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義務教育小學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要求“寫作要感情真摯”,要有“獨特的感受和真切的體驗”,要“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學生怕寫作文的重要原因主要是感到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無情可抒。如果我們在作文教學中,注意貼近學生的課堂生活,有意識地在課堂上為學生創造一些寫作內容,就能使學生變無話為有話,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作文教學;小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一、開發學生的想象力
著名作家秦文君在談寫作文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時,就曾說:“第一是想象力,第二是觀察力。”并說“想象力是衡量一個人心靈世界是否豐富的一個重要標準。人們常說某某人有‘天賦’,其實說到底,人與人天賦的差異就是想象力的差異”。可以想象,正是由于某個原始人偶然在腰間圍上了樹葉,才有了人們今天異彩紛呈的時裝;也正是由于某古人模仿鳥兒為自己造了一副翅膀,才有了現代飛機的雛形。可是一段時間以來,由于“考試”這個瓶頸的制約,老師們怕學生成績上不去,怕學校領導不高興,怕學生家長找上門來,根本不敢讓學生在作文中自由地書寫,更別說天馬行空般無拘無束地想象了。教師總是在作文前為學生畫好條條框框,不厭其煩地說作文要有思想、有水平、有境界,導致學生望作文而生畏,視寫作為苦差。恰恰忘記了,想象是人類飛翔的翅膀,正是有了想象,人類社會才得以日新月異地發展。
那么怎樣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呢?首先,教師要懷一顆童心。只有教師懷一顆童心,才不會逼著學生天天寫《我熟悉的一個人》(熟悉的人已經長繭了),才不會逼著學生天天寫《校園新風尚》(拾到的戒指讓作文本閃金光了),才不會逼著學生天天寫《我喜歡的一處景物)(雪早已把它遮蔽得什么都看不見了)。只有教師懷一顆童心,才會花三天時間做個漂亮的燕子風箏,只為和學生一道體味讓夢想暢游藍天的滋味。只有教師懷一顆童心,才會鼓勵學生周末踏遍家鄉的山山水水,看誰玩得最厲害,看誰寫得最精彩。只有教師懷一顆童心,才會上出一堂又一堂令學生難忘的作文課:如有一個大圓圈,你能添畫成什么?為雞蛋出主意,誰的雞蛋落地不會碎?二十年后的你,到底在干啥?只有教師懷一顆童心,才會不只念那幾個尖子生的作文,而把所有同學的作文貼出來,讓伙伴為你寫的優美的段落抹一片綠,為你想象奇特的地方抹一片黃,為你敏感自尊的心靈喝彩,為你多彩的童年添上美麗的回憶。其次,教師還要教給學生一些想象的方法。比如多看一些童話、科幻作品,學習擬人、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使自己的想象更形象更具體。在進行想象時角度要盡量變化,在觀察現實生活的基礎上進行。比如寫《未來的———》,可以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去想,未來世界是否更環保?人與動物相處得更和諧了還是相反?可從具體事物去想,未來的汽車、房屋、衣服及至食品等有了哪些方面的變化?可以從自己、從同學、從老師方面去想,未來的自己成了科學家,未來的老師待在家里就能進行家訪、輔導作業等。還可以語文書上的某些課文為依托,為它們編結尾,與原文比較,體會文章的精妙。對課文進行續寫或擴寫,使學生的想象自由飛揚。
二、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作家秦文君還說過:“觀察力就是對生活的發現。要善于發現不同事物中相同的地方和相同事物中不同的地方。這樣,你才能寫出新穎、獨到、別具一格的東西來。”有的老師也許會說:“我叫學生觀察了,可他們觀察來觀察去,花兒還是紅的,小草還是綠的,沒有什么提高。”那么,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兩段有關兩個人頭發的描寫吧。
第—人:“此君頭發頗像老鷹翅膀,幾十根頭發為一簇,緊湊于一起,如同鷹羽,頭發向兩邊分開。此君走起路來,頭發上下扇動,頗像‘大鵬展翅’。”
第二人:“他的頭發頗有張家界索溪峪山的氣勢。在汗液的努力下,幾十根頭發組成一幫,尖尖的,如同筍芽,在頭頂上劃分好地盤,隨后,筆直站立。有的還旁逸斜出,仿佛是誰探頭探腦地打聽什么消息,若是有一只小螞蟻走進他原始森林般的頭發王國,必然用蟻語感嘆。可是,在兩節課后,汗液蒸發完,就好像是資金流失,沒有了資金,‘頭發幫’一個個解散,又一次大團結,歸入頭發大隊伍中。這時,他團結后的頭發又如龍卷風一般卷起。”
我相信,任誰讀了這段話都會忍俊不禁,為作者細致的觀察和豐富的想象而折服。而敏銳觀察力的獲得,來自于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栽一棵樹,種一盆花,養一只貓,看一個同學的衣著打扮、音容笑貌,每天觀察每天記錄,在寫的時候還要多問幾個“什么”。比如花苗剛鉆出地面是什么顏色,莖有多粗,幾天后又是什么顏色,長了幾片葉子,葉子有多大,像什么。再過幾天,莖干的粗細、顏色,葉子的形狀、顏色又有了哪些變化。讓學生從細微處觀察,則觀察能力定能提高。
三、豐富學生的感受力
什么是感受力呢?說簡單點就是外界事物給予每個人的獨特感情體驗。如果說觀察屬于基礎的范疇,那么感受就是內心、精神方面的東西,是深層次的。只有豐富學生的感受力,學生才能寫出自己的個性,寫出與眾不同的文章。而現實是,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師幾乎沒有從這方面進行過指導,導致學生作文缺乏自己的思想,人云亦云,千篇一律。
怎樣豐富學生的感受力呢?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語文課堂上,教師或慷慨激昂,或婉轉流利,或凝重平實地朗讀,就會在學生心中產生不一樣的波瀾,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意境,披文入情,產生共鳴。音樂課堂上播放旋律感情迥異的樂曲,讓學生在紙上用線條勾勒出感受。美術課堂上體會色彩給人帶來的不同感受,如紅色表示熱情、黑色表示莊重、綠色代表生命與和平。帶領學生走入社會,走進生活,尋覓春天第一綹鵝黃,聆聽夏夜第一聲蛙鳴,欣賞秋晨第一縷霞光,品味冬天最后一片落葉。讓學生的情操在感受中升華,讓學生的思想在感受中深刻。
充實課堂生活的方式和方法很多很多,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這對于消除學生害怕作文的心理,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有積極的意義。
(編輯:鐘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