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質量是高職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關系到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發展。而構建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質量的保障體系,則有利于提高高職院校的整體教學質量。為了保證實踐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必須保證資源的投入和使用,并在實踐教學質量管理體系中加入資源保證的內容,要求充分利用資源,確保實踐教學質量管理體系正常運行。學校資源包括教學平臺、師資隊伍、課程設置和管理機制等四方面內容。
一、實踐教學平臺是教學質量工程關鍵基礎
高職院校為了突出辦學特色、提高教學能力,加強對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高職院校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和市場需求,擴展獲取資金渠道,打造多元化建設主體。同時,加強與企業的合作,不斷提高實踐教學基地的設備和設施。另外,可以與合作企業共同探索辦學新模式,可以允許學生和教師到企業中頂崗學習,提高實踐訓練的比重,從而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高職院校以實踐教學為重點,積極探索與企業合作建設實踐教學基地,整合實踐教學資源,建設資源共享、全面升級的實踐教學基地,以滿足學生對操作實踐的訓練要求,符合專業設置要求,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是學院更加適應社會發展和企業需求的必然舉措。需要職業學院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是堅持高標準建設原則。學校要堅持高標準建設原則,積極探索與企業建設實踐教學基地的多樣化模式。可以在學校內部建立企業產教園區,大力引進全球行業的領軍企業技術,實現對前沿技術的了解和利用;也可以在企業建立校企合作產業園,利用企業高新設備和技術,配備專業教師和學生進行實踐教學和研究,攻克實際生產中的難題。隨著高職院校與企業合作的普遍性和開放性進一步加深,很多高職院校已與多家大型企業建立了實踐教學基地,并且按照不同星級進行分類統籌,在使用和改進過程中,堅持高標準原則,不斷完善設施設備,引進先進技術,為高質量的實踐教學提供基礎性保障。
二是實施規范化管理。高職院校設置實踐教學管理處,全面規劃管理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和使用。將不同專業和系部的實踐教學基地,統一整合集中在實踐教學管理處管理,從而執行開放、共享的統一管理標準。設立實踐教學管理處也進一步完善了學院機構,一方面可以全面監管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和開放,另一方面也可以有專門的機構,負責與企業的對接,將企業的文化和要求,融入實踐教學基地的設計規劃中。另外,實踐教學管理處充分挖掘實踐教學基地的作用,積極發揮其作為第一課堂主陣地、第二課堂輔助教學的作用。
二、師資隊伍是教學質量工程智慧支撐
人才的培養還需要教師的傳授,高職教育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陣地,更需要高素質的師資隊伍,隨著社會市場環境的快速變化,更需要實踐工作經驗豐富的教師,才能從根本上保證職業院校的教學質量。另外,學校還可以聘請企業和行業專家,到學校做特邀教師進行授課,補充學院師資隊伍中的實踐型教師,形成多種形式教師授課的機制。
(一)多形式授課師資隊伍建設顯成效
職業院校要高度重視人才戰略,積極引進雙師教師、行業專家和兼職教師,擴大師資隊伍,落實人才強校的目標。同時,還要加快建立健全聘選機制和考核機制,從根源上選擇綜合素質高的教師,從后續發展上持續提升教師的綜合能力,逐漸形成一支理論知識過硬、實踐能力過強的師資隊伍。
隨著師資隊伍的多元化發展,高職院校要逐步建立了雙師素質教師的培養和認定方法》《專業教師社會實踐管理辦法》等制度,充分調動教師參與社會實踐的積極性,敢于教育改革的創新性,從而培養大批骨干教師,為學院的師資資源添磚加瓦。另外,高職院校要加大對教師的培訓,每年定期組織一定數量的教師,到龍頭企業或合作企業掛職學習,并且進行深化研究和調研,為學校開展更加有效的教學活動,提供有力的參考。具體措施有以下幾點:
一是每年組織專業教師在寒暑假期間,到合作企業擔任工程師、工藝師等職位,直接參與企業的生產和管理,從而提高專業教師的社會實踐能力。二是組織教師到行業的龍頭企業進行參觀學習,深入了解企業的整個生產過程、先進技術、行業動態、發展趨勢等,并且利用一定的實踐體驗上崗工作,對其中的技術深切感受,并針對存在問題進行專項研討,從而提高專業教師的社會實踐能力。三是以校企合作為紐帶,加強人才交流,實現學院和企業崗位互通。每年可以安排專業教師脫產到企業擔任技術顧問,專心研究在校提出的課題,并對課題進行改進和完善,利用長時間的企業實踐,尋找解決辦法,提出升級措施。
(二)混編師資隊伍增實力
高職院校作為以學院為理論陣地、合作企業為實踐陣地的人才培養場所,可以結合社會的需求,靈活組建師資隊伍。除了原有正式編制的學院教師之外,還可以在合作企業聘請專家擔當特邀教師,也可以在社會龍頭企業聘請行業專業作為兼職教師,從而組建一直混編師資隊伍,可以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補足傳統院校師資隊伍短板,更有效的為學院教育質量提升提供智力支持。
三、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是實踐教學質量提升的助推器
為了落實教育深化改革,以專業適應社會需求的要求,職業院校要從專業的特點和企業的崗位要求出發,堅持“以企業需求為重點,以項目課程為陣地”的教學原則,不斷提升實踐教學基地水平,確保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共同進步,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以校企合作辦學為平臺,創新專業設置理念,準確定位課程目標,按需規劃教學內容,構建知識和能力全面提升的教學框架,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的教學形式。同時,利用實踐教學基地的實踐資源,深入企業內部,了解需求實際,準確調整教學計劃,以更好的適應企業的發展要求,由此可見,加快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能夠有效助推實踐教學質量提升,
四、完善管理機制是實踐教學質量管理的突破點
職業院校將實踐教學作為教學重點,從辦學理念到教學管理,都以實踐為中心,積極尋找合作企業,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樣化的實踐平臺。很多職業院校在加強實踐教學能力的同時,卻忽略了對實踐教學資源的管理,致使實踐教學質量遲遲不見提升。所以,建立完善管理機制,是職業院校提升實踐教學質量的突破點,通過對校區、校外和企業實踐教學基地資源的統籌科學管理,可以提高實踐教學基地的利用率,定期維護實踐教學基地的設備和設施,延長其使用壽命,可以為學生提供長久的實踐教學機會。同時,要對實踐教學基地的設備和設施的使用進行嚴格管理,要求學生和教師愛護公物,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利于設備的正常運行。另外,還可以整合和優化實踐教學資源,對實踐教學基地的選擇和定位進行科學規劃和篩選,為學生提供安全、有效、高能的實踐教學基地。因此可見,完善管理機制,不僅能夠為學校爭取更多完善、高效的實踐教學基地,而且還能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實踐教學機會,從而全面提升學校實踐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為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