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物質水平上升的同時,文化水平也有所提高,加強文化建設是一項重要的任務。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在青少年的素質教育中,學習語文非常的重要。小學語文新課標指出:“小學生要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已經受到越來越高的重視,可見這一學科對人文培養的重要性。本文從多個方面就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進行了深入探討,根據小學生的特點以及不同的學習情況,提出一些不同的教學方法,以提升學生對文學的感悟力,促進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思想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閱讀是人類特有的最普通的學習行為,是培養學生感悟語言的重要手段,是吸取文化、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基礎知識的關鍵時間段,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把孩子領進生動有趣的語文天地,讓經典篇章陶冶學生們的情操,孩子們能夠用筆來描寫最美好的事物,是語文教師的任務。因此,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生創造意境進行教學,要因材施教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循序漸進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單一,小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為了拓寬學生視野,提升閱讀能力,但是傳統的閱讀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僅停留在字、詞、句、段、篇、章的講解上。師生的交流比較膚淺,多數是教師提出一個問題,然后指名回答。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沒有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忽視學生的獨到的見解,學生不能進行自主的學習。小學語文閱讀單一的教學方式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無法激發小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二)在小學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忽視了小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一定要轉變觀念和角色,不要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應該一切從學生出發,服務教學。但是,有很多老師不能正確地認識“以生為本”,更不愿意接受學生的意見,在課堂上與學生互動非常少,課程設置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甚至有時候設置的問題超出了學生的認知能力,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熱情不高,被動地接受,主動性不夠,不會花時間思考問題。不利于小學生潛能的開發,影響了學習效率。
(三)小學語文實踐活動不豐富,忽視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
有些教師對于組織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認識不正確,經常出現兩個極端:一是放任自流,教師并沒有安排豐富的實踐活動,只管提出問題,學生們并沒有進行合作和討論。二是教師收得太緊,課堂氣氛緊張,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朗讀指導不到位,影響了小學生們的朗讀效果。
二、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與思路
(一)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不竭動力,教學的重點不是傳授知識,而是激勵、鼓舞。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前導語,根據學生的實際和年齡特征、能力水平等因素,小學生的年齡小、對什么事物都懷有一種好奇心,教師應該采用各種有效教學形式吸引小學生,為學生營造有趣的教學情境。小學生們可以自由提問,由于問題來源于學生,學生們就會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篇好的文章、一段好的導語都能激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教師營造輕松和諧的對話氛圍,可以采用謎語、故事、課前問題競賽等各種內容,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
(二)將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自主性。傳統的閱讀教學老師一般只是介紹作品的時代背景、作者、主題思想等,學生只是被動接受,掌握的知識是老師對作品的解讀,學生沒有對作品進行自主閱讀,沒有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教師給予正確的學習方法指導,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學習。比如在閱讀中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讓學生利用識字工具自己查找,在閱讀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借助工具書把文章讀通順。學生們通過自主學習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三)引導學生多角度的體驗性朗讀
朗讀是融理解和表達于一體的綜合性活動,朗讀是加深學生情感體驗的最好方法,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在朗讀指導中,應充分尊重學生,允許學生通過獨特的視角去解讀課文,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的分析不能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重視小學語文教材,小學語文教材的內容多是韻文,朗朗上口,圖文并茂,飽含著豐富的思想情感及人文精神,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才能理解和感受。在閱讀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及時地挖掘情感因素,有創意地進行體驗性朗讀,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陶冶學生的情操。
三、結語
綜上所示,新課改是歷史的潮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選擇多樣化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廣闊自由的閱讀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小學生自主閱讀的好習慣,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現代閱讀教學應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師應該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總結改進教學方法,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學生感悟的內容,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對話,并能夠獨立思考。教師應該創設有利于學生體驗的環境,加強小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探究,使小學生真正愛上語文,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魏孝梅.關于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策略與思路[J].教育,2016(10).
[2]周玉欣.論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策略與思路[J].教育:文摘版,2016(1).
[3]呂艷玲.小學語文的思路教學策略與思路[J].課外語文:下,2016(1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