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潮汕方言區推普工作中存在的重讀音,忽視語匯、語法的問題,在方言區推普應實行三位一體——立體型推普。語音上要:(一)查漏補缺,重視發音方法的指導;(二)注意多音字、姓氏、地名等的特殊讀音,強化記憶;(三)對易讀錯的字,搜集列表,對照比較。語匯上要:(一)加強比較,明確普通話與潮汕話的語匯差異;(二)多閱讀,積累普通話語匯,豐富語匯量。語法上要:(一)加強比較,明確普通話與潮汕話的語法差異;(二)注重多聽、多讀、多說,熟能生巧。
【關鍵詞】語音;語匯;語法;立體型;推普
【中圖分類號】H01 【文獻標識碼】A
普通話是現代漢民族的共同語,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語音、語匯和語法。方言和普通話比較,最大的差別就是語音,所以推廣普通話的重點是語音。于是,許多人誤以為學好語音就等于學好了普通話。學校在推普方面制定的很多措施,舉辦的很多活動,也是注重從語音上去糾正學生的發音,而很少從語匯、語法方面去培養學生正確的普通話表達。因此,很多學生一講起普通話,往往都是語音標準,但語匯或語法不夠規范。這種現象在每年師范院校學生的普通話測試中,屢見不鮮。如“每年春節,我和小伙伴都會到院子里打鞭炮”“有的朋友幫助了我很多”“一般情況下,我的旅行不會跑太遠”,等等。如果我們把語言比作一座大廈,語音就是這座大廈的外殼,語匯就是建筑材料,而語法就是大廈的間架結構。只有漂亮的外殼,而建筑材料、間架結構不好,那也是不行的。因此,推普不但要培養學生標準的發音,還要從語匯、語法上讓學生養成正確的普通話表達。推普就要推廣普通話的語音、語匯、語 法——立體型地推廣普通話。
一、語音
(一)查缺補漏,重視發音方法的指導
潮汕人說普通話,因為受方言的影響,發音不準確,常見的問題有:1.翹舌音發音部位靠前;2.平舌音發音部位靠后;3.前后鼻音混淆,等等,針對這些常見的問題,我主要教會學生看口腔發音部位圖,讓他們明確每組音的發音部位、發音方法,以及讓學生掌握“潮汕話尾音與普通話前后鼻音的對應規律”。因為能夠做到有的放矢,并且教給方法。因此,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后,學生在語音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二)注意多音字、姓氏、地名等的特殊讀音,強化記憶
多音字和一些姓氏、地名的特殊讀音,是學習普通話發音的又一難點。多音字的讀音區別往往是因為意義、用法的不同,這還有規律可循。如①背:bēi(動詞)背包、背槍;bèi(名詞)脊背、背景;②把:bǎ(動詞)把握、把柄;bà(名詞)刀把、印把子。但一些姓氏或地名的讀音就沒有規律可言了,如“紀”作為姓氏時念jǐ(不讀jì);“覃”作為姓氏時念qín(不讀tán)。地名“麗水”讀為líshǔi(不讀lìshǔi)。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只有平時多積累、多查字典、多向人請教,然后強化記憶了。
(三)對易讀錯的字,搜集列表,對照比較
例如:
二、語匯
(一)加強比較,明確普通話與潮汕話的語匯差異
潮汕話和普通話在語匯、語法上的差別,雖不如語音大,但仍有許多不同。如:
1.普通話雙音節詞較多,而潮汕話由于保留了古漢語的痕跡,單音節詞占優勢。如普通話:鼻子、眼睛、名字、害怕、漂亮。潮汕話:鼻、目、名、驚、雅。
2.潮汕話代詞表示法比較特殊。如①人稱代詞:A、用“伊”表示第三人稱單數。B、沒有用“們”表示復數。用“俺”表示咱們,用“阮”表示我們,“恁”表示你們,“伊人”表示他們。C、常用特殊合音詞對稱或他稱。如“領老師身體好嗎”,“領”是“恁阿”的合音。②指示代詞:用“只”表示“這”,“許”表示“那”。如只個(這個)、許個(那個)。③疑問代詞:用“治”表示“哪”。如治個(哪個)、治人(哪個人)。
(二)多閱讀,積累普通話語匯,豐富語匯量
多閱讀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是增強語言積累的有效方法。在閱讀過程中,作品中那些準確的詞語概念、精湛的句式結構、妥帖的修辭方法,總是在悄悄地豐富著閱讀者的知識寶庫,而我們在表達時,由于物質材料豐富,隨時就能信手拈來,那些不規范或詞不達意或半截“卡殼”的現象,就會大為減少。
三、語法
(一)加強比較,明確普通話與潮汕話的語法差異
在語法方面,潮汕話和普通話也有區別。1.潮汕話常用狀語后置為動補結構表完成。如你吃多一點。(你多吃一點。)你穿多一件。(你多穿一件。)2.潮汕話選擇疑問句用肯定加否定方式表示。如你欲去阿唔?(你要去嗎?)
(二)注重多聽、多讀、多說,熟能生巧
普通話的語法規范是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無論書面語還是口語,都應該遵從這個規范。有的人在學說普通話時,往往在構詞和語序等方面沒有擺脫方言的影響,造出不符合普通話語法規范的句子,影響了表情達意的效果。實踐證明,學習語法規范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多聽、多讀、多說”。“聽”“讀”是“說”的基礎。基礎打得越扎實,說出來的普通話就越標準、地道。聽,指聽廣播、電影、電視、話劇中的規范口語;讀,指閱讀、朗讀規范的書面語,從中學習和吸收普通話詞法和句法的表達形式。
曾有人打過這樣一個比方:操著“普通話”說著方言詞語,就像上身穿著筆挺的西裝,下身卻著中式大襠褲一樣不協調。因此,推普不僅要抓語音,而且要抓語匯、語法訓練,推廣三位一體的普通話。
作者簡介:吳逸玲,女,1972年生,汕頭市潮陽區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員,講師,大學本科學歷,從事語言文字研究。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