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課內知識的外向擴展,也是教師檢驗學生學習情況和調控教學過程的重要依據。然而由于長久以來作業布置的單一和重復性,很多學生都對語文作業缺乏一定的興趣。為此,本文將以蘇教版為例,從小學語文作業的布置與設計現狀入手,從內容與形式兩個層面來分析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形式創新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作業是小學生處理和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也是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陣地。傳統的語文作業布置與設計方面缺乏一定的創新性,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語文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要運用新的理念與方法來改善作業,優化作業設計。
一、小學語文作業的布置與設計現狀
一提到作業,學生就會感覺到無趣,因為當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都會布置一些重復性作業,而且一般僅限于書面作業,形式單一,內容重復,自然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
(一)作業的內容重復低效
很多小學語文老師都習慣了一種做法:為了讓學生能夠順利掌握教材中的詞語,總會布置一些抄寫作業,要求學生抄寫課文或者字詞多遍。比如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課《讓我們蕩起雙槳》,學習完這篇課文之后,教師按照教材中課后的練習為學生 布置了作業:(1)背誦課文;(2)抄寫練習中出現的字和詞,各抄寫8遍。類似這樣的作業數不勝數。學生在完成這些重復性的作業的過程中,并沒有自己的思考,只是機械的抄寫,而且由于作業任務比較重,學生無暇去感悟文章,無法真正識記這些字、詞,甚至對于語言文字學習的興趣也會受到抑制,因此效率是比較低的。
(二)作業的形式單一陳舊
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需要學生掌握聽、說、讀、寫能力,同時語文也是一門人文性學科,需要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因此,語文作業的形式應該是豐富多樣的。然而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作業形式通常會比較單一、陳舊,無外乎背誦型作業、抄寫型作業、寫作型作業等,形式是比較單一、陳舊的。
二、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策略
對小學語文作業進行優化設計,需要精簡所布置的作業內容,以期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效率,同時要創新作業的形式,使多種多樣的作業形式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興趣。
(一)精簡內容,提高效率
雖然一直在提倡減負增效,但是受應試教育的驅使,即便是小學階段,作業也是比較繁重的。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精簡作業內容,使學生在最少的作業中收到最大的成效。比如,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二課《但愿人長久》是一篇文包詩,教師為學生設計了一份作業。這份作業包含四個部分:(1)辨字組詞;(2)根據意思寫出相應詞語;(3)寫出帶有“月”的成語以及古詩句;(4)重點句子分析。這份作業學生僅需10—20分鐘即可做完,而且包含了字詞、詩詞、文章分析等內容,且內容十分豐富,也相對比較簡單,學生完成的過程中毫無壓力,卻又能夠復習文章內容,進一步提高對文章的認識。當然,對于每一課的課后作業,教師都應該從整體著眼,分析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根據課程標準與教學目標為學生設計作業,作業不在多而在精,做到這一點,語文作業才能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二)創新形式,激發興趣
作業不應當是單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滿情趣的多元復合體,它是一種憑借,由此激發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感官體驗,在愉悅合理的情境中獲取知識,培養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并積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經歷。然而由于當前的作業布置形式單一,學生并沒有在作業中獲得多方面感官體驗,也沒有獲得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這是需要加以優化的。因此教師要設計靈活多樣的作業內容。新的作業設計應可寫、可讀、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讓每項活動增加目的性。讓聽、說、讀、寫與演、唱、畫、做等多種形式相結合,通過多種作業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比如,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詹天佑》的作業布置中,教師并沒有布置最尋常的抄寫生字詞、總結中心思想等作業,而是另辟蹊徑,讓學生都來做“小小工程師”,根據課文來畫出詹天佑使用的兩種開鑿隧道的具體方法。同時,要求學生根據課文中“設計人字形線路”的教學內容,利用書本、文具做道具進行演示,將出貨上山的情景模擬演示出來。這樣的作業是十分靈活的、生動的,學生在動手操作、畫圖的過程中,自然會主動地去研讀課文,研究課文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詞。同時,學生的興趣也被大大地調動了起來,動手能力也得到了增強。又如,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八課 《狐假虎威》一課結束后,教師布置了兩個任務:(1)每個人搜集一個關于動物的寓言故事,并且舉辦寓言故事比賽;(2)小組合作,將《狐假虎威》這則寓言故事表演出來。這個課后作業十分符合低年級小學生的個性與身心發展特點,能夠使學生積極表達,在拓展寓言故事的過程中也學會了如何將其表達出來。同時,表演寓言故事不僅有利于學生對課文的掌握,還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能力和表演能力,可謂是一舉多得。這樣的作業形式十分有趣,而且深得學生喜愛,也能夠取得一定的成效,值得加以推廣。
三、結語
小學語文作業的布置與設計,應以質取勝,不斷創新,充分體現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新概念,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充分促進學生的發展與進步。這樣的作業才能適應當今如火如荼的素質教育改革和新課程進一步推進的要求,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創新和優化作業設計,以最簡單、最有趣、最高效的作業來達到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楊麗芬.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探索[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7).
[2]可麗.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探索與實踐[J].科技資訊,2015(4).
[3]牛素芳.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探索與實踐[J].新課程(上),2015(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