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作文教學這個語文的重點和難點上,本文通過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的相互滲透,重點探討了朗讀、語言表達、悟寫結合等方法的作用。
【關鍵詞】作文教學;閱讀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作文教學一直是我們語文教師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作文課難上,學生對作文課不感興趣。寫起作文來更是無從下筆,無話可寫。這幾年來,我一直在摸索中找尋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慢慢地我發現,只要我們能不著痕跡地將作文教學落實到每一節語文課中,那些曾經讓我困惑的難題,就在這循序漸進的教學當中迎刃而解了,或者可以說是水到渠成了。這些孩子們不再害怕寫作文,寫作文成了他們愿意而且樂意去做的一件事。在讀中說,說中悟,悟中寫,通過將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的相互滲透,就能將作文教學這一難題破解。
一、朗讀:語感的培養
寫作并不是必須到了三年級才開始,一年級是培養語感的關鍵時刻,有了好的語感,不僅能更好地理解別人的文字之美,而且自己也能寫出優美的句子。一年級的閱讀重點就是朗讀,名師薜瑞萍的一篇文章中寫過這樣一件事:她曾經聽過這樣一堂公開課,一位年輕的教師執教“對聯課”,20分鐘里,教師帶領二年級的孩子,或擊掌或叩桌,一組接一組,男生接女生,反反復復,來來回回地天對地,室對家,落日對流霞,黃鸝對翠鳥,甜菜對苦瓜。
就這樣,一遍又一遍,當輕而脆的擊掌聲、柔而溫的拍擊聲,和著甜津津的童音誦出這古老而清新的韻句,整個禮堂里一片圣潔而寧靜。薜老師說這是她聽過最簡單清淺的一課。低年級的孩子需要這樣簡單清淺,契合了兒童學習的節奏,在這樣的朗讀中孩子們找到了其中的韻律之美。受這篇文章啟發,我也常嘗試這樣的朗讀,也是通過這樣的無數次的訓練,學生在一點點改變,從最開始的結結巴巴,到后來的流利,再到后來的聲情并茂。朗讀改變了他們對語文學習的態度,朗讀是寫作最底層的墊腳石,基石不打牢固,又豈能建起高樓大廈?試問下:如果一個學生連別人的作品都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他自己又怎能寫出優美動人的語句呢?薜瑞萍老師曾經說過:去評價一個孩子的語文水平,就是讓他去朗讀一篇陌生的文章,看他是否有語感,大概就知道他的語文能力。朗讀對寫作的影響是不能忽視的,無論低、中、高級,朗讀訓練都是重中之重。
二、語言表達
在閱讀教學中,孩子的語言能力的培養也是一個重點。我們在長期的語文教學中不難發現:語言表達能力差的孩子,寫作能力也相對較差。寫作文難道不就是將你想要說的話變成文字的過程嗎?說話不也是口頭作文嗎?所以我們一定要在閱讀中完成言語的
積累。
因此,在課堂中,每個孩子回答問題,我都要提醒他一定要把話說清楚說完整,讓人聽明白。在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孩子的詞語匱乏,學過的詞語不會引用到自己的言語中來。于是我經常對他們進行口頭說話訓練。每節課的前三分鐘就是說話練習,我先打出本課剛學過的新詞,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任意挑選詞語說話,從低年級的一兩個到高年級的三四個、五六個,慢慢地孩子們的語言豐富了,愛說話了。課堂內外常常能聽到他們出口成章,妙語連珠。孩子會說了,又怎能不會寫呢?當然閱讀教學中言語表達只是言語積累的一個方面。在閱讀教學中我們還必須通過朗讀、背誦、摘抄來完成大量的言語積累,為寫作添磚加瓦。
三、悟寫結合
作文指導課上既要傳授寫作知識,指導寫作方法,又要組織各種活動,開拓學生思路,還要保證學生練習表達的時間,根本來不及。語言知識本身是有前進的路線的,從字到詞,再到句,然后到段,最后到篇,這樣系統的循序漸進的學習,作文課是不可能完成的,我們只能在閱讀教學中實施這一過程。在閱讀教學中,每一篇課文,我們由字到詞,再到句,段、篇。從找出文中好詞細品,到找出重要句子分析。最后再剖析文章的結構層次,而且這樣文章結構、類似、寫作方法大同小異,一學就是好幾篇。當我們在講解課文時慢慢向學生滲透這些寫作方法后,再讓他們模仿做類似習作,何愁不水到渠成?
例如,我在教《北京亮起來了》一課時,就作了如下設計,努力把語言的學習積累落實到實處,并嘗試將悟寫結合起來。
悟詞:華燈高照、川流不息、燈光閃爍、金碧輝煌、光彩奪目、五光十艷、煥然一新、絢麗多彩。體會這些詞語的共同點(用來描寫燈光)。
悟句:找出這些句子在文中的句子,如:“長安街華燈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車,燈光閃爍,像銀河從天而降。”(理解長安街因為燈而亮了起來)
理清文章層次:北京哪些地方亮起來了?長安街—環形路—王府井、西單商業街—故宮。在理清層次時引導學生去體會這幾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完課后,通過對文章的理解和背誦。結合我們生活的城市零陵,模仿著寫一篇《零陵亮起來了》。
寫作之前,我拍攝了大量的零陵夜景的照片,通過給學生展示后,讓孩子們把《北京亮起來了》一文中好詞、佳句用來描述零陵的夜景。經過說話訓練后,再為孩子們指出了描寫路線:南津北 路——南津南路——城標——城樓——東風大橋——思柳橋。動筆之前,必須在家長的陪同下沿此路線夜游一次。就這樣,在學習課文時滲透作文教學,又聯系了生活實際,先讀后悟,悟后再說,說完再寫。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的第一次作文出現了好幾篇佳作。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講,實屬不易。
我們只要堅持在朗讀上下功夫,在言語積累上下功夫,并能扎實地以悟帶寫,經過幾年這樣的訓練,或者說作文與閱讀教學的互相滲透,完美結合后。作文課上,孩子們必然是胸有成竹,下筆如有神啊!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