踐經驗的同時,提高自身的就業競爭力,促進自身的不斷發展,同時提高學校的就業率。
(作者單位為湖南高速鐵路職業學院鐵道電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