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課程的不斷改革,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教學方法的選擇和利用,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效率。在信息發(fā)達的今天,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遍及了各行各業(yè),使得人們的生活更加方便和快捷,教師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把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轉變。本文主要分析了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切實有效的改善措施。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與進步,學校更加重視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并沒有把信息技術進行很好的利用,僅僅作為一種輔助的教學手段,沒有把信息技術深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達不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的目的。另外,很多教師沒有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變化,盲目地應用信息技術,導致課堂教學出現(xiàn)“畫蛇添足”的現(xiàn)象,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同時也讓語文課堂教學失去了靈魂,導致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得不到提升。
一、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耗費時間長,課堂效率低
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雖然非常有意義和效果,但是教師必須科學合理地應用,不能盲目使用。可是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沒有合理科學地使用信息技術。為了把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教師會運用多媒體制作大量的教學課件,使得教學內容在課件中的表現(xiàn)形式太過浮夸,忽視了對語文教學內容的選擇,這樣的課件雖然表面看起來是教師用心準備的,可從教學實際入手,課件的設計偏離了實際的教學。另外,有的教學課件還會因為選材不當,激發(fā)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花費了很長的時間準備課件,事實卻對課堂教學的效益提高沒有任何幫助。
(二)師生間缺乏交流
很多小學生對教師都有畏懼的心理,因為他們的年紀太小,對學習沒有很強的獨立性和主導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都是乖乖聽老師的講解。其實,學生與教師的這種關系不利于教學的開展。很多教師為了改善與學生的關系,讓學生對教師不再是畏懼的心理,在教學中融入了信息技術,目的是想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容易。可是從目前的狀況來看,信息技術的應用并沒有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在課堂有效的時間內,教師把時間都花費在了對教學課件的展示中,有時所有的課件還未展示完畢,課堂教學就結束了,學生與老師之間完全沒機會交流,小學語文整體的課堂教學效果不佳。
(三)忽視了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
小學階段是學生各方面都開始發(fā)展的階段,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開始迅速發(fā)展,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把學生的發(fā)展特點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促進學生對語文更好地學習。可是很多教師以為應用信息技術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在實際教學中忽視了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總是一味地把教學內容轉變成電子教學,利用視頻或者圖片進行教學,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直觀的教學設計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知識,可是長期采用這種方式,會阻礙學生想象力的發(fā)展,抑制學生思維能力的
發(fā)展。
二、加強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增強教師對信化教學的認識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一方面可以開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能夠增強課堂的教學效率,但是如果利用不好,則會產生相反的效果,不利于教學的開展。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運用信息技術的時候,應該增強他們對信息化教學的認識,讓他們明確信息技術教學的真正的作用和意義,不把時間浪費在對課件的夸張準備上,更好地促進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結合。
(二)提高教師教學課件的制作能力
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得最多的信息技術就是電腦課件,電腦課件教學可以濃縮課文教學內容,讓教學的重難點更加明確,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可是很多教師在利用課件進行教學的時候,由于缺乏一定的技術,對課件的設計非常不熟悉,最終的成果也不令人滿意,要么就是課件太過簡單,滿足不了課堂教學的需求;要么就是為了追求表面的光鮮,忽視語文的教學目標。因此,提升教師制作課件的能力和他們的信息技術水平非常有必要,讓小學語文課件的制作更符合教學要求。比如在學習《小壁虎借尾巴》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把課文的情景設計成動畫播放,讓教學內容更加有趣,促進學生對課文的學習。
(三)采用多元化的信息技術語文教學
信息技術的應用也應該是多樣化的,如果只采取一種形式的教學方法,肯定會降低教學的質量,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采用多元化的信息技術進行語文教學,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學習《烏鴉喝水》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音頻播放課前的導入故事給學生們看,讓學生們沉浸在故事的情節(jié)中,激發(fā)對本課的學習情感。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利用PPT課件開展教學,利用圖片的展示,讓學生對烏鴉有一定的認識,真正理解烏鴉是一種什么鳥類,進而促進對課文的學習。
三、結語
從目前的教育狀況看,把信息技術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還沒有得到普及,因為受到教學觀念和學校實際情況的影響,使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開展受到了限制。所以,教育工作者應該不斷探索,找到更多新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更好的培養(yǎng)。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小學語文教學,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他們對語文知識的理解程度,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對語文的學習。
參考文獻
[1]余勝泉,馬寧,何克抗.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的具體方式[J].語文建設,2013(11).
[2]宗明魁,任向民,谷匯川.信息技術在新世紀教育教學中應用的研究[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4(8).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