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階段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之中的一個重難點。根據我們國家教育部對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要求,學生在接受完小學階段的寫作教育之后,應該做到能夠運用自己的已經學習到的知識將自己接觸到的事物、接收到的信息表達出來。小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是衡量一個小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本文就如何在教學中提升學生作文教學水平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重點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小學的語文教學之中,對作文的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通過語文作文的教學,可以提升和加強學生的生活經驗,思想認識和基礎知識。本文首先分析了語文作文教學的意義,然后總結歸納了一些可以在課堂上采用的具有良好教學效果的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和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之中,老師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意義
(一)培養學生健康的個性
眾所周知,作文反映的是對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和一個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因此,老師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之中不僅僅給學生教授的是如何運用基礎知識,還要教導學生養成積極的、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對美好的事物進行贊揚,對丑惡的事物進行鞭撻。在作文的教學之中要鼓勵學生說實話,鼓勵學生用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來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感情。引導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尋找美,感受美,進而使學生從小養成高雅的情趣。老師在進行寫作教育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建立對待作文的良好態度。老師應要求學生認真對待作文,促進學生形成認真負責的人生態度。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朱自清先生曾說“情趣最基本的訓練來自于寫作,她在生活中,既訓練了我們的寫作,不言而喻也鍛煉了我們的人生”。
(二)培養學生書面表達能力
自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經濟快速發展。經濟的發展推動了整個社會對個人素質的更高要求。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作為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部分,書面表達能力在日常的生活、求職等方方面面都有著極其廣泛的運用。從小學階段開始,老師一方面應該注意教育學生運用嚴謹的思維將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有條理地全面表達出來,另一方面也應該注意培養學生運用準確的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想。
(三)寫作有助于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
對于許多的作家而言,寫作是他們表達自己豐富的感情的有效方式。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由于社會經驗缺乏,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尚不熟練等原因,寫作完成一件極具挑戰意義的事情。我們從這個角度去看,就可以意識到引導小學生寫作的過程,有助于促進小學生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幫助豐富自己的感情世界。教導學生去細致地觀察,引導學生去積極運用自己的腦細胞。在寫作的過程中,也能夠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想象力。根據國內外的一些研究者的研究結果,寫作教學對學生的智力發展有很強的促進作用。
二、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建議
(一)構建開放課堂,激發學生興趣
在語文的作文教學的課堂上,由于學生普遍認為寫作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因此在作文課堂上學生普遍感覺沉悶、枯燥。因此在作文教學的課堂上,老師應積極努力地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盡可能吸引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在此,我們遭遇的問題就是如何才能吸引學生參與到課堂之中。針對這個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幾條建議。第一,在作文課的教學之中,要注意發揮民主,老師應積極地鼓勵和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并對學生提出的想法進行鼓勵和贊揚。第二,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嘗試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試著以講故事的方式來說明作文的要素。第三,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應嘗試努力將一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具體化。總之在上作文課的過程中老師要積極主動引導學生,將學生的精力集中在課堂上。
(二)鼓勵學生多閱讀,多積累
寫作的一個重點要素就是作者要有足夠的素材,因此,對于小學生而言積累寫作素材就是非常必要和關鍵的。老師在日常的教學之中就應該引導學生通過各種途徑進行素材的積累工作。老師應教導學生如何去觀察生活之中的點點滴滴,如何去用心感受生活之中的美。老師除了教導學生去觀察和感受生活之外,還要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向小學生教授如何作讀書筆記,在讀書的過程中要做摘抄,在讀完書之后要寫讀后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當學生在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素材,具備了一定的閱讀量之后,學生就會有“寫”的東西,逐步提高對寫作感興趣,自主地學習寫作的方法,進而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聯想能力和創造能力
在寫作的過程,對學生的思考能力、聯想能力和創造能力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有意識引導學生去提升他們的思考能力、創造能力和聯想能力。老師應該向學生強調細致觀察的重要性。具備細致的觀察能力是學生鍛煉思考能力,聯想能力和創造能力的一個基礎。老師應主動帶領學生進入大自然,讓學生親身去觀察自然之中的萬物。當作文之中涉及社會現象時,老師應盡力制造那樣一個社會現象,讓學生切身去體會這樣的一個社會現象究竟有什么獨特的地方,使學生以這個社會現象為起點,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自主創作。教師在上作文課時應注重加強對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創造能力和聯想能力的培養。
三、結語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是一個重要的教學內容,老師在教授這一內容時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按實際的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來進行具體的指導。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注意培養學生閱讀的好習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作文寫作的興趣。
作者簡介:王秋平,女,1965年生,遼寧營口人,遼寧省大石橋市鋼都管理區新民小學教師。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