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管理的核心是財務管理工作,它是組織、協調、處理企業各項財務關系的一項財務活動的經濟管理工作。是企業在經濟管理活動中、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的最直接、最綜合的表現。財務管理對中小企業成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與作用,但是由于大多數中小企業的規模不大、生產力技術低下,資本薄弱等。致使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工作中與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不適應的情況,加大了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的財務風險。本文就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種種問題進行解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析方法,以幫提高我國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的不斷完善,使之在市場競爭中不斷健康發展。
我國加入WTO組織以后,中小企業得到快速發展,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在市場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市場經濟不斷深化發展,我國的中小企業不能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步伐,生存空間艱難,成功率不高,企業壽命短,很大原因是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不能跟上企業發展的步伐。因此,在市場經濟發展的今天,中小企業要發展、要生存、要與國際市場接軌就應當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從而促進和推動企業可持續、快速、高效的發展。
一、目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不足
(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現狀
在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較長的一段時間里,對中小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地位不夠明確,阻礙了中小企業的發展。隨著國家不斷調整經濟戰略方針,中小企業在市場經濟地位不斷提升,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一支不可缺少的經濟支柱,企業的數量和范圍不斷擴大。但是與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情況來看,中小企業在市場經濟發展中,還會遇到許多發展阻礙,例如企業的產業鏈單一、專業人才缺乏、融資難度大、科技水平相對較低、經營模式相對落后等,而這些問題的核心是財務管理工作問題。
(二)企業財務管理水平落后,管理者思想陳舊
我國 許多中小企業是由家族作坊發展起來的,企業管理者思想觀念陳舊,管理水平模式俗套,投資者對現代科學的財務管理理念不懂。投資者通常將企業資產作為自已家庭私有財產對態,為了對企業全面掌控,不愿對企業所有權分散管理,也不想請專業團隊為企業服務。造成財務管理由非專業人員掌握,管理中財務賬目處理混亂,使許多中小企業缺乏科學的現代市場經濟管理,失去許多現代企業成長發展的機會。由于中小企業本身的原因,通常投資者同時就是企業管理者,自己的財務管理水平有限,造成財務管理工作混亂。企業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不高,管理思想陳舊 。許多中小企業管理者在工作中把自己充當家長的管理作風,根本沒有將現代財務管理體系納入企業管理的工作中來,缺乏科學的財務管理思想觀念,把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看著是一種簡單的數據錄入或輸出的手段,沒有真正地把它視為管理工具,使財務管理工作失去了在企業管理的作用與地位。
(三)企業資金不足,籌資困難,人才團隊缺乏
中小企業資金來源大多是原合伙人在企業成立時投入,資金多是經營者自己家庭的積累或向親戚朋友借來的,這使得企業需要的資金來源受到很大的限制。再加上企業自身因素的不足,如財務信息披露不健全、信息不透明、非公開性,抵押物又少,經營中拖欠借款,使得借款信譽下降,影響中小企業的整體形象。其次,中小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項目經營風險大,企業經營項目技術含量不高,企業自身的風險防范能力弱。再次,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貸款的限制較多,致使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需要資金時,只能依靠民間信貸或者高利貸,融資成本很高,財務風險大。種種這些因素導致中小企業資金短籌資困難,限制了企業的發展與壯大。同時,中小企業嚴重缺乏專業人才團隊,管理者不能對企業的財務工作管理、資金管理、財務風險、現金流量、應收賬款預警管理等及時管控,嚴重影響了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投資決策盲目性,缺乏科學論證
經營者聘請的財務管理者在企業的地位不高,財務管理人員極少參與企業投資決策。投資決策的依據,,只是憑投資者個人的意愿,對企業的投資決策不是以財務數據信息與財務分析依據作為投資決策根據,投資者往往受市場短期利益的吸引,很少對市場預測的長遠考慮。片面地追求短期的經濟利益,使之企業不能長久發展。再則企業自身規模較小,民間貸款投資所占比重較大,投資成本高,財務風險大。不以企業的長遠發展規劃為目標,沒考慮企業的長期利益。這樣一來,在企業經營活動的過程中偏重于短期性行為,只追求眼前利益,市場經濟中就出現許多中小企業盲目投資,跟風投資,缺乏科學性的可行性投資決策分析,注定會給企業投資造成嚴重的虧損失敗。
二、加強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方法及建議
財務管理工作的特征就是企業經濟價值管理,它對企業管理來說具有綜合性和滲透性。目前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是由自身因素與國家經濟環境雙重因素造成的。在當今的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必須要重視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為了更好地解決企業的問題,除了加強企業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外,還要對企業自身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企業投資者應當加強財務管理工作的認識,發揮財務管理的作用
企業投資者需要認識到,財務管理工作是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綜合評價,對企業未來進行預測、分析、決策等實施企業戰略管理的基礎和依據。是核算與監督企業在經濟管理中各項標準的重要工具。因此企業的投資者應該賦予企業財務管理者更大的權限空間,提升企業財務管理在經濟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聘請專業化的財務管理人員,下放管理權限與分工,讓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真正參與企業經營管理中來。充當好投資者的參謀長的角色.幫助企業實現最終的財務目標,只有這樣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企業才能持續經營。
(二)建立內部審計控制體系,對企業財產物資加強管理
企業投資者要以財務管理為核心,讓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滲透到財務管理。企業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科學的、適合本企業發展的財務管理體系制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有計劃、有目的地利用有限資金。在企業內部建立健全的財產物資管理的審核控制制度,對原材料物資在采購、生領用、銷售管理上建立科學的規范體系,形成制度化,保護財產物資安全,從源頭上堵塞漏洞。在財務管理中對相關人員執行內部牽制。相互牽制的崗位由不同的人來執行。例如財產的供產銷管理與記錄必須分開,形成有力的內部牽制度,決不能把企業資產記錄、盤點核對等工作交由一人來做。要制定定期或不定期的財產盤點制度,監督財務管理人員按照國家稅收法律,會計法的有關規定,正確計提資產的減值準備,計提資產拆舊,為進行企業的財務核算,及時提供完整準確的財務資料。加強企業內部審計的監督制度,保證賬實相符及財產物資的安全。
(三)優化企業外部環境,豐富籌資渠道
企業的經營就離不開資金的需求,資金就像是企業的血液。要讓企業在需要資金時,能籌集到資金。我國政府更應制定一系列的金融優惠政策,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因為中小企業也是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國家的就業與稅收做了不小的貢獻,國家應在在資金方面給予適當的幫助與扶持。當然中小企業不要光靠國家的金融渠道,在國家法規的許可下,也可以成立相應的中小企業基金,籌集民間資金,把民間閑散資金集中起來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建立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體系,為它提供更多的融資機會,豐富籌資渠道 ,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允許中小企業投資者以廠房、機器設備、無形資產等方式作為抵押物,打破原有的家族式產權結構,允許民間募股方式的資本進入,為中小企業拓寬企業融資渠道,使之不斷壯大發展。
(四)培養專業財務人員的管理水平與素質
中小企業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財觀念。重視人才的發展和管理,為企業培養合格的財務管理人才,是現代企業管理發展的基本趨勢。中小企業的投資者要尊重人才,讓企業在專業人員的管理下成長發展。就必須對專業人員持證上崗,專業的崗位就必須用專業的財務管理人才,加大財務管理人才的專業知識與道德培養,重視人才團隊的建設,讓企業的財務管理由專業的人才團隊管理,嚴把企業財務業務關,防范循私舞弊行為,從而更好的為企業服務,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
三、結語
總之,在21世紀市場經濟新形勢下,中小企業投資者要對財務管理工作加強認識,樹立以財務管理為核心的思想理念,強化財務管理風險,切實將財務觀念運用到企業管理工作中去,加強資金管理,強化財務控制,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建立適應自己企業發展的財務管理體系,使之財務管理工作在企業中得以充分發揮其作用,提高企業在現代市場中的競爭力,為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作者單位為廣州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