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業的發展也促就了高職教育的發展,目前高職教育已經成為我國高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的分支,那么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方式也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變化的,以前的課堂教學模式可能已經不適應當代的課堂教學。高職學校的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校的基本要求,綜合考慮各個方面的因素之后再制定自己的教學方法,盡自己的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優質的課堂環境,提高課堂教育的有效性。
一、提高高職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性
(一) 有益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我們從小到大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都是在學校,而學校對我們進行教育的方式就是課堂教學。在高職學校學習的學生,他們的文化基礎相對于那些在大學學習的學生來說,可能是比較薄弱的。因此,可能在課堂上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可能會造成他們的學習興趣下降,或者根本沒有心思學習,因為他們可能根本就聽不懂老師所教授的內容。也就是說,高職學校的老師應該想盡一切辦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自己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的目的。在課堂上,老師可以加強與學生的互動,給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表達自己的觀點,增強他們的參與意識,這樣他們就會有更大的興趣參與課堂的學習,從而提高高職教育的效果。
(二)有助于提高高職課堂效率
將互動教學引入高職教育的課堂,有助于解決目前高職教育面對的問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現在大部分的高職課堂教育都是老師在整個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都是在講課,學生并沒有過多的參與,僅僅是聽老師講課。所謂教學就包含了兩個方面的意思,第一個層面就是老師在課堂上教學生學習知識,另外一個層面的意思就是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知識,這兩個方面是缺一不可的。目前老師在這兩個方面處理的并不是很好,往往是注重老師的“教”,卻忽視了學生的“學”,這樣就失去了高職教育的意義。因此為了提高高職教育的有效性,老師必須注意提高自己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注重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 有利于滿足職業技術型人才的社會需求
高職學校主要是為社會輸送大量專業技術人才,社會上也需要這方面的人才,因此高職教育對社會人才培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渠道,不可或缺。因此,為了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人才,高職學校必須重視自己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學習到扎實的專業技術知識。此外,加強高職課堂的互動教學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例如人際交往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動手能力等等,這些能力都是學生在社會上立足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二、提高高職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一課堂互動教學模式
高職教育中,一定要注意教與學兩個方面的結合,不能單單注重老師對學生教授的知識,而且應該注重提高學生接受知識的效率。為了做好這方面的工作,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互動教學的模式。在互動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主體提高課堂互動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加強老師和學生雙方面的互動。互動教學中老師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注重語言的邏輯性以及幽默感,盡可能激發學生互動的意識。除了老師的努力之外,學生自己也要做出自己的努力,充分發揮自己在課堂上的主動性,以主人公的心態參與到與老師的討論之中,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由此可以看出,互動式課堂教學是一種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好辦法,在互動式教學課堂中,學生和老師都應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進行從分的互動,這樣才能達到互動教學的效果。
三、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原則
(一)主體性原則
在互動教學的課堂中,必須首先明確的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才是互動教學課堂的主體,只有在明確這個問題之后才能進行下一步課堂的教學工作。互動式教學中老師和學生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樣的,老師在其中應該扮演的角色是一個引領者,而學生則是互動式教學課堂中的主角,因此老師在其中的作用就會對學生起到一個引領的作用,學生的作用就是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主動性,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不過在進行課堂互動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也應該充分尊重老師,不能以發揮自己的主體原則而做出有損老師的事情。只有在雙方尊重的基礎上,才能從分發揮課堂互動教學的的優勢。
(二)互動性原則
互動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互動性原則。互動教學就是指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單單是老師一個人在講臺上對學生進行講解,而是讓學生從分地參與到課堂的討論之中,讓老師和學生兩者之間形成交互、雙向的作用。這樣老師教授知識的水平和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這兩者之間就會相互影響,這兩者之間主要的影響就是指兩者之間相互地促進作用。由此可見,課堂互動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和老師的互動不僅僅是會促進學生更快地消化吸收所學的知識,也會進一步提高老師的教學水平,二者之間是積極地促進作用。
(三)開放性原則
在互動式的課堂教學中,老師必須在課堂上創造出一種輕松的氛圍,這樣學生才能在其中不受到任何約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老師在于學生交流的過程中,也一定要注意理解學生的思路,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一些問題,盡可能詳細地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老師為了應對這種互動式教學開放性的原則,就必須在平時注重自己各方面知識的積累,增加知識水平的廣度和深度。學生在互動式的課堂教學中也要注意大膽放開自己的思維,不要受到任何拘束,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與老師一起充分探討自己提出的問題和存在的疑問。
四、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一)師生平等的課堂對話
要想進行互動式的課堂教學,首要的一個條件就是要讓老師和學生站在同一個高度進行對話,也就是說學生和老師必須能夠平等地在課堂上進行對話,否則互動式課堂教學就沒有辦法進行下去。只有在平等的原則和輕松的課堂氛圍下,學生才有可能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的互動當中去,才有可能與老師進行心與心的交流,促進老師和學生的互動,讓老師更加擅長教學,讓學生更加喜愛學習。
(二)動態性的教學設計
互動式課堂教學和傳統的教學存在很大的區別,傳統的課堂教學老師對于同一個知識內容的備課可以向不同班級的學生進行講解,但是在互動式課堂教學中確是行不通的,主要的原因就是不同的班級里面的不同學生會與老師發生不同的互動,這樣雖然老師教授的內容是一樣的,但是學生提出的問題確實有可能不一樣的,因此導致老師沒有辦法用同樣的備課去教授不同班級的學生。綜上所述,也就是說在互動式課堂教學,老師必須注意教學設計的動態性,必須根據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辦法。
(三)歷史資料的反思性研習
老師與學生在課堂進行互動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新的內容和想法,老師應該將學生的這些想法進行歸納總結,然后將這一部分內容添加到自己的課件中去,這樣就會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讓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深度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老師在設置具體的學習情境時,必須從分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學生的具體情況,這樣制定出的學習情境才能最大化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隨時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從而更好地完成對外部信息的接受和加工。
五、結語
為了進一步提高高職教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加強對互動教學的研究,尋找利用互動教學模式來提高高職課堂教學的效率。在互動式的教學課堂中,必須注意要把握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營造一個輕松、開放的教學環境,加強與學生的互動,這樣才能發揮出互動教學的最佳效果。隨著時代的發展,高職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將不斷提高,高職教育也將為社會輸送更多的專業性人才。
(作者單位為湖南外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