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的分角色朗讀是課本劇的起始狀態,課本劇本身就是語文教學的高級別課堂實踐形式。師生以語文教材中的有關課文內容為基礎,學生將其自己編排、自己表演,從而讓“課本劇”在語文課堂中有著獨特的意義和價值。課本劇可以讓課本文字化為靈動的語言,學生單一的朗讀進而變成全方位的展示,同時師生單一的評價維度也可以得到延展,對學生各種能力的增強,對課堂實踐拓展能力的生成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關鍵詞】課本?。徽Z文教學;課堂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內心里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 要——總想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尋者?!边@也是我國正在進行教育改革的初衷,此時課本劇為語文教學打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引來了一道清澈的活水,是語文教學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讓長期桎梏的語文課堂顯現出了跳躍的思維火花。把一篇篇童話、寓言故事等編演成課本劇,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欲和探究欲,不僅能培養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而且能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創造能力、審美情趣等,從而豐富語文課堂實踐的形式,更加擴大了語文教育的深層作用。
一、課本劇——文字化為靈動的語言
語文課本是經過專家們嚴格考量,為小學生量身定做的語言范本,但是這些都是方塊字,需要老師來點燃孩子們對于這些文字的熱愛。老師在講臺前的逐一講解,師生互動中的一系列追問,可以很快捷地講解其真正的用意,但也許還是給文字解析留下很多遺憾。如果老師放手給孩子們自我學習和發揮的空間,學生需要對課文有全面了解,認真研讀,細細揣摩,精心選材,反復錘煉。教材改編成課本劇的過程,實則是由再造想象向創造想象飛躍的過程。這時,老師可啟發學生想象,培養創新思維品質,此時此刻課本文字已經悄然靈動起來了。
記得一位低年級的老師曾經說過一個實例。學完《烏鴉喝水》這則童話故事類課文,學生對于故事中的人物有他們自己的評價和想法,孩子們覺得烏鴉是很聰明的,但是他們說:“老師,我們能比烏鴉更聰明?!焙⒆觽儽磉_了自己的想法,興趣盎然地進行了自我分組的課本劇排演。表演那天,孩子們個個精神抖擻,有一位同學戴著烏鴉頭飾,嘴里銜著一根空心草稈子,還幽默地拍著肚子說:“好爽呀!真是晶晶亮,透心涼?!绷硪恢弧盀貘f”也不甘落后,撲棱了幾下“翅膀”,變出了水倒向一個大口瓶,然后用它的“烏鴉嘴”伸進大口瓶,“咕嚕咕?!焙绕鹚畞怼瓘暮⒆觽內炭〔唤谋硌葜校吹降氖呛⒆觽儗W習的熱情和各種能力的施展。課本劇這種課堂實踐的形式,確實讓課本中的方塊文字賦予了更多的創意和靈動的思維火花。
二、課本劇——朗讀化為全方位的展示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在《語文課程標準》教學建議里也明確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北局耙岳首x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以體驗為核心”的教學方式,老師們正在不斷地提高著自己的教學水平,他們深刻認識到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課本劇是語文朗讀的全方位展示,為了演好劇本,孩子們必須努力把握住人物的語調和語氣,把刻畫人物性格的神態、心理、語言等手段運用起來,以塑造劇中的各種人物形象,讓學生們在聲情并茂的藝術氛圍中多方面的展現,進而有效地消化了課文內容,使朗讀更加到位、更加具有內涵。
蘇教版四年級有一篇獨幕劇《公儀休拒收禮物》,老師直接布置孩子們自編、自導、自演,看看哪一組的獨幕劇最吸引觀眾,同時老師請其他班的一些同學和老師來觀看評比。一開始孩子們一呆,但隨即大聲回答:“好!”孩子們自編、自導、自演的過程是“痛苦而快樂的”。孩子們編臺詞,找道具,演公儀休、子明、管家和旁白的幾個同學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反復地讀課文,揣摩人物的心理特點和神態、動作、語言,他們甚至借來了《史記》研究這一段故事,反復體會、模仿,再根據自己小組的意見進行改進。一次課本劇的排演不僅是促進了孩子們的閱讀和朗讀,并帶給孩子們的是心靈的觸動,讓他們用心學語文,用心從更廣闊的空間里擷取語文知識。
三、課本劇——評價化為多元化的延展
課本劇作為一種語文課堂別樣的表現樣式,以語文教材中的課文為“源”,以此為基礎改編為劇本,然后讓學生自己編排、自己表演、自己欣賞,有著獨特的意義和價值。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語文學習評價維度的延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以前語文課堂對于學生的評價主要集中在對于生字的掌握,朗讀情感,題目檢測。我們進行課本劇活動,學生們要展開想象和聯想,對課文內容進行再現和加工,這樣能激發學生的創造稟賦,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使學生成為一個充滿創造激情的學生。同學們在課本劇的編導、排練過程中,他們從劇本的編寫、服裝道具的準備、角色的選擇到排練時間的安排等都是相互配合,共同合作進行的。這也培養了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強化了他們的合作意識。
課本劇在小學語文課堂實踐中是全新的形式,更是語文教學的一片綠洲,孩子們的編演過程是一個充滿了新奇、智慧、挑戰的創造之旅。課本劇表演正在逐步推廣和應用中,已成為語文教學中的一大亮點,成為學生喜聞樂見的表演活動,既鍛煉了學生的習作與表演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更讓語文教師能熟練地駕馭課堂教學,推動了學校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發展,使課本劇表演為語文課堂助力。
參考文獻
[1]王榮生.《閱讀教學設計的要訣—榮生給語文教師的建議》,[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4.
[2]余映潮.余映潮語文教學設計技法80講[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4.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