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推崇素質教育的當下,道德問題顯得至關重要。而語文屬于人文學科,語文教育自然也有別于其他學科,除了教會學生知識,更加注重思想情感的培養。本文即重點分析實施情感教育對于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實施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情感教育作為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語文中的情感教學更是引導學生將個人情感融入文本,深刻體會文本內容,從而有利于營造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豐富小學生的情感世界,并且同時使小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能夠在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情感氣氛中得到培養和提高,培養小學生豐富的情感表達能力,可謂一舉多得。由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積極實施情感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即將從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實施的作用及其實施策略兩個方面進行論述。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對于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小學語文課本的編排考慮到小學生的自身特點,文質兼備,通過對語文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情感、愛國主義情懷以及社會主義道德品質,從而促使小學生養成積極進取的、正確的QTE0zGlc30Cz/EicQwLDlw==人生觀念。在語文課堂上,教師通過積極組織、引導小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帶領同學們深刻感受課文中所要表達的情感的過程,促使小學生積極融入課本、投入思考、自覺感受,從而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記憶,并不斷提高同學們對課文的情感判斷和鑒賞能力。除此之外,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和體會,還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情趣,繼而增強對語文課文學習的熱愛,豐富小學生的情感世界。
(二)調節情感的作用
小學生往往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情感比較豐富,對身邊所有的一切都懷有滿腔的熱情,求知欲極強。然而,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存在著他們自身固有的局限因素。例如由于小學生年紀太小,受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較弱、知識儲備少等思維局限,對身邊具體的人或事物難以形成抽象的認識,換句話說,即只能通過肉眼分辨事物卻不能透過事物表象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而獲得實質性的認識。由此可見,雖然小學生的情感豐富,但是對事物缺乏系統的認識和深刻的理解。因此,他們需要在教學中占主導地位的老師引導,也需要老師多多溝通和交流,更需要得到老師的鼓勵、肯定和尊重。這樣在老師的引導和幫助下,能夠及時地調控學生情感,最大可能地開發學生的內驅力,充分發揮學生的心理潛能,從而建立一個學生熱愛學習、老師樂于施教的良好教學氛圍。
(三)豐富情感
語文教學中不僅能夠讓學生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小讀者走進文本,去感知文本中作者想要傳達給我們的一些特殊情感,并能夠聯系實際生活體會文本內容,有利于豐富他們的情感經歷,完善他們的心靈世界。
二、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策略的探索
(一)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新世紀教學提倡小學生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尤其要重視德育功能的強化,因此必須要喚起學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有正確和錯誤之分,正確的道德情感具有穩定性和長期性,是語文教學中德育到位的關鍵。由此教師要格外重視語文教育的熏陶感染作用,發揮最大才智積極創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和富有濃厚情感色彩的情境,吸引小學生自覺融入情境中感受學習和體會情感的作用,從而幫助學生產生正確的道德情感。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利用精彩的視頻教學,加上生動的語言和動作講解,充分引起學生的興趣,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使同學們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知識得到消化、情感得到升華。其中,教師尤其要注重關愛每個學生,對每個學生都要充滿感情,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愛和學習的快樂。因此,教師想要讓學生對文本動情,首先要讓自己進入課文,準確地把握教材的思想內容,體會作者的深意,然后進行富有情感的教學。作為教師,你也可能朗讀技巧不高、專業知識不強,但是你的情感必須要自然真切。
(二)營造課堂氣氛,激發小學生的情感共鳴
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老師只是一味地說教,做課堂的“獨白者”,則難以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凝聚學生注意力的作用,更不用說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了。因此,作為教師應該積極創設特定的課堂情境,努力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從而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凝聚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使小學生積極投入到問題的思考和討論上來,身臨其境,分享情感心得,獲得情感共鳴,在豐富小學生的知識儲備、提高認知水平的同時還使其感受到情感教育的魅力。譬如,上《楊桃》這一課時,可以帶一個楊桃進行實物演示,上故事課時,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讀、角色扮演,上自然課時,可以帶同學們走出教室,切身體會大自然的美,這些都不失為營造體驗情境的良好方式。
(三)教師以身作則,要加強自身的修煉,提高情感素質
教師的行為對學生有著強烈的示范性,其言行舉止會對學生的情感和行為產生深刻的影響。尤其是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對老師的形象有一種深深的崇拜感,對教師的行為有模仿性,而對其行為是否合理不具備判斷力,教師的一舉一動在他們看來都是正確的和值得學習的。因此,教師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就顯得尤為重要,關乎小學生正確的人生態度和情感價值觀念的養成。孔子曾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大意是管理者應當做好表率,自身端正,即便他不下達命令,下邊的人也會行動起來。因此,教師平時應當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給學生做好榜樣示范作用。另外,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老師對學生的關愛都會讓學生有種親近感,當他們感受到這份關懷,就會愿意敞開心扉和老師進行溝通交流,有助于和諧班集體的建立和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學生信賴老師、尊重老師,學習起來也不會太過壓抑,利于形成生好學、師樂教的良好學習氛圍。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對于小學生知識的學習和情感素養的提高都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要重視實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積極采取措施,落實實踐。
(編輯:龍賢東)