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信息化在我國會計領域中已經有很長一段歷史,早在1997年,國家就提出了建設信息化的發展戰略,并且召開專項研討,初步制定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目標。隨著時代的變化,會計信息化建設工作經過一次次嘗試,逐漸積累經驗,時至今日,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并且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還在逐步推進會計信息化建設工作,這就說明會計信息化發展建設工作相當重要,因此會計信息化發展戰略也是未來會計領域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我國會計信息化發展歷程分析
我國的會計信息化發展相對于國際上的會計信息化發展實施建設工作較晚,最早出現在十九世紀九十年代的我國召開的首屆全國性信息化工作會議,會議內容主要圍繞著國家經濟事業的發展情況下的信息化工作建設,根據信息化的內在涵義結合國情進行詳盡研究探討,并且給出具體定義,即指以培養和發展計算機技術為主的智能化工具為表現形式,通過信息化建設工作為社會提供優質服務。從這之后,會計信息化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嘗試,國家在會計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探索過程中能夠積累了許多經驗,并對獲得的經驗進行整合總結,時至今日,制定出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明確提出發展建設信息化事業,將現代先進的信息技術應用到信息化建設工作中,并且大力挖掘其潛在的開發價值和信息資源,為實現高效率信息化建設工作逐步提高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進一步推進國家經濟社會轉型發展事業,為國家經濟體系不斷完善貢獻力量。
二、我國會計信息化發展戰略分析
(一)催生會計信息化的根本原因
首先,外界環境的影響。現今,我國處于知識經濟社會,知識經濟是指在知識層面和信息資源的來源、分配和實際應用的基礎上建立的經濟體系,是催生會計信息化的根本原因之一,為適應社會的發展,國有企業只有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利用現今最為先進的信息及技術,替代傳統會計的運作模式,彌補人工操作的會計信息導致的信息缺失、遺漏、工作效率低等不足,結合網絡計算機的快捷、不收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等優勢有效提高企業財務信息質量、傳輸速度、信息共享等性能,符合現代化知識經濟對財務信息的要求。其次,內部環境的影響。由于現代信息化技術手段在企業會計運作模式中越來越常見,傳統的會計運作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企業發展需求,必然會與現代信息化技術發生沖突,這也是會計信息化產生的主要原因。就目前我國國情來講,市場經濟大環境和社會信息處理技術等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企業會計不得不適應社會發展,對會計的信息處理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從傳統的手工式會計運作模式逐步轉變成會計信息化的現代化會計運作模式,配合現代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以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最后,會計財務信息失真是催生會計信息化的直接原因,由于國家實施經濟體制改革,需要各企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真實、可靠的財務信息,但由于手工式會計信息處理方式存在諸多缺陷,易導致財務信息失去真實效用,所以企業才會將信息化引入到會計信息處理工作中,是會計信息化產生的直接原因。
(二)會計信息化發展對國家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意義
由于會計信息化是指利用計算機網絡對財務信息進行整理、收集,并且能夠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進行實時的信息傳送、處理、更新等工作,逐步對傳統會計模式進行改進、完善甚至是替換,所以其本身具有整合性、實時性、循序漸進性三個特點對我國會計信息價發展具有深遠意義,一方面可以利用會計信息系統為企業的信息管理提供技術支持,并根據對財務信息的分析結果,制定企業未來的發展目標以及經濟收益,為企業的經營和發展提供有力依據。另一方面,可以實現企業的財務信息及其他相關信息的資源共享,及時獲取企業發展需要的會計信息,并且利用網絡計算機的智能性和可行性做出準確分析,避免出現信息失真狀況,有利于企業提高信息管理水平,進而促進企業經營和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會計信息化的發展戰略的提出可以從根本上改善國家經濟環境,切合社會發展需求,對國有企業的信息管理工作起到積極作用,不僅提高信息管理的工作效率,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更具真實性和可靠性的財務信息資源,從而推進國家會計信息化建設工作,促進國家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
(作者單位為武漢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