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廣州市天河區體育西路小學在結合學校文化背景及自身優勢的基礎上,深入挖掘學校的文化資源,提出了“六韻教育”這一教育品牌及“六藝芳潤,匠心獨運”這一辦學理念,并由此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鍛鑄學校品牌。
【關鍵詞】特色學校;體育西路小學;六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建平中學原校長程紅兵認為當今中國教育千校一面,是因為學校缺了魂,而要鑄魂,首先要確立學校文化。文化立校對于學校發展十分重要。當前學校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其實是學校文化的競爭。學校文化不僅是學校的生命所在,也是學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引領并促進學校各方面的發展,影響并制約著學校群體成員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和文化素養。因此,為了與時俱進,抓住教育改革的契機,提升學校的內涵和品位,提高學校的綜合辦學水平,促進學校全面、和諧、可持續地發展,體育西路小學結合學校實際對學校文化建設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六韻教育”教育品牌的提出
程紅兵在《學校文化建設的路徑》一書中提到,學校是文化的集散地,它在繼承優秀文化與傳播先進文化的過程中建構起自己的學校文化。體育西路小學的實踐正是對這一論述的最佳印證:學校立足于區域文化、學校傳統以及教育前沿這三大文化根基,關注師生在校園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提出了“六韻教育”的理念,努力創建兼具傳統文化內涵與現代氣息的特色校園。
(一)區域文化
體育西路小學坐落于廣州市中軸線上,地處體育中心區段,該區段是廣州市區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是時尚前衛的標桿,充滿活力的體育因素寄予了學校辦學的美好希望。1987年第六屆全國運動會、2010年廣州亞運會于學校所在區域順利舉辦,乘著運動會的東風,學校區位優勢凸顯,散發出青春活力。運動會的召開不僅掀起了全民運動的熱潮,其傳遞的“體驗、堅持、感悟”等體育精神也給體育西路小學師生的成長與發展提供了啟迪和方向,成為學校文化構建中最可依據的文化資源。傳承六運精神,發揮其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成為體育西路小學建設學校文化的重要路徑。
(二)學校傳統
體育西路小學創辦于1991年9月,學校開辦以來,歷任校長以創建辦學特色為切入點,團結和帶領全體教師積極實施素質教育,游泳等項目取得了不菲的成績、廣播操體育特色和無土栽培科技勞動教育特色曾享有盛譽。新環境下,學校提倡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挖掘每個學生的無限潛力,努力構建現代與經典、人文與科技為一體的特色課程,把書法藝術、圍棋、中國象棋、無土栽培、信息技術納入課程管理,整個校園氛圍健康活潑,積極向上。由此可見,六運精神已經滲透到體育西路小學的方方面面,也成為學校的價值追求,六運會精神至今影響著眾多體西人,“六韻教育”成為體育西路小學一直以來的教育主張。
(三)教育前沿
中國學生六大核心素養的提出為新環境下的教育提供了更為明確的教育教學方向,“六運精神”與六大核心素養相呼應,而體育西路小學歷來深受“六運精神”的熏陶,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全面體現出與教育前沿極高的契合度,展現了學校的前瞻性和“六運精神”的可塑性。“六運精神”與“核心素養”環環緊扣,體現了六韻教育對體育西路小學的重要性和推行的可行性。
二、“六韻教育”的內涵和價值主張
“六韻教育”是以六運會精神為學校文化的載體與起點而提出來的學校文化品牌。“韻”是精氣神的高度凝聚,“六韻”即六運會精神的高度凝聚,“六韻教育”是將“六運精神”的精髓融于教育之中。在此教育價值觀的引領下,結合六運會的特點并提煉其中蘊含的體育精神,充分發揮這種體育精神在教育中的作用,是“六韻教育”形成的根本。基于此,“六韻教育”的價值主張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追求一個超越自我的成長過程
六運會不僅是一場強身健體的運動會,也傳遞著一種超越自我的永恒的精神,從克服困難訓練到賽場上奮力拼搏,從跨越障礙體驗紀錄到最后實LTxIsg7LYf0Ew61CjFFIiy7cLdOnthyzRA4cspvdzME=現目標打破紀錄,它代表著人們對自身極限的一次次征服和超越,是向著更快更高更強的目標而迸發的一股內驅力。這種品質放在學校的教育當中便會充滿生生不息的生命動力和蓬勃向上的發展活力。“六韻教育”把每個生命的成長看作是一場和自己的比賽,是一個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它引領師生重新認識自己、挖掘內心向上的欲望和潛能,以一種積極的、創造性的態度對待人生。竭己之力,日日精進,每天都進步一點點,在一次次的自我實現與超越中,追求卓越的境界,找到自己真正的夢想,并為實現夢想而奮斗不息。
(二)修煉一種永不言棄的堅毅品質
向著長期的目標,堅持自己的信念,即便歷經失敗,依然能夠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這是六運會傳遞出來的永不言棄的精神,這是運動健兒們身上具有的堅毅品質。人生不只是一場為了登上頂峰而進行的賽跑,不管短期的結果如何,不輕言放棄的堅持和努力才是值得鼓勵的。有研究發現佼佼者和蕓蕓眾生的最大區別是應對挫折、失望甚至無聊的能力;比起智商、學習成績、體能或者長相,堅毅是最為可靠的預示成功的指標;想要取得重大成就,堅毅和智商同樣不可缺少。因此,師生應在傳承六運精神的過程中,提高自我激勵、自我約束和自我調整的能力,培養向著夢想執著前行的毅力,通過不斷克服成長中的困難,完成生命的華麗蛻變。
(三)擁有一場酣暢淋漓的快樂體驗
向著目標奔跑,運動健兒們在速度與激情的較量中收獲成功的喜悅與歡呼,也擁有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快樂體驗。生命因著這一份全情投入、全心參與的理想信念,而獲得了挺立的姿態。生命的過程,也是教育展開的過程。在教育之中,師生只有全情投入,才能超越自我,收獲成長。可見,對教師而言,只有鐘情于教育,才能專注于教學,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的成長;對學生來說,只有全情投入到學習中,趣味才會發生,學習的內驅力才會產生,學習與成長的快樂才會悄然生成。帶著一份鐘情于積極向上的生命情懷,一顆讓喜悅在教育中發生的美麗心靈,體育西路小學的師生們在追夢的路上,不畏艱難,全情投入,在生命拔節的過程中體驗著成長的快樂。
(四)享受一段充滿陽光的學習旅程
賽場上充滿陽光,溫暖每一個追夢人的心,學習亦是如此,不斷學習方能不斷進步,懂得團隊合作方能超越自我。學習的過程是快樂的,超越自我是幸福的。師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愛與呵護,在堅持中體會溫暖和鼓舞,這是一個充滿陽光的過程,這是一個催人奮進的旅途。每個夢想都值得尊重,多彩的夢想令人振奮。因此,師生應繼續傳承六運精神,不斷提升自己,學會學習,享受學習,保持一顆陽光的心,堅持夢想,實現自我升華。
三、“六韻教育”的實施途徑
結合“六韻教育”的價值主張,體育西路小學主要通過課程文化、課堂文化、德育文化、教師文化、環境文化和管理文化六大工程來構建學校特色發展的實施網絡,讓“六韻”特色文化在學校全面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課程方面,學校在傳承本土文化的基礎上,結合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的需求,將核心素養校本化,構建了六韻課程體系。六韻課程體系包括了“體之韻”課程、“智之韻”課程、“技之韻”課程、“能之韻”課程、“德之韻”課程、“藝之韻”課程,并研發出一系列相配套的校本教材,引導學生全面發展,超越自我。
課堂方面,在天河區教育局深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學校積極推進教與學方式的轉變,以“六韻教育”理念為引領,構建了“六雅課堂”的教學模式。“六雅課堂”要求教師樹立“關注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理念。在“六雅課堂”里,教師將雅識、雅言、雅行、雅思、雅趣和雅評貫穿在教學中,揚起學生思維的風帆,讓學生樂學善思,讓課堂奏起雅的樂章。
德育方面,圍繞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的需求,學校緊緊圍繞“六韻教育”這一核心理念,從“六韻教育”出發,圍繞悅動、悅知、悅創、悅能、悅品和悅美六個角度,開展適合學校實際情況的“六悅”德育特色項目,促使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和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教師方面,為培養業務精湛、友愛和諧的師資隊伍,增強教師團隊的能量、動力和活力,學校圍繞“六韻教育”的實踐要求,分別從愛學生、愛運動、愛閱讀、愛研究、愛公益、愛合作六個方面入手,開展了豐富的專業引領活動。
環境方面,在“六韻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學校從布局、立意、形式、主題、功能和細節處著手,全面構建具有體育西路小學特色的校園環境,讓校園成為承載師生美好記憶的人性化家園。
管理方面,和諧管理既是“六韻教育”的內在要求,也是體育西路小學管理文化的理想追求。基于此,學校以教學管理、教師管理、學生管理、財務管理、系統管理和飯堂管理六大版塊作為和諧校園的切入點,為全面構建和諧校園提供保障和支持。
四、總結與展望
學校文化建設和特色學校創建是一個漫長的探索歷程,隨著“六韻教育”的構思和實施,體育西路小學已取得了豐碩的改革成果——課程得以不斷優化、完善,課堂氛圍日漸活躍、民主,師生的文化生活更為多元、精彩,校園環境變得更加優美、學校管理也日漸規范。文化已成為推動學校變革的“發動機”,學校在實踐過程中營造了適合師生發展的教育生態,整體辦學水平顯著提升。
但是,當前的學校文化建設工作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各方面尚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展望未來,體育西路小學將會重點關注如何將“六韻教育”的理念在管理工作、德育活動和課題研究中加以凸顯的問題,進一步深化文化建設進程,把學校的潛在優勢向顯性優勢轉化,樹立起特色鮮明的品牌形象,真正實現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1]任順元.學校特色與特色學校建設[M].北京: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
[2]易麗.近年來學校文化變革的研究綜述[J].現代教育科學,2018(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